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坐月子>產后護理>正文

產婦康復必讀(一)

產婦康復必讀(一)

一、產后為什么有腹痛

產后腹痛, 是因子宮收縮所致。 子宮收縮時, 引起血管缺血, 組織缺氧, 神經纖維受壓, 所以產婦感到腹痛。 當子宮收縮停止時, 血液流通、血管暢通, 組織有血氧供給, 神經纖維解除擠壓, 疼痛則消失, 這個過程一般在l一2天內完成。

初產婦因子宮肌纖維較為緊密, 子宮收縮不甚強烈, 易復原, 且復原所需時間也較短, 疼痛不明顯。 經產婦由于多次妊娠, 子宮肌纖維經多次牽拉, 較為松弛, 復原較難, 疼痛時間相對延長, 且疼痛也較初產婦劇烈些。

以上所述, 都是正常的生理現象。

Advertisiment
如果疼痛時間超過一周, 并為連續性腹痛, 或伴有惡露量多、色暗紅、多血塊、有穢臭氣味, 多屬于盆腔有炎癥, 應請醫生檢查治療。

二、產婦腋下長腫塊是怎么回事 有相當多的產婦在分娩后2—3天左右, 突然發現腋下長了腫塊, 疼痛難受, 很是害怕。 有的懷疑淋巴結腫大, 有的怕是長了腫瘤, 心情十分緊張, 甚至到處求醫治療。 腫塊一般有雞蛋大小, 在分娩之前是沒有的, 分娩后與乳☆禁☆房膨脹同時出現。

實際上腫塊是一種乳腺, 不過不是正常的乳☆禁☆房組織, 而是先天發育不良的乳☆禁☆房組織, 稱為副乳☆禁☆房。 由于平時沒有乳汁分泌, 沒有任何感覺。

三、產后多汗是為什么

不管天熱還是天涼, 甚至在冬天, 產婦分娩后總是比正常人汗多,

Advertisiment
有的大汗淋漓, 如果稍微活動或進食時, 更是汗流滿面, 全身汗出, 粘濕難受。 這是什么道理呢?

這是因為, 產婦在妊娠期間, 體內水分積蓄, 僅是血液就比孕前增加30%左右。 一個正常人的血液量約占體重的1/10, 為4000一5000毫升, 而妊娠期孕婦則要增加l000毫升之多。 分娩之后, 這些體液就成為多余的東西, 不排出甚至會增加心臟負擔。

體內的水分排泄有三個主要途徑:一是通過腎臟由尿液排出;二是通過肺的呼吸排出;三是通過汗腺由皮膚表面的毛孔蒸發。 這就是產后汗多的道理之一。 此外, 產婦甲狀腺機能亢盛, 尚未恢復, 胎肪、糖、蛋白質代謝旺盛, 故多出汗。 還有, 產后進食較多的高能量食物, 又多喝湯水, 這也是產后多出汗的原因。 總之,

Advertisiment
產后出汗是一種生理調解現象, 不必擔憂。

但是, 產婦也必須注意病理性出汗, 表現為汗濕衣, 持續不斷, 常兼氣短懶言, 倦怠嗜睡, 或見睡中多汗, 醒來即止, 五心煩熱, 口干咽燥, 頭暈耳鳴等癥狀。 這種情況要請醫生診治。

四、何為惡露

胎兒娩出后, 在一定時間內產婦陰☆禁☆道仍有血樣分泌物流出, 這就是醫學上所說的惡露。 正常惡露有血腥氣味, 而不臭, 它包括從宮腔排出的血液、壞死的蛻膜組織、粘液及產道的細菌。 孩子吃奶時, 吸吮奶頭, 可引起反射性子宮收縮, 有利于子宮腔內的惡露排出。 在產后的不同時間里, 惡露的內容各不相同, 我們可以通過不同時期惡露的內容來觀察是否有異常現象。 一般正常的產婦, 惡露有下列三種不同的情況

