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父母在這個環節越懶,孩子的學習成績就會越好!

自從兒子聰聰上學後, 家長就更忙碌了。 早上喊他起床, 晚上催促他做功課, 還要在一旁給他檢查和輔導。 但不論家長怎麼努力, 聰聰的成績一直處於中下游, 很難提上去。

晨晨家則相反, 媽媽給晨晨買了一個鬧鐘, 讓他自己起床, 遲到了也是他自己的責任;在功課上, 爸媽也不會陪同和檢查, 只是會提醒何時該做作業了, 完成後要告訴大人一聲。

遇到老師要求家長檢查的作業, 媽媽也不會檢查, 直接簽名。 晨晨嘟著嘴抱怨“班裡同學的爸媽都給他們認真檢查和改正, 你怎麼這麼不負責?”

媽媽和聲細語的告訴晨晨,

Advertisiment
“媽媽幫你檢查了, 你還會知道自己檢查, 發現錯誤麼?學習不是給爸媽學的, 需要買資料媽媽可以給你買, 但遇到不認識的字要自己查字典, 遇到不會做的難題也要自己解決。 ”

對比起來, 雖然晨晨家長要比聰聰家長“懶”多了, 但晨晨的成績卻能一直名列前茅, 也很少出現遲到的情況。

不少老師也都鼓勵家長陪同孩子做作業, 甚至給家長“佈置”作業。 這些做法雖然看似在敦促孩子學習, 實際上卻會使孩子產生惰性和依賴性, 遇到難題不會自己思考, 首先想到的是“問爸媽”。

勤勞和收穫不一定成正比, 家長的過於勤勞反而不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和責任心。 連寫作業都要靠大人的監管, 缺乏自身的主動性和對學習的興趣,

Advertisiment
成績能提上去才怪呢。

父母對孩子的愛中, 最難做到是“放手”。 孩子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離不開家長引導, 但若事無巨細的包辦和督促, 只會害了孩子。 你說是麼?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