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無論是在備孕途中還是孕初期的准媽媽都要知道的那些事兒

1、有關孕早期指標、各種檢查

雖然孕早期沒有必要頻繁抽血檢查, 但是關注2-3次重要指標的增長情況是非常必要的。 因為大多數胚胎發育不理想的情況都伴隨早期指標的增長不理想。

建議第一次去醫院驗血確定懷孕的時候, 可以檢查孕酮、HCG、雌二醇、促甲狀腺激素四個指標, 大多數醫院只要一管血就能化驗這幾個指標, 最多也就是兩管。 但這些指標對你判斷胚胎發育情況是非常有説明的。 首先說孕酮, 這個是初期保持子宮環境穩定的最重要激素, 和寶媽們自身體質有關。 如果這個指標夠高,

Advertisiment
流產的概率就小很多, 因為這表示你的寶寶有個安定的成長環境。

一般來說, 計畫懷孕的寶媽們在備孕時候可以關注下自己的基礎體溫, 有條件可以做一下性激素六項的化驗。 大多數月經週期正常、基礎體溫明顯呈現雙向、激素六項水準正常的寶媽, 你本身黃體功能良好, 如果在胚胎品質良好的情況下, 可以說是想流產都難~那麼反過來看, 如果本身不存在黃體功能不足的情況, 卻發現有孕酮不足的情況, 並伴隨hcg翻倍不理想, 那麼請注意, 這往往是胚胎本身的問題;再說hcg, 我覺得關注hcg翻倍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這反應了胚胎本身的活力, 雖然翻倍不理想不一定都會流產或者停育, 但是流產和停育一定有hcg增長緩慢、下降的情況。

Advertisiment
一般來說, 一萬以下隔天翻倍, 一萬以上平均每天增長5000, 就提示胚胎的活力較好, 能繼續成活的可能性非常大。

所以提醒下各位寶媽, 孕早期孕酮在25ng/ml(或80nmol/L)以上, 且hcg正常翻倍的, 基本上可以排除宮外孕可能, 因此也就沒有必要早早去做b超。

然後是雌二醇(E2), 我覺得這個指標非常重要, 因為也有極少數的停育孕酮和hcg都還好, 但是胎心遲遲不出來, 這大多數是因為E2低所致, 所以寶媽驗血時候再加個E2指標是很重要的, E2也是必須增長的, 如果不漲或者降低都不好, 一般E2在大單位1000以上, 就提示有胎心了, 如果E2低, 可以吃補佳樂、紫河車等, 食補如雪蛤、豆漿也有一定作用, 確實也有很多寶媽E2低但是補過來的。

最後建議寶媽第一次驗血就加個促甲狀腺激素(tsh),

Advertisiment
因為甲狀腺功能與是否能夠成功妊娠關係極大, 甲亢容易引起流產, 甲減則容易造成胎兒發育遲緩和神經系統問題。 Tsh高於2.5的寶媽最好諮詢內分泌科醫生是否需要服用優甲樂。

那麼這幾個指標隔多久化驗呢?一般來說, 我們看hcg雖然是看翻倍的, 但是個人覺得也沒有必要真的取隔天抽血, 孕早期媽媽的氣血對寶寶是很重要的, 不如多留點血液給寶寶。 沒有異常情況如腹痛、出血等, 建議在第一次發現懷孕(30天左右)和理論上胎心可以出現的時間(45-50天左右, tsh第一次檢查正常就不需要再查)各檢查一次血值。 根據間隔判斷hcg的翻倍和雌二醇的增長情況, 如果好的話, 等11-13周直接做NT、建卡就行, 基本上不會出太大問題,

Advertisiment
如果血值不是很理想, 則可以早點做個b超以求安心, 只要有胎心胚芽, 則以後以b超結果為准。

2、沒有無緣無故的流產和胎停

這點是真心要提醒各位寶媽注意的, 千萬別被各種負能量帖子蒙蔽了, 說什麼無緣無故寶寶木有了, 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作為一個有過不良孕史的寶媽, 我自己非常能夠理解每位失去寶寶的寶媽的心情。 但是其實很多寶媽第一次懷孕, 自己很多是不懂的, 而且一開始就算有問題也會從心理上去抗拒, 覺得自己是沒有問題。

