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其他>正文

產后進補易走進三大誤區

一般認為, 孕婦產后失血過多、身體虛弱, 于是家人盡可能采購一系列補品:補血補氣應有盡有。 殊不知有些補品并不利于產婦身體恢復, 有的還會給產婦帶來麻煩。


誤區1 :產后新媽媽出血多, 吃點桂圓、紅棗、赤豆可以補血

桂圓又名龍眼, 它富含葡萄糖、蔗糖和維生素A、B等多種營養素, 其中含有較多的是蛋白、脂肪和多種礦物質。 這些營養素對人體都是十分必需的。 特別對于耗傷心脾氣血的人, 更為有效。 而紅棗有健脾益胃、補氣養血、安神的作用。

解讀:

赤豆有治血、排膿、消腫、解毒的功效。 所以在民間, 很多人錯誤地認為產后新媽媽們出血較多,

Advertisiment
所以吃點桂圓、紅棗、赤豆可以補血, 但是常常出現的情況卻是吃了這些東西不但沒有補血, 反而增加了出血量。 此外, 這些都是高糖食物, 有的新媽媽們由于產后體虛活動量也不大, 在床上吃, 又不及時刷牙, 這樣很容易引起蛀牙。

誤區2 :為了早產奶, 產后馬上多喝湯

很多媽媽們生怕寶寶出生后挨餓, 所以總希望自己能夠盡早產奶, 來給自己寶寶足夠的營養。 其實從寶寶出生到開始產奶, 中間有一個環節, 就是要讓乳腺管全部暢通。 如果乳腺管沒有全部暢通, 而新媽媽又喝了許多湯, 那么分泌出的乳汁就會被堵在乳腺管內, 嚴重的還會引起新媽媽乳腺炎。

解讀:

要想產后早產奶,

Advertisiment
一定要讓寶寶盡早吮吸新媽媽的乳☆禁☆頭, 促進媽媽乳腺管的暢通, 然后再喝些清淡少油的湯, 如鯽魚豆腐湯、黃鱔湯等, 也可食用少量催奶食物, 如黑芝麻、鯽魚, 對新媽媽盡早產奶都有很大幫助。

誤區3:產后體虛多吃老母雞

我們知道雞肉是優質蛋白的最佳來源, 優質蛋白有助于肌肉代謝與增長, 而用雞燉湯食用效果更好, 雞湯中的特殊成分可促進人體內的一種荷爾蒙去甲腎上腺素的分泌, 這種激素鏈振奮精神, 使壞情緒和疲倦感一掃而光, 特別對低血壓的人有益。 在平日被人們認為是強筋健骨、活血調經的良好補品。 所以很多新媽媽們在產后特別是剖宮產后, 身體感到尤其虛弱時, 覺得雞湯雞肉會是很好的補品,

Advertisiment
所以多吃老母雞, 覺得是個不錯的選擇, 事實上這種做法并不可取。

解讀:

因為寶寶的出生, 新媽媽腸胃道功能還未恢復, 在這個時候, 是不能吃太過油膩的食物的。 而老母雞脂肪含量較高, 不適合產后馬上給新媽媽吃。 新媽媽們總感到體虛是因為在分娩寶寶的過程中體力消耗過大。 分娩后又要對寶寶進行哺乳所引起的。 在這個時候, 可以給新媽媽選擇一些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食物, 如蝦仁煨面、紅薯稀飯等。

產后吃哪些好?

分娩期結束至產后6~8周, 稱為產褥期。 產褥期的營養對補償妊娠和分 娩時的消耗, 促進產婦的復元有重要的作用。 由于產婦分娩后體質虛弱, 胃腸 道功能尚未完全恢復, 而且分娩過程中體內損失大量水分,

Advertisiment
胎兒娩出后腹壓又大為下降。 可能使產婦血壓突然下降, 出現頭昏、眼花、乏力等癥狀。

一、產后十二小時吃:

陳皮(六個或30克)+米(一小撮), 兩碗水煎成一碗水, 時間少于30分鐘, 米開花就可。

煮成粥, 要粥水, 不要渣。

用:排氣, 恢復腸功能

二、產后12天內可以吃:

1、海馬50克分四次、元肉、瘦肉、姜煲湯。 (手術后第3、5、7、9日吃)作用:活血祛淤補腎

2、干益母草50克+雞蛋一只 作用:行血養血促宮縮

3、產后頭暈:川弓5克、白芷5克 燉魚頭

三、產后12天后吃:

1、阿膠燉瘦肉(阿膠一次半塊, 約7.5克)

2、紅棗100克, 當歸5克, 煎水代茶

3、兔肉、元肉、紅棗、姜

4、牛肉、淮山、黨參、姜

5、黃鱔煲黑豆

四、茶(產后盡量少喝或不喝白開水)

北芪60克+炒米 用瓦煲 煮30分鐘 還可加開水返渣3次, 每次各10分鐘

提示:要注意休息,

Advertisiment
要有充分的睡眠才能早日康復, 及時給嬰兒喂奶, 這樣可以加速子宮的復原減少出血。 少吃水果這類的涼性東西, 傷口愈合總還是需要一個過程的, 心急是沒有用的。 頭一個禮拜先吃些易消化的食物如稀飯, 爛面條之類的東西, 然后就可以正常吃飯了。 剖腹產后盡量早下床活動, 利于身體的各項功能的恢復。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治療寶寶上火有哪三大誤區?

    治療寶寶上火有很多誤區的,還真的主要是三大誤區。誤區一是拖延用藥。這種不重視治療、拖延用藥的做法,很容易導致寶寶抵抗力的下降,不能掉而輕心。誤區二是濫用成人藥物。寶寶處於生長發育的特殊時期,成人藥品...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