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坐月子>月子飲食>正文

產后30天營養訂制方案

保證自己的身體盡快恢復, 為哺育寶寶做好充足的準備, 在哺乳的同時使自己的體形盡快恢復……看看專家為你訂制的營養方案吧!

一、分娩當天

新媽媽的身體變化:

無論是陰☆禁☆道順產還是剖宮產的新媽媽, 在經歷了長時間的陣痛與分娩后, 體力和精力都已嚴重透支, 因而在分娩當天, 新媽媽的首要任務還是要盡量抓緊時間休息、恢復體力。

新媽媽在產后當天除了感覺筋疲力盡外, 宮縮疼痛會陣陣襲來, 特別是剖宮產的媽媽感覺會更明顯。 剖宮產的媽媽由于麻醉的影響, 需要至少平臥6 小時, 而順產的媽媽則可以盡早在床邊輕微活動,

Advertisiment
并盡早排尿以防發生尿潴留。

只有部分媽媽會感到乳☆禁☆房腫脹有硬塊, 而大部分新媽媽在頭一兩天里, 乳☆禁☆房都是軟軟的, 沒有明顯的乳汁流出來, 但無論是否感覺到“下奶”, 都要讓寶寶“早開奶、早吸吮”。 在最初的兩三天里, 寶寶僅需要很少量的乳汁就可以了, 重要的是讓寶寶頻繁吸吮乳☆禁☆房, 以促使乳汁分泌順暢。

飲食建議:

哺乳媽媽要特別注意自己的營養均衡, 在分娩當天, 應以清淡、溫熱、易消化的稀軟食物為宜。

剖宮產的媽媽需要禁食, 等排氣后再從流食、半流食, 逐步恢復到日常飲食, 在胃腸功能恢復前, 不要食用牛奶、豆漿、蔗糖等易脹氣食物。

順產媽媽由于體力消耗更大, 出汗多,

Advertisiment
需要補充足夠的液體, 包括牛奶、白水等, 但在乳汁分泌順暢之前, 暫不要大量補湯, 以免乳汁分泌過多堵塞乳腺管。 有會陰傷口的媽媽, 需要在自解大便后, 才能恢復日常飲食, 同時要每天保證大便的通暢;如有會陰Ⅲ度裂傷, 需要無渣飲食一周后再吃普通食物。 軟質的食物一方面易消化, 另一方面也有利于產后媽媽的牙齒健康, 因此適合于所有的新媽媽。

建議順產媽媽的產后第一餐應以溫熱、易消化的半流質食物為宜, 如藕粉、蒸蛋羹、蛋花湯等;第二餐可基本恢復正常, 但由于產后疲勞、胃腸功能差, 仍應以清淡、稀軟、易消化食物為宜, 如:掛面、餛飩、小米粥、面片、蒸/ 煮雞蛋、煮爛的肉菜、糕點等。

食譜舉例:

小米粥:小米100 克淘洗干凈,

Advertisiment
放鍋內, 一次加足水, 旺火燒開后, 轉小火煮至粥黏稠即可。

二、產后第2-7天

新媽媽的身體變化:

產后宮縮痛一般會持續2-3 天。 紅色惡露一般持續3 ~ 4 天后, 出血逐漸減少, 轉為漿液惡露。 乳☆禁☆房可出現脹痛感覺, 分泌初乳, 應盡量讓嬰兒多吸吮, 促使乳☆禁☆房排空與泌乳。 如果乳脹明顯, 可在哺乳前濕敷、按摩, 幫助疏通阻塞的腺管, 避免發生乳腺炎。 新媽媽在產后一周內皮膚的排泄功能都很旺盛, 可排出大量汗液, 屬正常現象, 但應避免出汗后受風感冒。

飲食建議:

新媽媽在產后前兩三天內, 不要急于喝催奶湯, 因為這時候大多數媽媽的乳腺管還未完全暢通, 如果乳汁分泌過多, 反而會加重乳腺管的堵塞。 建議新媽媽可以喝一些蛋花湯、魚湯、蔬菜湯等較為清淡的湯。

Advertisiment

剖宮產的媽媽在術后第二天, 可以吃些稀、軟、爛的半流質食物, 如蛋羹、爛面條等, 每天吃4 ~ 5 餐, 以保證充足的營養。 一般到產后第3天, 就可以恢復正常飲食了。 這時大多數媽媽的乳汁分泌已經順暢, 可以多補充一些營養豐富的湯水, 但一定要少油、少鹽。 還應注意不能讓產婦只喝湯, 應當連湯帶肉一起吃下, 才能補充蛋白質等更多營養。

