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應該如何正確處理嬰兒腸痙攣?

所有的嬰兒都有哭鬧和焦躁的時候, 而且往往比較容易找出原因。 哭鬧的問題在寶寶6~8周大之前會越來越嚴重;但是, 以後就會逐漸減少。 到三四個月的時候, 大多數寶寶每天總共要哭鬧一個小時左右。

但是, 對有的寶寶來說, 無論慈愛而又慌亂的父母怎麼做, 他們都會哭個不停, 一小時又一小時, 一星期又一星期地持續下去。 腸痙攣的判定標準是:連續3個星期以上, 每星期超過3天, 每天3小時以上的無法安慰的哭鬧。 現實生活中, 如果一個健康的孩子無緣無故地哭鬧、尖叫或者激動, 而且比正常情況下持續的時間長得多,

Advertisiment
那就可以認定是嬰兒腸痙攣。 腸痙攣就是指來自腸子的疼痛, 但是我們還不清楚這是不是引起這些嬰兒哭鬧的根本原因。

腸痙攣的寶寶似乎會出現兩種不同的哭鬧。 有的嬰兒基本上都是在晚上一段特定的時間裡哭鬧——一般是5點~8點。 這些孩子白天大部分時間都心滿意足的, 也很容易安慰;然後, 隨著夜晚的來臨, 麻煩就開始了。 他們會大哭不止, 有的時候還很難安慰, 而且一哭就是好幾個小時。 這就提出了一個問題:到底是傍晚的什麼事情讓他們如此焦躁?舉例來說, 如果是消化不良, 他們就會在一天當中的任何時候都可能哭鬧, 而不僅僅在晚上。 另一些嬰兒不論白天晚上都會不停地哭鬧。

Advertisiment
他們當中有的孩子看上去還很緊張, 顯得戰戰兢兢的。 他們的身體無法很好地放鬆。 他們很容易因為一點聲響, 或者任何快速的位置變化而受到驚嚇或者開始哭鬧。 舉例來說, 如果新媽媽把小寶寶放在一個硬實的平面上, 給他翻一個身, 或者他的胳膊沒包緊, 又或者抱著他的時候新媽媽突然動了一下, 這些都會讓他大吃一驚。 由於同樣的原因, 寶寶在頭幾個月裡還可能不願意在浴盆裡洗澡。

應對嬰兒腸痙攣

面對一個焦躁、亢奮、腸痙攣或者易怒的寶寶, 父母經常會感到非常頭疼。 如果新媽媽的孩子患有腸痙攣, 或者容易激動, 那麼新媽媽一開始抱起他的時候他可能不哭了, 但是幾分鐘過後, 他會比之前喊叫得還厲害。

Advertisiment
他的胳膊會胡亂揮舞, 一雙小腿也會又蹬又踹。 他不僅拒絕安慰, 而且反而好像因為新媽媽努力地安慰他而感到生氣。 這些反應對新媽媽來說是很痛苦的。 新媽媽會覺得對不起他, 至少開始的時候新媽媽會有這樣的感覺。 然後, 新媽媽可能會越來越覺得自己不稱職, 因為新媽媽無法緩解他的痛苦。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 他表現得越來越生氣, 新媽媽就會覺得他在輕蔑地排斥新媽媽這個家長, 然後禁不住心裡惱火起來。 但是跟一個小不點生氣會讓新媽媽覺得慚愧, 於是新媽媽就會竭力地壓制這種情緒。 這會讓新媽媽比任何時候都覺得神經緊張。

新媽媽可以試著做一些事情來改善這種局面, 首先應該向自己的情緒妥協。

Advertisiment
其實, 在無法讓寶寶安靜的時候, 所有的父母都會感到擔心、沮喪、畏懼和自責。 大多數人還會感到內疚。 如果面對的是第一胎的寶寶, 就更會有這樣的感覺, 就好像孩子的哭鬧是他們的錯(其實並不是這樣)。 另外, 大多數父母還會生寶寶的氣。 這很正常。 毫無疑問, 這個大哭大鬧的小人兒會把新媽媽的生活搞得天翻地覆。 雖然新媽媽知道這並不是孩子的錯, 也知道他不是故意地哭鬧, 新媽媽還知道他並不是對新媽媽發脾氣, 但新媽媽還是會感到有點怨恨, 有點生氣。 這是很自然的。 於是, 有的父母就會為自己的憤怒而感到自責, 好像他們因為有了這種負面情緒就更不是好父母了。 所以, 要想和一個腸痙攣的寶寶打交道,
Advertisiment
新媽媽首先要做的就是向自己的情緒妥協。 新媽媽可能仍然會有同樣的情緒, 但至少新媽媽可以清醒地意識到自己正在面對這種情緒。 同時, 新媽媽也會明白, 其實所有的父母都要經歷相同的事情。

決不要搖晃嬰兒

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 絕望和氣憤會使一些父母用力地搖晃孩子, 想讓他們停止哭鬧。 但是結果常常會造成嚴重的永久性大腦損傷, 甚至會導致死亡。 這真是一種悲劇。 所以, 在新媽媽的忍耐力到達極限之前, 在新媽媽還沒想通過搖晃孩子來解決問題的時候, 就要尋求幫助。 新媽媽可以先諮詢一下寶寶的醫生。 另一個重要的問題是, 一定要叮囑照顧寶寶的其他成年人, 讓他們都知道搖晃寶寶是絕對不安全的。