但其實, 你們要是仔細去諮詢她的整個孕史, 發現至少有以下情況的至少一種:不明情況的見紅、腹痛, 早期hcg翻倍不好, 峰值低, 孕酮過低(一般低於11ng/mL), 雌二醇不增長或降低。

Advertisiment
我不說孕反應停止也是一種症狀, 因為我認為, 孕反應因人因時而異, 如果是真正因為寶寶不在而停止反應了, 這往往說明已經是一個結果, 已經沒有挽回餘地了。

其他那些什麼拉個屎放個屁打個噴嚏娃沒了, 這些就太可笑了。 特別是好多人還相信, 比如我老公看我馬桶上蹲久一點就怕我把寶寶拉出來我覺得簡直太可笑了。 品質好的胚胎, 生命力是你無法想像的, 它會促發母體產生足夠的激素給他安全的生存環境, 它自己更是會牢牢吸附於母體, 你咋蹦堊都沒事, 當然沒事可別亂蹦堊。 所以再次和各位寶媽們說哦~你們沒事別瞎操心了, 你身體好的, 寶寶健康的就無需擔心, 否則, 本來也就是個優勝劣汰的機會, 失去的,老天爺遲早會給你補回來。

3、不要再因為有沒有孕反應,或者忽然孕反改變而擔心

《子宮好,女人才好》一書中,提到一個比較極端的觀點,就是一定要有孕吐才好,沒有孕吐就是寶寶不夠健康,等等等等,然後很多寶媽受到這種觀點影響,一天到晚擔心自己沒有孕吐會不會有問題呀,或者沒有孕吐天天求著有孕吐。其實個人覺得大可不必。

身邊順利生產的朋友中,算下來有孕吐和沒孕吐的,差不多各半吧,最厲害的是吐進醫院打針的,也有一點感覺都沒胃口大好的,但更多的是表示幹嘔,沒有食欲,或者飲食習慣大變。

說說為什麼孕吐讓人覺得安心,可能是因為現在胎停的事情太普遍,很多孕媽因為一開始一點感覺也沒有幾個月檢查時候發現不好了,就怪罪是因為沒有孕吐。其實我自己也有一次胎停的經歷,其實我發現hcg不翻,孕囊萎縮非常及時,以至於那個時候孕酮和hcg指標還在很高的一個水準,所以確診過後很長一段時間早孕反應都還持續。也就是說,如果真的發現早孕反應不見了,再去醫院檢查發現有問題的時候,往往是已經很久了,也沒有挽回餘地了。

孕期反應其實應人而異,大體上有個觀點,就是和hcg水準有關。但其實不完全,因為有些人體質敏感的,hcg沒多高就開始吐,有些人再高也沒反應,而且這方面受遺傳影響很大,老媽孕期不吐的,女兒常常也不容易吐,反之如果你老媽懷你的時候就吐得厲害,那你自個孕期就得當心啦!按照中醫的觀點來看呢,就是活力強的胎兒更能迅速從母體吸收生長所需的陽氣,於是更容易導致母體用更多的精力去養胎兒,本身肝氣虧空,所以才會有孕吐的情況發生。

所以無論哪點來看,hcg翻倍快,活力強的胎兒,其母親發生孕吐的可能性一定是更強的,就這點來看,大家求孕吐,或為沒有孕吐不安都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還有關鍵的一點是什麼呢?就是母親的體質呀!如果孕媽自己體能夠強,精力除了供養胎兒外還有足夠的精力供養自己,那孕吐發生的可能性也就低了很多。有一點可以證明,中醫止妊娠劇吐的藥,很多是從補腎來的,這也說明祖國醫學認為,治孕吐,還是要從補充母體的精氣著手,這可能也側面表明,體質更好的孕婦,比其他的孕婦更不容易吐。所以寶媽們,如果沒有孕吐,不一定是壞事。特別是平時冬天手都很熱的,體質也比較好,平時不容易疲勞的mm,可能你的體質本來就比別人好一點,那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嗎?同樣的,如果是孕吐反應時強時弱,也是很正常的,和孕媽自己的精神狀態啦,身體狀況啦,甚至是吃了什麼東西都有關係。一般來說精神好,或者這幾天精力充沛,或者還有啥事分散注意力,那孕吐反應一定會減輕一點的,所以也沒啥好憂慮噠。

