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婦月子食譜:少鹽少油多薑

產婦月子食譜的重要原則是:少鹽、少油、多薑。 選擇柔軟、易消化、不刺激、屬性溫的食物。 建議蔬菜:紅蘿蔔、高麗菜、菠菜、萵苣、空心菜、紅莧菜、花椰菜等, 以薑或蒜同炒。 建議水果:蘋果、葡萄、荔枝、龍眼、草莓、櫻桃、柳橙等, 不冰、少量為佳。

剛生了寶寶的你身體虛弱, 還要奶孩子, 往往胃口大開, 家人也變著花樣地做出美味給你補養。 補要補得科學, 否則營養白白流失, 對你不利, 對寶寶也不好。

剛生產完的三天內身體極虛弱, 通常既口渴, 胃口也不佳。 這是因為在生產的過程當中血液和水分大量流失, 因此最好吃流質或半流質的食物。

Advertisiment
古代醫家的建議是 吃小魚粥, 既富營養也好下口, 為了通便可以另加一盤清爽可口的炒青菜;二、三天后, 胃口漸增, 才開始吃豬肝、豬腰、雞等食物。

坐月子的飲食要依據產婦的身體健康狀況調整, 例如胃口差時不要吃得太油膩, 早晚喝熱牛奶, 每天吃一個蛋, 然後慢慢再酌加豬肝、豬腰子、雞、魚、蝦、羊肉、牛肉等, 蔬菜與肉類平均分配, 均衡補充鐵質、鈣質、蛋白質等營養素和纖維質, 除了恢復體力亦有助於乳汁的分泌。

食物依產婦個人的喜好及食量來烹調, 以免煮一大鍋吃很多天, 一熱再熱, 不新鮮且影響食欲, 還可能造成腹瀉。 為了身材能漸漸恢復苗條, 補湯煮好後, 湯上面的浮油最好去除。

最補血的食物是豬肝,

Advertisiment
因此多半在產後頭一周吃, 不敢吃豬肝者, 就以豬腰子、鱸魚或雞肉、小排骨等來代替。

產婦飲食的重要原則是:少鹽、少油、多薑。 選擇柔軟、易消化、不刺激、屬性溫的食物。 建議蔬菜:紅蘿蔔、高麗菜、菠菜、萵苣、空心菜、紅莧菜、花椰菜等, 以薑或蒜同炒。 建議水果:蘋果、葡萄、荔枝、龍眼、草莓、櫻桃、柳橙等, 不冰、少量為佳。

產後實用藥方:

產後的食物如果加上藥補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藥補中有補血、補氣、補脾胃的, 也有安神、補肝腎、補筋骨的方子, 可依以下簡單的原則來選擇適合自己的藥補。

(1)加味四物湯(補血):當歸三錢、熟地二錢、酒白芍二錢、川芎一錢半、紅棗四粒、炒杜仲四錢、枸杞二錢、黨參二錢。

(2)加味八珍湯(補血補脾胃):當歸三錢、熟地二錢、酒白芍二錢、川芎一錢半、紅棗四粒、炒杜仲四錢、枸杞二錢、黨參三錢、炒白朮二錢、茯苓二錢、甘草一錢半、益母草三錢。

Advertisiment

(3)十全大補湯:八珍湯再加黃耆三錢、肉桂五分。

(4)改善腰酸背痛:八珍東加續斷三錢、肉蓯蓉三錢、炒杜仲四錢。

(5)收幹點滴不盡的惡露:四物東加阿膠珠三錢、益母草五錢。

(6)治便秘:四物東加瓜蔞仁二~三錢;仍不通便者, 四物湯改加酒炒大黃一分~五分。

體質不同, 補法也不一樣。

*寒性體質:面色蒼白, 怕冷或四肢冰冷, 口淡不渴, 大便稀軟, 尿多色淡, 痰涎清, 涕清稀, 舌苔白, 易感冒。

這種體質的產婦腸胃虛寒、手腳冰冷、氣血的迴圈不良, 應吃較為溫補的食物, 如麻油雞、燒酒雞、四物湯、四物雞或十全大補湯等, 原則上不能太油,

Advertisiment
以免腹瀉。 食用溫補的食物或藥補可促進血液迴圈, 達到氣血雙補的目的, 而且筋骨較不易扭傷, 腰背也較不會酸痛。

*熱性體質:面紅目赤, 怕熱, 四肢或手足心熱, 口幹或口苦, 大便幹硬或便秘, 痰涕黃稠, 尿少色黃赤, 舌苔黃或幹, 舌質紅赤, 易口破, 長痘瘡或痔瘡等症。

這種體質者不宜多吃麻油雞;即煮麻油雞時, 薑及麻油用量要減少, 酒也少用。 宜用食物來滋補, 例如山藥雞、黑糯米、魚湯、排骨……等, 蔬菜類可選絲瓜、冬瓜、蓮藕等較為降火, 或吃青菜豆腐湯, 以降低火氣。 腰酸的人用炒杜仲五錢煮豬腰湯即可, 才不會上火。

*中性體質:不熱不寒, 不特別口幹, 無特殊常發作之疾病。

飲食上較容易選擇, 可以食補與藥補交叉互用,

Advertisiment
沒有什麼特別問題。 如果補了之後口幹、口苦或長痘子, 就停一下藥補, 吃些上述較降火的蔬菜, 也可喝一小杯不冰的柳橙汁或葡萄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