醫學診斷

如果寶寶患有腸痙攣,首先要做的就是讓醫生給他做檢查,看看他的哭鬧是否有什麼明顯的病理原因。如果寶寶的身體發育基本正常,各方面的發展也基本正常,而且做過仔細的身體檢查,那就更讓人放心了;有時候找醫生複診也很必要。(發育不正常的腸痙攣嬰兒很有必要進行全面徹底的醫學診斷。)

如果得知寶寶的問題就是腸痙攣,新媽媽就可以松一口氣了,因為得過腸痙攣的孩子長大以後會和其他孩子一樣快樂、聰明,也一樣會擁有健康的情感。對新媽媽來說,關鍵就是要以充分的信心和良好精神狀態去面對接下來的幾個月。

幫助孩子

諮詢了醫生以後,就可以給腸痙攣的嬰兒嘗試下面一些方法。所有這些辦法都是對一部分情況管用;沒有什麼方法是百試不爽的。新媽媽可以在兩次餵奶之間給孩子用安撫奶嘴;可以用一條浴巾把寶寶暖暖和和、舒舒服服地裹起來;可以把他放在搖籃裡或者嬰兒車裡搖一搖;可以用前背式嬰兒背兜帶著寶寶做長距離的散步;可以開車帶他出去兜風;可以蕩秋千(但是大多數嬰兒幾分鐘後就會厭煩,還會繼續哭鬧);可以給他做做腹部按摩(塗上按摩霜);可以在他的肚子上放一個盛著溫水的瓶子;可以喝點草藥茶,換一種配方奶,或者在母乳餵養的情況下改變一下母親的食譜(例如,不喝牛奶和咖啡);還可以放點音樂,等等。新媽媽也可以試著把寶寶橫放在自己的膝蓋上,或者放在一個裝著溫水的瓶子上,給他按摩後背。溫水瓶不能太燙,把新媽媽的手腕內側貼在上面,不覺得太燙就可以了。然後,為了保險起見,用一塊尿布或者毛巾把瓶子包起來,再放在寶寶的身上或者把寶寶放在上面。

亢奮的寶寶在安靜的環境下會平靜一些,因此要保持房間安靜,儘量避免客人的打擾,說話要輕一點,照顧寶寶的時候動作要慢一點,抱著他們的時候要摟緊,換衣服或者洗海綿浴的時候要給他墊一個大枕頭(帶防水罩的),防止他們滾來滾去,也可以大多數時間都用浴巾把他們包緊。

如果所有這些方法都不管用,孩子既不餓也不濕,也沒有什麼病,那接下來又該怎麼做呢?新媽媽完全可以把寶寶放到他的小床裡,讓他哭一會兒,看看他會不會自己平靜下來。聽著孩子哭鬧卻什麼也不做是非常難受的,但是,實事求是地講,除了對他的哭鬧視而不見以外,新媽媽還能做什麼呢?有的父母會出去散散步,任由孩子哭鬧;有的父母則捨不得離開房間。處理這種情況沒有正確或錯誤的方法,新媽媽認為合適就可以了。過一會兒,如果新媽媽的寶寶還是在哭,那就再把他抱起來,把每一種方法從頭再試一遍。

幫助新媽媽自己

新媽媽也應該想一想能為自己做點什麼。新媽媽可能是那種比較看得開的父母,只要發現孩子沒有什麼嚴重的問題,而且,新媽媽為了讓他高興,也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情,新媽媽就不會過分著急了。如果新媽媽天生就是這樣的話,那就很好。但是聽著小寶寶哭鬧會讓許多父母覺得筋疲力盡而又心煩意亂,對第一胎的孩子更是如此。如果新媽媽一直都和寶寶在一起,那就更會難上加難。要是能從家裡出來,和孩子分開幾個小時,至少一周兩次,那會對新媽媽很有好處。如果可能的話,多出來幾次就更好了。要是父母雙方能夠一起出來,那就是最好的。新媽媽可以請一個保姆,或者找個朋友或鄰居來替新媽媽照顧一下寶寶。

新媽媽可能跟許多父母一樣,對此猶豫不決。新媽媽會想:“為什麼我們要麻煩別人照顧寶寶呢?另外,離開這麼長時間我們會擔心的。”但是新媽媽不該把這樣的休息看成是對自己的款待。因為充沛的精力和愉快的心情對新媽媽、對寶寶、對伴侶來說都很重要。如果新媽媽們找不到任何人來幫忙,就可以每星期找一兩個晚上輪流出去走走,見見朋友或者看一場電影。寶寶不需要兩個憂心忡忡的父母同時聽著他哭。另外,也可以試著讓朋友們來看新媽媽們。要記住,任何能夠幫助新媽媽保持心態平衡的事情,以及任何能夠避免新媽媽對寶寶過分專注的事情,最後也會使寶寶和其他的家庭成員受益。還有,儘管似乎有點難以開口,但是一定要叮囑所有照顧孩子的人,絕對不能搖晃寶寶。

