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必讀:預防和急救寶寶異物窒息的方法

寶寶的飲食和玩耍的安全不容小覷。 其中, 異物窒息是很容易出現的危險狀況。 0~5歲的孩子氣管很細, 即便是很小的顆粒被誤吞入或吸入, 都可能會發生異物窒息。 當然, 也有像我小時候那樣直接將異物塞入鼻孔的“熊孩子”:

我的童年真實經歷

我想, 即使童年的記憶都模糊了, 那個大雪紛飛的下午發生的事也不會忘記。

大概是我四歲的一天, 我在家獨自吃著煮花生, 不知是淘氣還是不小心, 把一顆花生豆吸到鼻孔裡去了。 我用手指摳啊摳, 越摳越深。 直到媽媽回家, 花生豆已經頂到鼻孔最深處, 半邊臉已經腫起來,

Advertisiment
呼吸困難。 媽媽背起我就往醫院跑, 深一腳淺一腳踩在厚厚的雪地裡。 到了醫院, 醫生用一根帶鉤的小針對著鼻孔內輕輕一紮, 終於把那已經泡軟膨脹了的花生鉤了出來, 我才得以脫險。

因為童年的這次歷險, 我對異物窒息一直十分敏感。 對著名的海姆立克急救法也格外關注。 關於海姆立克, 各種介紹手法很多眾說紛紜。 朋友圈的轉帖和網上的圖示又不太系統, 難以實踐操作。

於是我以《西爾斯親密育兒手冊》中的“搶救窒息”章節為提綱, 結合《國家玩具安全技術規範》, 以及網路各種操作手法與圖片, 整理了一個看起來還算比較容易上手的流程, 介紹如下:

異物窒息急救法, 希望永遠不必用上

1.讓寶寶遠離危險物品

Advertisiment

一般來說, 呼吸道異物類型接診的病例中, 以下異物最為常見:

食品

帶殼食物:花生、瓜子、豆類等

膠狀物:果凍、軟糖、葡萄(如果將剝了皮的葡萄整顆或者半顆吞下, 容易直接滑入氣管)

較硬食物:硬糖、麻花、堅果、磨牙棒(如果含得很軟了, 其實是很容易被咬斷的)

韌性食物:魷魚絲、纖維太粗的蔬菜

帶核水果:櫻桃、橘子等骨頭:魚刺或排骨中混有的小骨頭

其他:油條、過長的麵條、幹饅頭等一些看似平常的食物。

玩具

《國家玩具安全技術規範》GB6675—2003:

安全的小零件尺寸:最短邊不能小於31.7mm;安全的小球尺寸:直徑不能小於44.5mm。

Advertisiment
玩具尺寸測量試驗

文具

蠟筆、筆帽、橡皮、塑膠貼紙等。

日用品

螺絲釘、帶珠鋼針、竹簽、金屬環、口哨、魚鉤、髮夾、拉鍊等。

2.日常習慣, 防患於未然

吃東西時, 最好請寶寶坐在固定的位置, 不要邊吃邊走動, 邊吃邊玩。

吃東西時, 請寶寶保持安靜, 看護人不要逗寶寶, 防止他大笑、哭鬧等。

如果寶寶被食物噎到, 不要冒然喂水, 防止食物膨脹。

3.寶寶可自行緩解的表現

若寶寶能咳嗽、哭鬧或說話,

Advertisiment
而且明顯還能呼吸, 說明呼吸道沒有被堵住。 有空氣進出才能製造聲音。 寶寶自己的咽反射和咳嗽反射通常能將堵塞物咳出來。

除非你能輕易地看到堵塞物, 否則不要用手指去取;這樣做可能會把物體推得更深。 取異物時參見:5.第三步:抬高下巴和舌頭。

4.寶寶窒息的症狀

氣喘或臉色發青。

昏倒。

表現出“我被噎住了”的表情, 睜大眼睛, 張開嘴巴, 流口水, 很驚慌。

大一點的孩子會用手緊握喉嚨。

發生窒息立刻打電話叫救護車:

120、999。

5.家庭急救法

出現窒息時首先要打電話叫救護車。 在等待過程中, 進行急救如下:

第一步:拍背。

馬上把孩子抱起來, 一隻手捏住孩子顴骨兩側, 手臂貼著孩子的前胸, 另一隻手托住孩子後頸部,

Advertisiment
讓其臉朝下, 趴在救護人膝蓋上。 在孩子背上拍1~5次, 並觀察孩子是否將異物吐出。

對於一歲以上的孩子, 如果還有意識, 可以站在孩子身後, 用你的胳膊圍著他的腰。 將一隻手握成拳頭, 用拇指抵住孩子腹部中線位置, 稍微在肚臍以上, 胸骨以下。 另一隻手抓住這只拳頭, 急速用力向裡向上按壓。反復實施,直至阻塞物吐出為止。

小心拳頭不要碰到胸骨的末端或肋骨。

第二步:按胸。

如果寶寶還沒有吐出異物,把他轉過來,身子搭在你大腿上。或使患兒平臥,面向上,躺在堅硬的地面或桌子上,搶救者跪下或立於其足側,在寶寶胸腔快速而有力地按壓5次。

按壓位置:兩乳☆禁☆頭連線和胸骨交叉點下面一指寬處。

手法:用兩三根手指快速按壓胸骨,快速向上重擊壓迫,按壓深度為1.5~2.5cm。每按壓一次後,無須移動手指,讓胸骨自行復位。重複之,直至異物排出。

對於一歲以上的孩子也可以用一隻手掌根部放在肚臍和肋骨之間的中間線上,另一隻手疊在這只手上面,連續、快速地按壓5次。

第三步:抬高下巴和舌頭。

如果寶寶還不能呼吸,檢查一下是否有可見的異物。

用拇指壓住寶寶舌頭,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寶寶舌頭和下巴,抬起下巴,打開嘴,查看寶寶喉嚨的後部。 這樣可能會讓舌頭離開喉嚨後部,使異物鬆開。

如果你看到了異物,用一根手指繞著異物周圍將其掃出來,但不要盲目亂弄,否則異物繼續堵得更深。

第四步:口對口呼吸。

如果還沒有呼吸,口對口,或口對鼻呼吸,連續兩次。如果隨著每一次呼吸,寶寶胸部都有起伏,就說明呼吸道是暢通的。繼續做,直到寶寶能夠自己呼吸。

第五步:重複以上四步,等待救護車到來。

我把以上流程列印出來貼在家中牆上了, 方便家人學習和練習。平時也指給孩子看,提醒他們細嚼慢嚥。西爾斯醫生的意見是:請家庭成員經常用假娃娃練習,所有步驟做起來應不超過1分鐘。

圖片選自:西爾斯親密育兒手冊、百度經驗
文字參考:西爾斯親密育兒手冊、水木社區等。

急速用力向裡向上按壓。反復實施,直至阻塞物吐出為止。

小心拳頭不要碰到胸骨的末端或肋骨。

第二步:按胸。

如果寶寶還沒有吐出異物,把他轉過來,身子搭在你大腿上。或使患兒平臥,面向上,躺在堅硬的地面或桌子上,搶救者跪下或立於其足側,在寶寶胸腔快速而有力地按壓5次。

按壓位置:兩乳☆禁☆頭連線和胸骨交叉點下面一指寬處。

手法:用兩三根手指快速按壓胸骨,快速向上重擊壓迫,按壓深度為1.5~2.5cm。每按壓一次後,無須移動手指,讓胸骨自行復位。重複之,直至異物排出。

對於一歲以上的孩子也可以用一隻手掌根部放在肚臍和肋骨之間的中間線上,另一隻手疊在這只手上面,連續、快速地按壓5次。

第三步:抬高下巴和舌頭。

如果寶寶還不能呼吸,檢查一下是否有可見的異物。

用拇指壓住寶寶舌頭,用拇指和食指捏住寶寶舌頭和下巴,抬起下巴,打開嘴,查看寶寶喉嚨的後部。 這樣可能會讓舌頭離開喉嚨後部,使異物鬆開。

如果你看到了異物,用一根手指繞著異物周圍將其掃出來,但不要盲目亂弄,否則異物繼續堵得更深。

第四步:口對口呼吸。

如果還沒有呼吸,口對口,或口對鼻呼吸,連續兩次。如果隨著每一次呼吸,寶寶胸部都有起伏,就說明呼吸道是暢通的。繼續做,直到寶寶能夠自己呼吸。

第五步:重複以上四步,等待救護車到來。

我把以上流程列印出來貼在家中牆上了, 方便家人學習和練習。平時也指給孩子看,提醒他們細嚼慢嚥。西爾斯醫生的意見是:請家庭成員經常用假娃娃練習,所有步驟做起來應不超過1分鐘。

圖片選自:西爾斯親密育兒手冊、百度經驗
文字參考:西爾斯親密育兒手冊、水木社區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