4、臥床絕對是最好的保胎方法,沒有之一

孕早期容易流產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因為胎盤還沒形成。活力好的胚胎能激發母體產生足夠的激素給他安全的生存環境,它自己更是會牢牢吸附於母體,所以不容易掉,但是如果母親有黃體功能不足的問題,或者胚胎自身促黃體能力差,那就有可能孕酮低,那麼孕酮低的話,子宮容易興奮,胚胎著床容易不牢固,等等,所以孕酮低一般醫生都會讓打針,吃藥,把孕酮補上去。

我覺得這本身無可厚非,但是百度下黃體酮的副作用,還是讓人心有戚戚然,什麼男寶寶女性化,脊柱裂風險增加,等等,所以孕酮不是特別低加上沒有腹痛流血的,用臥床替代黃體酮針劑和藥片,其實道理是一樣的,一是提供穩定的子宮內環境,二是讓血液更多供應子宮,寶寶有更多養分可以吸收。

臥床是個人覺得最好的保胎方法,沒有之一,且沒有替代方法。所以早期有見紅,或者孕酮不高的寶媽,切記一定要多臥床,等胎盤慢慢長牢固就好了!至於打針還是吃藥,大抵覺得是打針吸收好,但是我個人還是推薦吃藥,達芙通(地屈孕酮)挺好的,就是貴。我為什麼推薦吃藥呢?因為大多數寶媽不具備在家自己打針的條件,每天去醫院排隊等打針本身對身體和精神就是一種折磨,何況醫院各種病人,要是傳染點病毒回來真是得不償失!

5、就算早期指標不好,一樣有很多正能量案例

盤點大家最擔心的幾個症狀:其一,咖啡色分泌物,這個經歷過的人很多,而且大部分都是生下健康寶寶的。有幾種情況,是大家可以完全放心的,第一就是所謂的下班現象,可以百度下,一般造成這種情況多為胚胎著床晚,但是只要著床後指標穩定,沒有再腹痛出血的,自然不必擔心;還有就是非胚胎和宮腔本身的出血,比如宮頸出血之類的,也沒有什麼大問題;另外有些寶媽b超做出來有暗區、積液,擔心得不行,也大可不必,因為有可能就是你b超做早了,其實早期做出來有積液(包括宮腔分離、暗區等)的現象很普遍,而大多數在後面都會被慢慢吸收,也就是你40天去做有,可能六十幾天做就沒了,有些b超做得晚的寶媽根本就不知道其實自己原來有過積液。

其二,hcg早期翻倍不好,這個我總結很多案例後發現,早期翻倍不好,後面翻上去,以至於最後成功翻盤健康出生的寶寶還是挺多的。我認識的一個寶媽,三萬前翻得並不好,前期沒到66%,上萬後每天平均只漲2600,醫生說不樂觀,我也偷偷替她擔心,但她對寶寶很有信心,一直覺得寶寶很棒,也絲毫不因為指標困擾,孕酮偏低她就一直吃藥,也不急著b超,後來檢查胎心胎芽都有,最後hcg也翻到了十多萬。但是反過來想提醒那些一開始翻倍還好,後來不翻甚至下降的寶媽,這可能是不太理想的情況,在我的統計中,翻盤的也很少。