醫學診斷

如果寶寶患有腸痙攣,首先要做的就是讓醫生給他做檢查,看看他的哭鬧是否有什麼明顯的病理原因。如果寶寶的身體發育基本正常,各方面的發展也基本正常,而且做過仔細的身體檢查,那就更讓人放心了;有時候找醫生複診也很必要。(發育不正常的腸痙攣嬰兒很有必要進行全面徹底的醫學診斷。)

如果得知寶寶的問題就是腸痙攣,新媽媽就可以松一口氣了,因為得過腸痙攣的孩子長大以後會和其他孩子一樣快樂、聰明,也一樣會擁有健康的情感。對新媽媽來說,關鍵就是要以充分的信心和良好精神狀態去面對接下來的幾個月。

幫助孩子

諮詢了醫生以後,就可以給腸痙攣的嬰兒嘗試下面一些方法。所有這些辦法都是對一部分情況管用;沒有什麼方法是百試不爽的。新媽媽可以在兩次餵奶之間給孩子用安撫奶嘴;可以用一條浴巾把寶寶暖暖和和、舒舒服服地裹起來;可以把他放在搖籃裡或者嬰兒車裡搖一搖;可以用前背式嬰兒背兜帶著寶寶做長距離的散步;可以開車帶他出去兜風;可以蕩秋千(但是大多數嬰兒幾分鐘後就會厭煩,還會繼續哭鬧);可以給他做做腹部按摩(塗上按摩霜);可以在他的肚子上放一個盛著溫水的瓶子;可以喝點草藥茶,換一種配方奶,或者在母乳餵養的情況下改變一下母親的食譜(例如,不喝牛奶和咖啡);還可以放點音樂,等等。新媽媽也可以試著把寶寶橫放在自己的膝蓋上,或者放在一個裝著溫水的瓶子上,給他按摩後背。溫水瓶不能太燙,把新媽媽的手腕內側貼在上面,不覺得太燙就可以了。然後,為了保險起見,用一塊尿布或者毛巾把瓶子包起來,再放在寶寶的身上或者把寶寶放在上面。

亢奮的寶寶在安靜的環境下會平靜一些,因此要保持房間安靜,儘量避免客人的打擾,說話要輕一點,照顧寶寶的時候動作要慢一點,抱著他們的時候要摟緊,換衣服或者洗海綿浴的時候要給他墊一個大枕頭(帶防水罩的),防止他們滾來滾去,也可以大多數時間都用浴巾把他們包緊。

如果所有這些方法都不管用,孩子既不餓也不濕,也沒有什麼病,那接下來又該怎麼做呢?新媽媽完全可以把寶寶放到他的小床裡,讓他哭一會兒,看看他會不會自己平靜下來。聽著孩子哭鬧卻什麼也不做是非常難受的,但是,實事求是地講,除了對他的哭鬧視而不見以外,新媽媽還能做什麼呢?有的父母會出去散散步,任由孩子哭鬧;有的父母則捨不得離開房間。處理這種情況沒有正確或錯誤的方法,新媽媽認為合適就可以了。過一會兒,如果新媽媽的寶寶還是在哭,那就再把他抱起來,把每一種方法從頭再試一遍。

幫助新媽媽自己

新媽媽也應該想一想能為自己做點什麼。新媽媽可能是那種比較看得開的父母,只要發現孩子沒有什麼嚴重的問題,而且,新媽媽為了讓他高興,也做了所有能做的事情,新媽媽就不會過分著急了。如果新媽媽天生就是這樣的話,那就很好。但是聽著小寶寶哭鬧會讓許多父母覺得筋疲力盡而又心煩意亂,對第一胎的孩子更是如此。如果新媽媽一直都和寶寶在一起,那就更會難上加難。要是能從家裡出來,和孩子分開幾個小時,至少一周兩次,那會對新媽媽很有好處。如果可能的話,多出來幾次就更好了。要是父母雙方能夠一起出來,那就是最好的。新媽媽可以請一個保姆,或者找個朋友或鄰居來替新媽媽照顧一下寶寶。

新媽媽可能跟許多父母一樣,對此猶豫不決。新媽媽會想:“為什麼我們要麻煩別人照顧寶寶呢?另外,離開這麼長時間我們會擔心的。”但是新媽媽不該把這樣的休息看成是對自己的款待。因為充沛的精力和愉快的心情對新媽媽、對寶寶、對伴侶來說都很重要。如果新媽媽們找不到任何人來幫忙,就可以每星期找一兩個晚上輪流出去走走,見見朋友或者看一場電影。寶寶不需要兩個憂心忡忡的父母同時聽著他哭。另外,也可以試著讓朋友們來看新媽媽們。要記住,任何能夠幫助新媽媽保持心態平衡的事情,以及任何能夠避免新媽媽對寶寶過分專注的事情,最後也會使寶寶和其他的家庭成員受益。還有,儘管似乎有點難以開口,但是一定要叮囑所有照顧孩子的人,絕對不能搖晃寶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