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照顧孩子前 請先瞭解他的需求

孩子處於大腦情緒發育的關鍵時期, 他們大多還不善於表達自己的情緒以及需要。 因此家長需要通過觀察孩子的日常行為, 發現孩子的需要, 並及時給予他的正確的引導。 這對孩子的人格發展十分重要, 家長可不能疏忽哦。

1.安撫孩子的恐懼

家長要善於觀察孩子, 給予孩子真正的需要。 很多家長以為孩子張大嘴巴大哭是因為孩子餓了, 於是就用牛奶堵住孩子的嘴巴。 其實不然, 孩子比較小語言不清, 常常在受到驚嚇之後會表現為突然張大嘴巴大哭起來。 這是孩子突然受到刺激心理失去平衡所發生的情緒反應。

Advertisiment
孩子的懼怕是常常有的, 如突然有人大聲說話或者遇到鞭炮聲, 這時候家長應當輕輕的抱住孩子, 溫柔的拍這孩子的背, 讓孩子得到足夠的 安全感。

2.肯定孩子的想法

很多家長認為孩子還小, 沒有什麼想法。 其實大多數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有了自己的想法。 日常生活中, 我們常常會看到孩子在買衣服或學校用品的時候會吵著要家長買帶卡通圖案的東西。 其實家長應該給予適當的肯定, 引導孩子獨立選購, 孩子得到肯定其自信會提高。

3.瞭解孩子的作息需要

作為家長, 對孩子日常的作息瞭解應該更加的透徹。 比如很多孩子常常感到困了, 他們會一個勁的哭鬧。 這時候家長切勿一味地怪孩子不懂事。

Advertisiment
首先家長應該看下是不是孩子的睡覺時間到了, 然後給予孩子 一個溫暖的懷抱或者把孩子帶到床上, 孩子感受到溫暖就會逐漸的睡下。

4.感受寶寶的喜悅

孩子在很小的時候就會笑, 家長看到孩子笑了心裡肯定非常的開心, 甚至會更加賣力地逗孩子樂。 其實笑容是孩子的生理性反應, 這種反應不是家長所認為的開心。 它是腦電波活動的信號, 是孩子感到舒服的表現。 這時候家長可以放任孩子躺下或跟孩子說說話感受著孩子的舒服。 不要再去哄逗孩子, 破壞孩子此刻的情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