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學會寶寶夏季養生之道

氣候炎熱, 寶寶易感到心煩不安, 於是常有夜啼或多動等症狀。 現在的孩子多在空調房裡養大, 皮膚和身體根本無法適應外界氣溫的驟然變化。

父母為了讓寶寶逃避高溫, 早早就開起了空調, 把寶寶養在恒溫“溫室”裡, 一旦遇到太陽, 不僅會曬傷, 還容易因為曝曬而引起各種皮膚炎症。 同時因為孩子不適應炎熱的氣候, 所以會加重因熱而厥心的症狀。 比如中暑、心神昏蒙等, 就是夏天寶寶常見的兩種心病的症狀。

寶寶夏季宜養陽當清心

大小暑階段, 是夏季氣候最炎熱的時候。 同時這兩個節氣也是全年雷陣雨最多的兩個節氣。

Advertisiment
酷暑與多雨交織, 則很容易讓暑濕之氣乘虛而入。 同時暑氣逼人, 則心氣易於虧耗, 尤其對於寶寶, 特別是體虛氣弱的寶寶往往難以將養, 而導致疰夏、中暑等病。 當寶寶有明顯乏力、頭昏、心悸、胸悶、注意力不集中、大量出汗、四肢麻木、口渴、噁心等症狀時, 一般都是中暑的表現。 所以當寶寶一旦出現上述症狀, 應立即在通風處休息, 並給寶寶喝些清涼解暑的飲品, 如綠豆湯、西瓜汁、酸梅湯等。

寶寶的夏季養生的四個細節:

養生細節一:身體養護

大小暑期間, 除了不要讓孩子呆在空調間裡, 要逐漸習慣並適應外界的溫度變化以外, 還應該注意些什麼呢?答案其實很簡單, 即分季養髒。 在加強寶寶的養護和鍛煉時,

Advertisiment
各位爸爸媽媽們都應當按照五臟分時所主來養。 如夏季所主為心, 所以顧護心陽, 平心靜氣, 確保心臟機能的旺盛才是符合“春夏養陽”之原則的養護方法。 特別是在小暑和大暑的天氣裡, 酷暑逼人, 腠理常開, 汗液外泄。 汗為心之液, 所以中醫有“暑必傷心”之說。 俗話說“心定自然涼”, 善於養生的父母則會讓寶寶儘量避免外勞其形和內憂其神。 讓寶寶神形既安, 則身心自會得到平和有效的養護。

養生細節二:情志養護

夏天最熱的永遠在三伏天。 所謂三伏, 便是指伏藏之意。 不僅是象徵意義上的蟄伏, 在身心上也要平靜下來, 因此夏天的養生中, 情志養護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方面。 中醫裡有“喜怒不節則傷髒”的說法,

Advertisiment
不節制自己的情緒, 則容易傷及臟腑。 因為人體的情志活動與各臟腑關係密切, 不同的情志刺激過度, 會傷及不同的臟腑, 產生不同的病理變化。 如大家耳熟能詳的“範進中舉”的例子, 就是過喜導致心智昏迷的典型例子。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