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父母怎麼陪孩子玩_父母陪孩子玩的方法

養生之道網導讀:

陪孩子玩的時候, 你在做什麼?是拿著手機在邊上刷微博, 還是看著孩子自己玩, 還是告訴孩子該怎麼玩?那麼作為父母怎麼陪孩子玩呢? 下面養生之道網為您介紹父母怎麼陪孩子玩?

Advertisiment

一、父母怎麼陪孩子玩

玩就是學, 學就是玩。 之所以把學習可以稱作是玩, 是因為學出了樂趣。 同樣也可以應用在家長身上。 心理學有一種觀點“不會玩的人, 是不懂得享受生活, 享受自由的人”當然不是什麼事情都能盡如人意的。 所以我們要通過改變心態。 來讓孩子喜歡學習。

1、有心

父母有心的話, 會懂這個道理, 為了讓孩子玩得更好, 可能會付出更多的辛苦和關注。 有心的父母還知道, 玩就像個萬花筒, 隨時都可以變化, 所以具有變通性和靈活性, 在孩子興趣轉移時, 不會強行讓他接著玩, 而是善於用各種新鮮的招數來吸引寶寶, 比如用廢包裝箱,

Advertisiment
幾塊地墊拼搭起來, 把棉被卷成筒, 完成“尋寶”任務等花樣使孩子爬著玩的樂趣大增。

2、用心

我們要用心陪伴孩子玩, 用心給孩子營造一個能玩得盡興的環境。 用心的父母, 一定會適時地幫助孩子玩得更好, 而不是做旁觀者或指導者, 而應該是自由玩耍舞臺的搭建者、孩子興趣的調動者和即時調試者。 但是, 也千萬別把“用心”變成“別有用心”。 因為, 一旦玩有了功利性, 孩子可能就不會再玩得那麼痛快了。 我們可以瞭解某些玩法背後的意義, 但是不必照搬和強行讓孩子玩。 讓孩子隨著自己的興趣玩、自由地玩, 其實對他的幫助會更大。

3、童心

回想我們自己的童年, 沒有那麼多的玩具, 沒有那麼好的物質條件, 幾片樹葉, 一根鐵絲,

Advertisiment
一打煙盒, 幾個玻璃球……都能讓我們玩出那麼多的花樣。 為什麼現在好像不帶玩具出門寶寶就沒得玩呢?!尋找一下自己的童心吧!有了童心, 我們就能知道孩子喜歡玩什麼, 孩子喜歡怎麼玩。 有了童心, 我們也會跟他玩得更投入。 有了童心, 我們就不會再只關注有沒有給他買新玩具, 而是能把生活中的任何物品變成玩具有創意地玩。 雖然我們不能再回到自己小時候那種充滿野趣的童年, 但是相信, 只要童心在, 依然可以讓孩子玩得夠盡興。

4、耐心

有時候我們可能會覺得跟孩子玩很幼稚, 跟孩子混在一起沒有個大人樣, 這種時候誰都會有, 重在堅持。 我們不僅要耐心的教孩子玩, 還要耐心的陪著孩子玩。 或者默默地看著。

Advertisiment
當然耐心還包括我們對小不點的包容, 孩子淘氣正是活力的表現。 不要一味的吼叫。 讓孩子對玩耍更有興趣, 進而對生活更有體會。 這也是一種寶貴的經驗啊。 當我們說起我們的小時候都會說些囧事, 一場美好。 反倒是從小很乖的寶寶。 回憶不到什麼。 沒幹過什麼壞事哪還叫童年呢。

二、適合孩子玩的遊戲

1、彈圍棋子遊戲

第一, 用圍棋子的數目來劃分, 爸爸5個, 孩子15個或20個。 第二, 如果把對方的棋子打掉的話, 就可以接著彈。 第三, 像圍棋一樣, 一局一換。 當孩子贏的時候, 爸爸的棋子就被吃掉一個, 而當孩子輸的時候, 爸爸的棋子就會多一個。 要想把彈棋子的遊戲玩好, 關鍵在於選好要吃的棋子和正確的姿勢。

2、和尚挑水過河——襪子橋遊戲

Advertisiment

找出全家人的襪子, 有距離地在地上一字排開, 排成總距離相同的兩行。 這就是兩座橋啦, 而地面就是河, 過橋時腳不能落到“水裡”。 父子倆比賽過橋, 看誰先走完。 為提高難度, 可以學青蛙, 一邊念兒歌一邊蹲著跳, 也可以單腳跳著走。 還可以把襪子擺成圓形, 不斷繞圈走。

3、就不讓你下來——頂氣球遊戲

父子倆可用手頂氣球, 即你向上拍一下我向上拍一下, 輪流拍就頂起來了, 不能讓氣球掉到地上, 否則就輸了!為了增加花樣, 可換成用手背頂, 用拳頭頂, 最後換成用腦袋頂氣球, 這時可不能用手幫忙哦!誰沒頂起來, 使它落地就輸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