Advertisiment

1.血腥惡露, 又名紅惡露 這是產后第l一4天內排出的分泌物, 呈鮮紅色, 含有較多的血液, 量也比較多, 與月經相似, 但稍多于月經量, 有時還帶有血塊。

2.槳液性惡露 呈淡紅色, 其中含有少量血液、粘液和較多的陰☆禁☆道分泌物, 還有細菌。 在產后4—6天左右排出。

3.白色惡露 是在產后一周后排出的呈白色或淡黃色的惡露。 其中含有白血球、蛻膜細胞、表皮細胞和細菌等成分, 形狀如白帶, 但是較平時的白帶多些。

雖然每個產婦都有惡露, 但量是不同的, 平均總量約為500一l000毫升。 各產婦持續排露的時間也不同, 正常的產婦一般需要2—4周, 少數產婦可以持續l一2個月。

如果產后三個月惡露仍淋漓不凈, 屬于惡露不凈, 肯定有病理因素存在。

Advertisiment
常見的原因有子宮腔感染, 子宮腔內有妊娠產物, 如胎盤、蛻膜、胎膜等組織遺留, 子宮復舊不良, 最嚴重的并發癥是絨毛膜癌。 這些都是不可忽視的病理現象。 因而, 如遇到產后惡露持續不凈, 應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

如果在一個月后, 惡露不凈, 同時伴有臭穢氣味或腐臭氣味, 或伴有腹痛、發熱, 也可能是子宮、附件(輸卵管、卵巢)、陰☆禁☆道有感染;如果排除惡露量逐日增多, 顏色逐日變紅變深, 或出現淤塊, 或有子宮出血、陰☆禁☆道創傷, 或有感染發生等情況, 都屬于異常現象, 應及時引起注意, 并到醫院檢查治療。

五、怎祥預防產后大出血后遺癥

胎兒娩出后24小時內, 陰☆禁☆道出血量超過400毫升時為產后大出血。 這是造成產婦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發生率約占分娩總數的l一2%。一般多發生在產后2小時以內,如在短時間內大量失血使產婦抵抗力降低,就容易導致產褥感染,休克時間過長還可因腦垂體缺血壞死,以后出現綜合癥,即產后大出血后遺癥(其癥狀見“怎樣預防產后大出血后遺癥”條)。因此,產婦要和醫生協作,互相配合,以預防產后大出血的發生。

引起產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精神過于緊張 有些產婦在分娩時精神過于緊張,導致子宮收縮力不好,是造成產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在正常情況下,胎盤從子宮蛻膜層剝離時,剝離面的血竇開放,常見有些出血,但當胎盤完全剝離并排出子宮之后,血流量迅速減少。但是,如果產婦精神過度緊張及其它原因,則造成子宮收縮不好,血管不得閉合,即可發生大出血。

如產婦精神過度緊張,產程過長,用力過長,使用鎮靜藥過多,麻醉過深,也可造成胎盤收縮無力,出現大出血。

又如羊水過多、巨大兒、多胎妊娠時,由于子宮過度膨脹,使子宮纖維過度伸長,產后也不能很好收復;生育過多過密,使子宮肌纖維有退行性變,結蒂組織增多,肌纖維減少而收縮無力等等,也是造成產后大出血的原因。

2.胎盤滯留 包括胎盤剝落不全、胎盤粘連等,都可造成大出血。

3.凝血功能障礙 產婦患有血液病、重癥肝炎,其后果也很嚴重,必須高度注意。分娩時應到有條件的醫院,以免發生意外。

所以,產婦必須做好產前檢查,對有產后出血史、患分泌,有時還淤積成硬塊,產生了脹痛感覺,這才引起注意,發現腋下有腫塊。對這種腫塊不需求醫治療;實在脹痛難受時,可服止痛片,或局部用皮硝外敷24小時,疼痛就會消退。

六、分娩后腹部為何還能摸到硬塊

孩子出生以后,產婦腹部隨即松弛,但有許多產婦在撫摸自己腹部時,還會摸到一個很大的硬塊,時而還有疼痛感。為此,有的產婦很擔心,怕是有什么東西未排出來。這個硬塊是子宮。

七、怎祥預防產后大出血后遺癥

產后大出血后遺癥,表現為健康不佳,乳萎縮、沒有奶水,月經遲遲不能恢復,性☆禁☆欲減低,陰☆禁☆毛和腋毛脫落,全身無力,面色蒼白,還伴有冷、無力、神志模糊、嗜睡、智力減退、頭發干枯脫落、食欲減退、惡心、血壓偏低、容易昏倒、心跳過緩等癥狀,醫生稱這種病為席漢病。有以上癥狀要及時請醫生檢查治療。

如何預防這種病的發生呢?

