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婦坐月子需要臥床嗎?

孕婦分娩時耗盡身體的力氣, 產後需要臥床休養, 只是月子期間只需臥床休息幾天就好, 千萬不要臥床太長時間, 不利於產後恢復。 月子期間建議適當的做運動, 更利於恢復。

產後坐月子應臥床不走動嗎

坐月子休息並不意味著整天躺在床上。 如·果這樣, 不但不利於惡露的排出, 還會導致腸蠕動減弱, 容易發生產後便秘, 還會影響生殖系統的復原, 不利於產後恢復。

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的產婦, 分娩後醫生都會告訴產婦, 可以儘早下床做些輕微的活動, 還可以增強免疫力, 減少疾病的發生, 還有利於盆底肌及腹肌張力的恢復。

Advertisiment
但不要過早從事體力勞動, 避免發生子宮脫垂等不良現象的發生。 至於臥床休養是最不提倡的了。

事實:適當運動有利惡露排出

以產後臥床休息為例, 其實新媽咪確實需要休息, 但卻不是臥床休息。

順產的新媽咪, 其實在產後24小時之內就可以坐起來了, 還可以簡單地活動一下周身筋骨, 如洗手、洗臉、做簡單家務等。

而在生產24小時後, 新媽咪就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條件做些俯臥運動、仰臥屈腿、仰臥起坐、仰臥抬腿, 肛門及會陰部、臀部肌肉的收縮運動。 這些運動躺在床上即可進行, 但千萬不要過度勞累, 開始做15分鐘為宜, 每天1-2次。

對於想要迅速恢復火辣身材的新媽咪來說, 一般正常分娩的產婦在兩周內就可以開始做健美操了。

Advertisiment
儘快做有利於鍛煉腹部肌肉的“美腹操”。 這是恢復體形中最簡單、最經濟、效果最好、且無任何副作用的方法。

另一方面, 適當的運動其實是有利於子宮復舊及產後惡露的排出, 預防腹直肌裂及性☆禁☆器官下垂, 加速全身的血液迴圈, 預防產後淤血及血栓形成, 幫助腹部肌肉、盆底肌肉恢復張力, 迅速恢復產前的靚麗形體。

對於剖宮產分娩的新媽咪來說, 在術後第一天就可以下床做輕微活動, 每天逐漸增加活動量, 到產後7-10天也可以開始做產後體操。 但如果患有妊娠高血壓綜合征和心臟病等嚴重合併症的產婦, 產後開始活動的時間和強度就要嚴格遵醫囑了。

支招:坐月子也可以做的活動:

Advertisiment

1.早下床, 多走動。 如果產婦無嚴重的軀體疾病, 會陰部無裂傷, 產時的疲勞也已經消除, 那麼, 產後12小時以後便可坐起來吃飯、喝水, 24小時便可以站起來為嬰兒換尿布, 兩天以後就可以起床活動。 起床的第一天, 早晚各在床邊坐半小時, 第二天起就可以在室內來回走動兩、三次, 每次半小時左右, 以後逐漸增加活動的次數和時間, 半個月後便可做些輕便的家務。

2.多翻身。 由於分娩時產婦體力消耗較大, 因此在產後1—2天內應臥床靜養, 以消除分娩帶來的疲勞。 但應該多翻身, 以防止子宮偏向一側或後傾。 勤翻身, 有利於惡露的排盡。

3.做臥起運動和交叉運動, 以鍛煉腹部肌肉力量, 免得產後腹部肌肉鬆弛, “大腹便便”。 具體做法為:仰臥床上,

Advertisiment
兩手放在身體兩側, 手不按床, 利用腹肌收縮的力量使身體慢慢由仰臥位變為坐起, 坐穩後再躺下。 如此反復起、坐, 每天鍛煉兩次, 每次10—20下。 這種鍛煉法, 不僅可增強腹肌的收縮力, 而且還有利於子宮復原和惡露排出。

為了鍛煉產婦的腰部、腹部和腿部肌肉, 防止產後發生腰腿疼痛的毛病, 可以做交叉運動。 具體方法是:端坐椅上, 兩腿交叉, 單腳著地, 雙手按住大腿, 原地站起。 然後再坐下, 再按上述要求站起, 如此反復坐立20—30次, 每天做兩次。