另外, 我國民間還有讓產婦多吃雞蛋的做法, 產后應增加優質蛋白質的攝入, 以滿足哺乳的需要, 但每天最多吃2-3個雞蛋就足夠了, 還應均衡攝入谷類主食、魚、禽、瘦肉、海產品、豆制品、蔬菜、水果、牛奶等多種多樣的營養物質, 以滿足產婦對熱量、蛋白質和維生素、礦物質的特殊需求。

Advertisiment

食譜舉例:

冬瓜鯽魚湯:清理干凈的鯽魚1 ~ 2 條, 將蔥姜改刀、冬瓜切小片;把魚放入冷水鍋中, 大火燒開, 加入少量蔥姜后改小火慢燉;當湯汁呈奶白色時放入冬瓜, 加入少許鹽, 再煮至冬瓜軟嫩即可。

花生豬蹄湯:將豬蹄洗凈后焯出血浮沫, 撈出后濾干水備用, 花生泡2 個小時以上, 姜切片, 紅棗洗凈去核, 枸杞泡一小會兒備用。 起鍋放入豬蹄和花生, 倒入沒過豬蹄的水, 放入姜片、八角、蒜、紅棗和少量料酒, 煮2 個小時左右, 起鍋前加入鹽和枸杞。 產婦食用前可將表面的浮油撇去, 再連湯帶肉一起吃下, 另外花生也可換成黃豆。

三、產后第2周

新媽媽的身體變化:

絕大多數新媽媽都已經出院回家了。 產婦的子宮繼續回縮, 紅色的血性惡露變成了黃色的漿液惡露。 乳汁的分泌量比較穩定,孩子能夠正常吸吮, 按需哺乳。有些媽媽因臥床休息過多、食物缺少膳食纖維、腸蠕動減弱, 容易發生便秘。

飲食建議:

根據最新的《中國孕期、哺乳期婦女和0 ~ 6 歲兒童膳食指南》,哺乳期婦女應在普通人膳食指南的基礎上增加5 條。據此,我們提出了以下具體建議:

1、每天增加熱量500 千卡,其中1/5 要來自優質蛋白質。

2、每天增加蛋白質20 克,相當于雞蛋150 克或瘦豬肉/ 牛肉100克或魚/ 蝦110 克或牛乳667 克或豆腐 250 克。

3、攝入動物肝臟、動物血、瘦肉等含鐵食物,預防缺鐵性貧血。

4、吃海產品, 增加D H A、鋅、碘的攝入,促進嬰兒腦和神經發育。

5、膳食鈣適宜攝入量為1200毫克,推薦每日富鈣食譜為:牛奶500 毫升豆腐150 克,蝦皮5 克,蛋類75 克,綠葉菜250 克,鯽魚等其他食物100 克。

6、每日攝入充足的湯水,滿足乳汁分泌及汗液消耗。

7、避免在月子里集中攝入大量動物性食物,導致蛋白質、脂肪攝入過量,產后肥胖,以及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攝入不足,營養不均衡。

8、每天攝入新鮮蔬菜水果500 克以上,可增加腸蠕動,防止便秘,促進乳汁分泌。除過于生冷和寒性水果不宜多吃外,室溫下的涼拌菜和各種水果都可以食用。

9、忌煙酒,避免喝濃茶和咖啡。

10、科學活動和鍛煉,保持健康體重。

食譜舉例:

山藥排骨湯:將山藥洗凈去皮,切成塊狀,排骨切成5 厘米的條,放入沸水中汆約5 分鐘,去除血水,瀝干水分。取炒鍋,放入清水、排骨、蔥姜、料酒、芹菜,先以大火煮開,再轉為小火煮燉,待排骨燉至5 成熟時,放入山藥,待排骨酥爛時,揀去蔥、姜、芹菜,放入鹽及其他調料即可。

四、產后第3-4周

新媽媽的身體變化:

黃色的漿液惡露已消失,轉為白色惡露,持續約3 周干凈。分娩時的傷口基本愈合,乳☆禁☆房因哺乳而變得充盈。媽媽可以做輕體力的家務勞動,但不宜久站,感到疲勞要及時休息。有些媽媽已經可以出家門簡單活動一下身體了,有利于保持輕松的心態。

飲食建議:

哺乳期膳食寶塔的每日推薦攝入量為:(1)谷類薯類及雜豆350-450g(雜糧不少于1/5)、適量飲水;(2)蔬菜類300-500g(綠葉蔬菜占2/3)、水果類200-400g;(3) 魚、禽、蛋、肉類(含動物內臟)200-300g(其中魚類、禽類、蛋類各50g);(4)奶類及奶制品300-550g、大豆類及堅果60g;(5)油25-30g、鹽6g。

建議新媽媽根據自身情況,在一段時間,比如幾天或一周內,能參照膳食寶塔,均衡攝入各大類食物的平均推薦量即可,并且同類食物間可以調配互換,以保證豐富的品種和良好的食欲,重要的是在產后逐漸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并長期堅持。