首先要預防產后出血。產后失血量超過400毫升者,稱為產后出血。預防產后出血應從產前檢查開始,最主要的是糾正孕期貧血,積極防治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有出血傾向者,產前應驗好血型,做好輸血的準備;分娩時應注意休息,如產程過長、體力衰竭、深度麻醉、應用大量鎮靜劑、羊水過多、胎盤早期剝離等,都可干擾子宮肌纖維的正常收縮而導致出血。

故在胎兒前肩娩出后,應立即肌注或靜脈注射催產素20毫克,以加強子宮收縮,有利分娩。在胎盤娩出后,立即按摩子宮,如胎盤不能按時娩出,可行徒手剝離。產后2小時嚴密觀察子宮硬度及出血量,產后常規檢查產道,有撕裂者應及時縫補,以免出血過多。已發生產后出血應盡快止血,并通過輸血補足出血量。此外,還應注意產后飲食營養,吃夠所需營養,對身體恢復有利,可減發生少產后失血后遺癥的機會。

八、產后排尿困難怎么辦

許多產婦,尤其是初產婦,在分娩后一段時間內會出現小便困難,有的產婦膀骯里充滿了尿,但想尿又尿不出來;有的產婦即使能尿,也是點點滴滴地尿不干凈,還有的產婦膀骯里充滿了尿,卻毫無尿意。這是怎么回事?

在懷孕期,孕婦體內的水分主要靠排尿和出汗等排出體外。但在懷孕晚期,由于增大了的子宮壓迫膀骯,使膀胱肌肉的張力降低,在分娩時,胎兒的頭又長時間緊緊地壓迫著膀胱,使膀胱肌肉的收縮力減弱,因此,雖然分娩后子宮對膀骯的壓迫?減輕,但由于膀骯肌肉張力的下降和收縮功能的減弱,膀胱已無力將其中的尿液排凈。另外,有些產婦在分娩時做了會陰側切術,小便時尿液刺激傷口引起疼痛,導致尿道括約肌痙攣,也是產后小便困難的原因;也有些產婦不習慣在床上小便,也會引起小便困難。如果產后5—6小時仍排不出尿夜,醫生稱之為產后尿潴留。

產后小便困難是一件很難受的事,如果產后產生了小便困難可采取以下方法處理

(1)預防產后排尿困難的方法:最好是及時主動排尿,不要等到有尿意再解。排尿時要增加信心,放松精神,平靜而自然地去排尿,特別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小便上。

(2)如不能排出尿夜,可在下腹部用水袋敷或用溫水熏洗外☆禁☆陰和尿道周圍,也可用滴水聲誘導排尿。

發生率約占分娩總數的l一2%。一般多發生在產后2小時以內,如在短時間內大量失血使產婦抵抗力降低,就容易導致產褥感染,休克時間過長還可因腦垂體缺血壞死,以后出現綜合癥,即產后大出血后遺癥(其癥狀見“怎樣預防產后大出血后遺癥”條)。因此,產婦要和醫生協作,互相配合,以預防產后大出血的發生。

引起產后出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精神過于緊張 有些產婦在分娩時精神過于緊張,導致子宮收縮力不好,是造成產后出血的主要原因。

在正常情況下,胎盤從子宮蛻膜層剝離時,剝離面的血竇開放,常見有些出血,但當胎盤完全剝離并排出子宮之后,血流量迅速減少。但是,如果產婦精神過度緊張及其它原因,則造成子宮收縮不好,血管不得閉合,即可發生大出血。

如產婦精神過度緊張,產程過長,用力過長,使用鎮靜藥過多,麻醉過深,也可造成胎盤收縮無力,出現大出血。

又如羊水過多、巨大兒、多胎妊娠時,由于子宮過度膨脹,使子宮纖維過度伸長,產后也不能很好收復;生育過多過密,使子宮肌纖維有退行性變,結蒂組織增多,肌纖維減少而收縮無力等等,也是造成產后大出血的原因。

