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後便秘有哪些預防和解決辦法

產後便秘困擾著很多新媽媽, 如果解決這個問題?正常的排便節奏:如果產前灌腸者, 產婦產後2~3天才解大便;若產前未灌腸者, 產婦可能1~2天首次排便。 一旦在產後超過3天未解大便, 應注意便秘的出現;如果便秘持續3天以上, 則一定要請醫生予以適當的處理。

引起產後便秘的原因 引起產後便秘的原因:
1、分娩前灌腸致使排便延遲。
2、分娩中體力消耗大, 腹部肌肉疲勞, 腹肌和盆底肌肉鬆弛, 排便時3。 收縮無力, 且產後人體虛弱, 排便力量減弱。
4、產後手術傷口使自己不能依靠腹壓來協助排便。
5、分娩後胎兒對直腸的壓迫消失,
Advertisiment
腸腔反應性擴大, 腸內容物滯留。
6、臥床時間多, 活動減少, 影響直腸蠕動。
7、飲食結構不合理, 蔬菜、水果吃得少。 產後便秘對症調理方案:
1 、調整飲食習慣
產褥期作為一個特殊時期, 體內孕激素急劇下降, 再加上新生命的到來, 這些給新媽媽帶來種種不適應。 新媽應學會儘快轉變角色, 比如過去不愛吃蔬菜、喝湯, 那麼現在就需要改變。 飲食建議:多吃纖維多的食品如山芋、粗糧、芹菜等各種綠葉蔬菜。 多吃水分多的食品如雪梨等富含水分的水果。 多吃能夠促進腸蠕動的食品如蜂蜜、香蕉、芋頭、蘋果。 多吃富含有機酸的食品如優酪乳, 增加消化與通便功能, 可常飲用。 多吃含脂肪酸的食品如花生米、松子仁、黑芝麻、瓜子仁。
Advertisiment

2 、充足的休息時間
充分的睡眠是一切之根本, 比如奶水充沛、防止產後抑鬱和便秘。 所以作為母親, 要漸漸將其他工作轉交給家庭其餘成員, 並將自己的生物鐘調至和寶寶一致。 他睡您就趕緊養神, 他醒您就開始“工作”。

產後便秘對症調理方案
3、早下床活動
一般自然分娩後6~8小時產婦就坐起, 進行一些翻身活動, 採取多種睡姿或坐姿, 也可自己輕輕按摩下腹部;第2天下地, 在室內來回走動, 以不疲勞為宜, 但避免長時間下蹲、站立。 對於剖宮產無合併症者, 於產後第2天試著在室內走動, 如有合併症則要遵循醫生要求, 不可過早下床活動。 早下地、早活動, 既有利惡露的排出, 也有助於腸道恢復蠕動, 防止尿瀦留和便秘。
4 、多喝湯水
下奶的湯水一般都含有一定量的油分,
Advertisiment
可以起到潤滑腸道, 促進排便的作用。
5 、充分利用天然植物
通便劑在保證高蛋白同時, 一定要多吃含纖維素多的水果和蔬菜, 比如香蕉、韭菜、芹菜等。
6 、提肛運動
有效的提肛運動――凱格爾運動, 只要做法正確且持之以恆, 便秘治療的成功率可達70%左右, 而且無論是坐著躺著甚至站著, 皆可輕鬆操作。 凱格爾運動主要鍛煉提肛肌(一種圍繞直腸和肛管門四周的平滑肌, 排便時收縮, 保證肛門開放), 正常順產者從分娩第2天開始。
7 、食療輔助
便秘時, 無論是中醫還是西醫, 都是採用導瀉通便。 但是, 產後大多數婦女身體虛弱, 津液喪失, 不能使用峻瀉劑, 只宜使用石蠟油、果導等緩瀉劑, 或者直接使用開塞露或溫熱肥皂水灌腸。
Advertisiment
然而, 石蠟油味淡而油腥味重, 難以入口, 常服還會影響食欲;開塞露對於大便幹結的便秘療效不理想;而肥皂水灌腸法在一般家庭中又較難施行。 因此, 對於產後便秘來講, 使用食療的方法, 治病又增加營養, 可謂一舉兩得。
對於大便秘結, 同時伴有面色萎黃或蒼白無華、頭暈目眩、耳鳴、眼冒金花等貧血症狀的產婦, 可服用桂圓水煎蛋, 或者選用牡蠣肉、牛肉、牛奶、菠菜、桑葚、蜂蜜、紅薯等具有養血安神、潤燥滑腸作用的食物。 有些產婦的大便並非幹結, 但卻不易解下, 每次大便, 憋氣用力, 精疲力竭卻解不下來。 平時, 心慌氣短, 全身無力, 懶於活動, 可以選用牛肉、兔肉、牛奶、花生、熟黃豆、蜂蜜、紅薯、芝麻等具有補氣潤腸作用的食物。
Advertisiment
例如將牛肉和兔肉切成碎末, 加黃豆和大米煮成粥食用。
在進行食療的同時, 還應該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即使無便可排, 也應該在便桶上坐一會, 久而久之, 便會形成條件反射, 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
小編總結:新媽媽產後便秘要對症下藥, 瞭解便秘的原因, 再針對性改善。 希望以上的預防和解決產後便秘的方案對你有用。
(責任編輯:Emer)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