產婦坐月子需注意事項

1、產後24小時即可下床在室內活動

一個健康的產婦即便做了側切手術等, 在產後24小時也可以下床在室內活動, 這樣不僅有利於下肢血流增俠和惡露排出,

Advertisiment
也能使腹部肌肉得到鍛煉, 並促進了腸蠕動、恢復膀胱排尿功能、減少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等, 從而保護了子富、直腸和膀胱等器官。

2、活動頻率漸漸增加

隨著身體的逐漸恢復, 產婦下床的次數、范國、時問也應逐漸增加, 到產後10天左右, 產婦就應該能料理自己的日常起居了。 這時候, 產婦還可以開始做產後保健操。

3、活動適量

提倡早期下床活動指的是輕微的床邊活動及產後保健操等, 並不是要求產婦過早地進行體力勞動, 否則過早、過重的活動不僅使產婦得不到適當休息, 還會延長產婦全身康復的過程, 甚至可能發生子宮脫垂、直腸或膀胱膨出。 因此產婦一定要把握好活動量, 不要適得其反。 一般來說, 在產後6周內, 產婦嚴禁提舉重物和較長時間的站立或蹲位。

4、因人而異,根據情況酌情安排

由於產婦分娩方式不同,產後恢復的速度和要求也不一樣,所以產後活動要因人而異。比如剖宮產的產婦則需要多休息一段時間,一般來說,剖宮產的產婦術後平臥6小時後才可翻身,術後:24小時才可以坐起來,拔除尿管後才可以下床解小便;而產後發生了感染、創傷等其他合併症的產婦,何時下床以及何時開始活動都要根據產婦本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不能強求和生搬硬套。

另外,臥床休養需注意:

(1)產婦不宜睡彈簧床,因為彈簧床太軟,易引起骶髂關節錯縫、恥骨聯合分離,造成骨盆損傷。

(2)生產完畢,不能立即上床臥睡,應先閉目養神,稍坐片刻,再上床背靠被褥,豎足屈膝,呈半坐臥狀態,不可驟然睡倒平臥。如此半坐臥3日(指白天)後,才能平臥、側臥或仰臥。

(3)閉目養神,目的在於消除生產時的緊張情緒、安定神志、解除疲勞;氣機下達,有利於排除惡露、膈肌下降,使子宮及臟器恢復到原來的位置。正如清代養生家所說:“產後上床,只宜閉目靜養,勿令熟睡。”

(4)在半坐臥的同時,還需用手輕輕揉按腹部。方法是以兩手掌心從下按至臍部,在臍部停留做旋轉式揉按片刻,再下按至小腹做旋轉式揉按,揉按時間應比在臍部時稍長。如此反復下按,揉按10餘次,每日2~3遍,可促進惡露、淤血排出體外,還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產後腹痛、產後子宮出血等症狀,幫助子宮復舊。

產婦嚴禁提舉重物和較長時間的站立或蹲位。

4、因人而異,根據情況酌情安排

由於產婦分娩方式不同,產後恢復的速度和要求也不一樣,所以產後活動要因人而異。比如剖宮產的產婦則需要多休息一段時間,一般來說,剖宮產的產婦術後平臥6小時後才可翻身,術後:24小時才可以坐起來,拔除尿管後才可以下床解小便;而產後發生了感染、創傷等其他合併症的產婦,何時下床以及何時開始活動都要根據產婦本人的具體情況而定,不能強求和生搬硬套。

另外,臥床休養需注意:

(1)產婦不宜睡彈簧床,因為彈簧床太軟,易引起骶髂關節錯縫、恥骨聯合分離,造成骨盆損傷。

(2)生產完畢,不能立即上床臥睡,應先閉目養神,稍坐片刻,再上床背靠被褥,豎足屈膝,呈半坐臥狀態,不可驟然睡倒平臥。如此半坐臥3日(指白天)後,才能平臥、側臥或仰臥。

(3)閉目養神,目的在於消除生產時的緊張情緒、安定神志、解除疲勞;氣機下達,有利於排除惡露、膈肌下降,使子宮及臟器恢復到原來的位置。正如清代養生家所說:“產後上床,只宜閉目靜養,勿令熟睡。”

(4)在半坐臥的同時,還需用手輕輕揉按腹部。方法是以兩手掌心從下按至臍部,在臍部停留做旋轉式揉按片刻,再下按至小腹做旋轉式揉按,揉按時間應比在臍部時稍長。如此反復下按,揉按10餘次,每日2~3遍,可促進惡露、淤血排出體外,還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產後腹痛、產後子宮出血等症狀,幫助子宮復舊。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