2.胎盤滯留 包括胎盤剝落不全、胎盤粘連等,都可造成大出血。

3.凝血功能障礙 產婦患有血液病、重癥肝炎,其后果也很嚴重,必須高度注意。分娩時應到有條件的醫院,以免發生意外。

所以,產婦必須做好產前檢查,對有產后出血史、患分泌,有時還淤積成硬塊,產生了脹痛感覺,這才引起注意,發現腋下有腫塊。對這種腫塊不需求醫治療;實在脹痛難受時,可服止痛片,或局部用皮硝外敷24小時,疼痛就會消退。

六、分娩后腹部為何還能摸到硬塊

孩子出生以后,產婦腹部隨即松弛,但有許多產婦在撫摸自己腹部時,還會摸到一個很大的硬塊,時而還有疼痛感。為此,有的產婦很擔心,怕是有什么東西未排出來。這個硬塊是子宮。

七、怎祥預防產后大出血后遺癥

產后大出血后遺癥,表現為健康不佳,乳萎縮、沒有奶水,月經遲遲不能恢復,性☆禁☆欲減低,陰☆禁☆毛和腋毛脫落,全身無力,面色蒼白,還伴有冷、無力、神志模糊、嗜睡、智力減退、頭發干枯脫落、食欲減退、惡心、血壓偏低、容易昏倒、心跳過緩等癥狀,醫生稱這種病為席漢病。有以上癥狀要及時請醫生檢查治療。

如何預防這種病的發生呢?

首先要預防產后出血。產后失血量超過400毫升者,稱為產后出血。預防產后出血應從產前檢查開始,最主要的是糾正孕期貧血,積極防治妊娠高血壓綜合征;有出血傾向者,產前應驗好血型,做好輸血的準備;分娩時應注意休息,如產程過長、體力衰竭、深度麻醉、應用大量鎮靜劑、羊水過多、胎盤早期剝離等,都可干擾子宮肌纖維的正常收縮而導致出血。

故在胎兒前肩娩出后,應立即肌注或靜脈注射催產素20毫克,以加強子宮收縮,有利分娩。在胎盤娩出后,立即按摩子宮,如胎盤不能按時娩出,可行徒手剝離。產后2小時嚴密觀察子宮硬度及出血量,產后常規檢查產道,有撕裂者應及時縫補,以免出血過多。已發生產后出血應盡快止血,并通過輸血補足出血量。此外,還應注意產后飲食營養,吃夠所需營養,對身體恢復有利,可減發生少產后失血后遺癥的機會。

八、產后排尿困難怎么辦

許多產婦,尤其是初產婦,在分娩后一段時間內會出現小便困難,有的產婦膀骯里充滿了尿,但想尿又尿不出來;有的產婦即使能尿,也是點點滴滴地尿不干凈,還有的產婦膀骯里充滿了尿,卻毫無尿意。這是怎么回事?

在懷孕期,孕婦體內的水分主要靠排尿和出汗等排出體外。但在懷孕晚期,由于增大了的子宮壓迫膀骯,使膀胱肌肉的張力降低,在分娩時,胎兒的頭又長時間緊緊地壓迫著膀胱,使膀胱肌肉的收縮力減弱,因此,雖然分娩后子宮對膀骯的壓迫?減輕,但由于膀骯肌肉張力的下降和收縮功能的減弱,膀胱已無力將其中的尿液排凈。另外,有些產婦在分娩時做了會陰側切術,小便時尿液刺激傷口引起疼痛,導致尿道括約肌痙攣,也是產后小便困難的原因;也有些產婦不習慣在床上小便,也會引起小便困難。如果產后5—6小時仍排不出尿夜,醫生稱之為產后尿潴留。

產后小便困難是一件很難受的事,如果產后產生了小便困難可采取以下方法處理

(1)預防產后排尿困難的方法:最好是及時主動排尿,不要等到有尿意再解。排尿時要增加信心,放松精神,平靜而自然地去排尿,特別要把注意力集中在小便上。

(2)如不能排出尿夜,可在下腹部用水袋敷或用溫水熏洗外☆禁☆陰和尿道周圍,也可用滴水聲誘導排尿。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