另外,新媽媽應注意在月子里,最好不要吃大蒜、辣椒、胡椒、茴香、韭菜等較為刺激性的食物。如果寶寶出現了濕疹等過敏反應,哺乳媽媽要在醫生幫助下特別細心地找出食物中可能的過敏原。

食譜舉例:

雞湯魚塊: 洗凈鮮魚肉,切成魚塊,用開水汆一下撈出,過水控干;蔥姜切絲,香菜切段。鍋中放鮮雞湯1500m l 燒開,再放魚塊、鹽、醋、蔥姜絲調味,待湯剩約2/3 時,淋香油,盛出魚塊,湯倒入碗內,放少許香菜段提味即可。

紅色的血性惡露變成了黃色的漿液惡露。 乳汁的分泌量比較穩定,孩子能夠正常吸吮, 按需哺乳。有些媽媽因臥床休息過多、食物缺少膳食纖維、腸蠕動減弱, 容易發生便秘。

飲食建議:

根據最新的《中國孕期、哺乳期婦女和0 ~ 6 歲兒童膳食指南》,哺乳期婦女應在普通人膳食指南的基礎上增加5 條。據此,我們提出了以下具體建議:

1、每天增加熱量500 千卡,其中1/5 要來自優質蛋白質。

2、每天增加蛋白質20 克,相當于雞蛋150 克或瘦豬肉/ 牛肉100克或魚/ 蝦110 克或牛乳667 克或豆腐 250 克。

3、攝入動物肝臟、動物血、瘦肉等含鐵食物,預防缺鐵性貧血。

4、吃海產品, 增加D H A、鋅、碘的攝入,促進嬰兒腦和神經發育。

5、膳食鈣適宜攝入量為1200毫克,推薦每日富鈣食譜為:牛奶500 毫升豆腐150 克,蝦皮5 克,蛋類75 克,綠葉菜250 克,鯽魚等其他食物100 克。

6、每日攝入充足的湯水,滿足乳汁分泌及汗液消耗。

7、避免在月子里集中攝入大量動物性食物,導致蛋白質、脂肪攝入過量,產后肥胖,以及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攝入不足,營養不均衡。

8、每天攝入新鮮蔬菜水果500 克以上,可增加腸蠕動,防止便秘,促進乳汁分泌。除過于生冷和寒性水果不宜多吃外,室溫下的涼拌菜和各種水果都可以食用。

9、忌煙酒,避免喝濃茶和咖啡。

10、科學活動和鍛煉,保持健康體重。

食譜舉例:

山藥排骨湯:將山藥洗凈去皮,切成塊狀,排骨切成5 厘米的條,放入沸水中汆約5 分鐘,去除血水,瀝干水分。取炒鍋,放入清水、排骨、蔥姜、料酒、芹菜,先以大火煮開,再轉為小火煮燉,待排骨燉至5 成熟時,放入山藥,待排骨酥爛時,揀去蔥、姜、芹菜,放入鹽及其他調料即可。

四、產后第3-4周

新媽媽的身體變化:

黃色的漿液惡露已消失,轉為白色惡露,持續約3 周干凈。分娩時的傷口基本愈合,乳☆禁☆房因哺乳而變得充盈。媽媽可以做輕體力的家務勞動,但不宜久站,感到疲勞要及時休息。有些媽媽已經可以出家門簡單活動一下身體了,有利于保持輕松的心態。

飲食建議:

哺乳期膳食寶塔的每日推薦攝入量為:(1)谷類薯類及雜豆350-450g(雜糧不少于1/5)、適量飲水;(2)蔬菜類300-500g(綠葉蔬菜占2/3)、水果類200-400g;(3) 魚、禽、蛋、肉類(含動物內臟)200-300g(其中魚類、禽類、蛋類各50g);(4)奶類及奶制品300-550g、大豆類及堅果60g;(5)油25-30g、鹽6g。

建議新媽媽根據自身情況,在一段時間,比如幾天或一周內,能參照膳食寶塔,均衡攝入各大類食物的平均推薦量即可,并且同類食物間可以調配互換,以保證豐富的品種和良好的食欲,重要的是在產后逐漸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并長期堅持。

另外,新媽媽應注意在月子里,最好不要吃大蒜、辣椒、胡椒、茴香、韭菜等較為刺激性的食物。如果寶寶出現了濕疹等過敏反應,哺乳媽媽要在醫生幫助下特別細心地找出食物中可能的過敏原。

食譜舉例:

雞湯魚塊: 洗凈鮮魚肉,切成魚塊,用開水汆一下撈出,過水控干;蔥姜切絲,香菜切段。鍋中放鮮雞湯1500m l 燒開,再放魚塊、鹽、醋、蔥姜絲調味,待湯剩約2/3 時,淋香油,盛出魚塊,湯倒入碗內,放少許香菜段提味即可。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