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營養補充過剩竟會導致流產?各位孕媽要小心

現在的家庭只生一個孩子, 所以女性懷孕對一個家庭來說如獲珠寶。 為了讓胎兒獲得足夠的營養, 許多孕婦片面地認為吃得越好, 營養越豐富, 對胎寶寶越有利。 其實孕期採取“多多益善”和“見好就吃”的態度是錯誤的, 結果會造成營養過剩, 對於孕婦和胎兒都是極為不利的, 帶來的危害甚至可以影響孕婦和孩子的一生。

危害一 妊娠期糖尿病或致流產

越來越多的孕媽媽在定期進行的體檢中發現, 平時正常的血糖值會突然變高, 但自己卻沒有任何不適感覺, 這就是妊娠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主要是因為隨著胎兒的生長發育,

Advertisiment
對母體的物質需求日漸增多, 母體發生一系列生理變化, 其中糖代謝的變化較為突出。 另外, 胎盤分泌的多種激素對胰島素產生抵抗作用, 使糖代謝發生紊亂, 體內葡萄糖不能很好地利用, 出現血糖升高和尿糖。 可見, 妊娠期糖尿病的發生和孕期物質代謝有很大的關係。 而由於孕期飲食結構發生變化, 導致血糖和消化系統相應變化。 若孕期營養過剩, 高糖、高脂肪、高蛋白質的食物攝取相對過多, 容易導致糖代量受損。 因此, 營養過剩的孕婦是很容易導致孕期血糖異常, 甚至妊娠期糖尿病。 妊娠期糖尿病除易引發孕婦感染、流產、早產、死產、羊水過多外, 還會因母體血糖水準過高、體重過多增加而造成胎兒巨大,
Advertisiment
從而導致分娩困難, 增加難產、手術產、新生兒產傷、產後出血發生的幾率。 大約有30%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在5年至10年後轉變為慢性的Ⅱ型糖尿病, 發病率達到60%。

提醒:孕媽媽最好在懷孕24周左右到醫院進行血糖測定, 並及時到產科營養門診進行營養諮詢。 一旦被查出妊娠期糖尿病, 要聽從醫生指導和治療。

危害二 產生“巨大兒”

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 胎兒的出生品質也越來越好, 但讓人擔憂的是, 孕婦產下的“巨大兒”的數量也日漸提高。 一般來說, 孕婦在臨盆前正常的體重增加應該在12.5-15公斤之間, 但現在很多孕婦剛懷孕體重就增加了5公斤, 妊娠期未過半, 體重增加卻已遠遠超過正常標準。

Advertisiment
她們大多在懷孕以後, 就過於補充營養, 每天吃好幾頓, 每頓又比原來多吃好多, 各種甜的、高脂肪的、高澱粉類的食物也吃得不少, 導致巨大兒不斷增多。

巨大兒存在著巨大的潛在危險, 一方面給孕婦分娩造成困難, 增加孕婦難產的幾率, 另一方面也會影響嬰兒的生長發育。 巨大兒本身是一種病態患兒。 這類新生兒發生心臟畸形、新生兒黃疸、新生兒低血糖等疾病的可能性都較大。 長大後罹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壓、高脂血症、冠心病的發病率也遠高於正常體重的新生兒。 此外, 營養過度也會造成孕媽媽體重增加過客, 是孕媽媽產後發胖的原因之一。

提醒:孕婦應少食多餐, 吃一些清淡和富有營養的食品, 每週定時稱體重,

Advertisiment
每週體重增長不應超過500克。 若超過500克, 應該適當調整飲食結構。

孕期如何補充營養才不過剩?

1、膳食品種要多樣化, 盡可能食用天然的食品, 少食高鹽、高糖及刺激性食物, 特別是一些高糖的水果也不要多吃, 飯量最好不要增加, 可以多吃些輔食。

2、每週最好加食1-2次豬肝、海帶、紫菜、蝦米、骨頭湯等, 補充鐵和鈣

3、每天最好喝600毫升的牛奶, 補充優質蛋白質和鈣, 雞蛋對孩子的腦部發育有好處, 但一天不能超過2個, 否則會造成肝腎的負擔。

4、每天保證一定量的新鮮蔬菜、水果, 但要注意水果因為含糖較高, 且糖結構簡單, 容易吸收, 因此水果不能過量食用, 否則將增加血糖升高風險。

編輯總結:懷孕是一件很重要的事, 孕媽媽都希望生一個優質寶寶,

Advertisiment
但補充營養要適度, 謹防過猶不及。 孕媽媽要樹立正確的觀念, 適當飲食, 適當運動, 多留意體重變化, 注意飲食結構的多樣化, 這樣才能生出一個健康強壯的寶寶。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