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產前心理保健應注意事項

進入孕後期以後, 孕媽媽子宮極度膨脹, 各器官、系統的負擔也接近高峰, 因而, 孕媽媽心理上的壓力也更大。

由於體型變化和運動不便, 孕媽媽心理上產生了一些變化, 有許多孕媽媽會產生一種興奮與緊張的矛盾心理, 從而導致情緒不穩定、精神壓抑等心理問題, 甚至會因心理作用而自感全身無力, 即使一切情況正常, 也不願活動。

由於臨近預產期, 孕媽媽對分娩的恐懼、焦慮或不安全加重, 對分娩“談虎色變”。 擔心發生臨產先兆時來不及到醫院, 因而稍有“風吹草動”就趕到醫院, 甚至在尚未臨產,

Advertisiment
無任何異常的情況下, 纏住產科醫生要求提前住院。

因此, 孕後期心理保健應注意以下問題:

1、瞭解分娩原理及有關科學知識

克服分娩恐懼, 最好的辦法是讓孕媽媽自己瞭解分娩的全過程以及可能出現的情況, 對孕媽媽進行分娩前的有關訓練。 許多地方的醫院或有關機構均舉辦了“孕媽媽學校”, 在懷孕的早、中、晚期對孕媽媽及其丈夫進行教育, 專門講解有關的醫學知識, 以及孕媽媽在分娩時的配合。

2、不宜提早入院

毫無疑問, 臨產時身在醫院, 是最保險的辦法。 可是, 提早入院等待也不一定就好。

首先, 醫療設置的配備是有限的, 如果每個孕媽媽都提前入院, 醫院不可能象家中那樣舒適、安靜和方便;其次, 孕媽媽入院後較長時間不臨產,

Advertisiment
會有一種緊迫感, 尤其看到後入院的孕媽媽已經分娩, 對她也是一種刺激。

另外, 產科病房內的每一件事都可能影響住院者的情緒, 這種影響有時侯並不十分有利。 所以, 孕媽媽應穩定情緒, 保持心緒的平和, 安心等待分娩時刻的到來。 不是醫生建議提前住院的孕媽媽, 不要提前入院等待。

3、作好分娩準備

分娩的準備包括孕後期的健康檢查、心理上的準備和物質上的準備。 一切準備的目的都是希望母嬰平安, 所以, 準備的過程也是對孕媽媽的安慰。

如果孕媽媽瞭解到家人及醫生為自己做了大量的工作, 並且對意外情況也有所考慮, 那麼, 她的心中就應該有底了。 孕後期, 特別是臨近預產期時, 准爸爸也應作好準備,

Advertisiment
使妻子心中有所依託。

4、控制對分娩的恐懼

1、把對分娩的恐懼轉移到別的方面

這是“船到橋頭自然直”的想法。 不要把分娩當作一件嚴重的事情來考慮, 生活中避免和家人談論分娩這個話題, 也不要聽過來人的分娩經驗。 這樣做可以暫時轉移對恐懼的注意, 但不能從根本上消除對分娩的恐懼。

2、正視分娩的恐懼

與家人反復討論分娩的事情, 將各種可能遇到的問題事先想清楚, 同時找出每個問題的解決方法。 做好分娩前的物質準備, 這樣就不會臨時手忙腳亂, 也會幫助穩定情緒。

3、掌握與分娩有關的知識 人的恐懼大多是缺乏科學知識胡思亂想而造成的。

有的學者說:“愚笨和不安定產生恐懼, 知識和保障卻拒絕恐懼。

Advertisiment
”有的學者進一步指出“知識完全的時候, 所有恐懼, 將統統消失”。 所以, 在懷孕期間, 建議孕媽媽看一些關於分娩的書, 瞭解了整個分娩過程後, 就會以科學的頭腦去取代恐懼的心理。 這種方法不但效果好, 而且還可增長知識。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孕期頭三個月應注意事項

    你好,懷孕前期要注意減少同房,如果同房不當可能會引起子宮收縮造成流產的可能性,另外要注意孕早期容易出現陰☆禁☆道不規則出血情況,一旦發現應馬上送醫生檢查治療,平時要注意合理休息以及注意飲食習慣,多吃富含蛋... [詳細答案]

  • 1回答

    產前體操運動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對於孕婦來說,飯後散步是最好的產前運動,第一是幫助消化,第二是呼吸新鮮的空氣,跟外界進行資訊的交流,散步的環境注意不要太多人及車輛,去一些空氣比較乾淨的地方; [詳細答案]

  • 5回答

    剖宮產產前飲食有哪些注意事項?

    決定進行剖宮產的准媽媽,在將近手術日子裡需要保持飲食的清淡忌食過多高級補品,以保證你的血糖、血壓各方面都正常,從而使手術能夠順利進行也有利於傷口的癒合。特別需要注意的是手術前至少保持4小時一般情況下... [詳細答案]

  • 1回答

    如何做好准媽媽生產時的心理保健?

    產時的心理保健在孕期就要開始,首先要做好關於懷孕分娩的知識全方位瞭解(通過孕產婦學校或與主診醫生進行溝通、流覽書籍等),不至於對整個過程陌生而產生恐懼;二是家屬要從旁支持和鼓勵孕婦,使其增強信心,淡... [詳細答案]

  • 2回答

    產前心理緊張怎麼辦

    孕婦的感情很複雜多變,得意洋洋、自豪、激情高昂,到嫉妒、氣憤、內疚、沮喪。這種似倒了五味瓶的情緒並不意味著你是位不稱職的母親,恰恰相反,它意味著孕媽咪非常在乎這段經歷,正更深層次地去探究著自己的職責... [詳細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