其三,b超未見胎心。這個太常見了,最主要就是去得太早了,正常情況下45天b超可以測到原始心管搏動,但注意那是月經週期28天的情況下,而很多寶媽可能有排卵延遲的情況,即使pl正常,也有著床晚的情況,就算有心管搏動了也可能寶寶太小機器太差沒測出來,或者你碰到根本是個技術差又沒耐心的b超醫生,那又何必著急早早給自己定性呢?我找到最晚的胎心出現,約是80天,所以寶媽們千萬要給寶寶多點時間。我身邊的一個朋友,43天去檢查醫生說“胎心停止跳動”,都要她在手術單上簽字了,但她自己不信,換醫院,70天時候檢查出來一切正常,現在女兒10歲,聰明可愛。另外有個朋友,週期還蠻正常,31天左右。八周bc無胎心。好在血值不錯,於是她就耐心等,期間抽血觀察hcg,孕酮略低,她打針,也是慢慢地,hcg上去了,11周的時候再檢查,什麼都有了。現在14周,一切安好。

有一點是很神奇的,就是大凡醫生診斷不好而成功翻盤的寶寶,總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的媽媽,一直充滿信心,覺得她們的寶寶是正常的、健康的,並且帶著最好的心願去等待,不悲歎,不哀怨。所以我想說:信心,是給寶寶最好的營養品,一個擔驚受怕的寶媽,傳遞給寶寶的一定不是正能量!

6、經歷過胎停育的寶媽要做的檢查

這個問題還是要提,因為現在早期胎停育的概率真的不低,也無怪乎寶媽們老覺得身邊怎麼有那麼多負能量。原因很多,有生育年齡推遲,工作壓力大,生活習慣差,環境飲食不安全等等,或者懷孕後的藥物影響,輻射,裝修污染等等。

所以要生育一個健康寶寶,還是需要寶媽們在備孕的時候就要關注各種因素。一般來說,一次胎停大多為偶然因素,醫生也不會要你做太多檢查。不過本著對自己和寶寶負責的態度,最好能關注自己連續兩個月以上的基礎體溫,有條件可以檢查下性激素六項、甲狀腺功能全套、torch五項、自身抗體等,b超關注子宮內膜情況。

總之懷孕是個漫長而辛苦的過程,我希望每個寶媽都能少點擔驚受怕,多點正能量,懷著慢慢的幸福與期待,等待屬於我們的天使降臨!

失去的,老天爺遲早會給你補回來。

3、不要再因為有沒有孕反應,或者忽然孕反改變而擔心

《子宮好,女人才好》一書中,提到一個比較極端的觀點,就是一定要有孕吐才好,沒有孕吐就是寶寶不夠健康,等等等等,然後很多寶媽受到這種觀點影響,一天到晚擔心自己沒有孕吐會不會有問題呀,或者沒有孕吐天天求著有孕吐。其實個人覺得大可不必。

身邊順利生產的朋友中,算下來有孕吐和沒孕吐的,差不多各半吧,最厲害的是吐進醫院打針的,也有一點感覺都沒胃口大好的,但更多的是表示幹嘔,沒有食欲,或者飲食習慣大變。

說說為什麼孕吐讓人覺得安心,可能是因為現在胎停的事情太普遍,很多孕媽因為一開始一點感覺也沒有幾個月檢查時候發現不好了,就怪罪是因為沒有孕吐。其實我自己也有一次胎停的經歷,其實我發現hcg不翻,孕囊萎縮非常及時,以至於那個時候孕酮和hcg指標還在很高的一個水準,所以確診過後很長一段時間早孕反應都還持續。也就是說,如果真的發現早孕反應不見了,再去醫院檢查發現有問題的時候,往往是已經很久了,也沒有挽回餘地了。

孕期反應其實應人而異,大體上有個觀點,就是和hcg水準有關。但其實不完全,因為有些人體質敏感的,hcg沒多高就開始吐,有些人再高也沒反應,而且這方面受遺傳影響很大,老媽孕期不吐的,女兒常常也不容易吐,反之如果你老媽懷你的時候就吐得厲害,那你自個孕期就得當心啦!按照中醫的觀點來看呢,就是活力強的胎兒更能迅速從母體吸收生長所需的陽氣,於是更容易導致母體用更多的精力去養胎兒,本身肝氣虧空,所以才會有孕吐的情況發生。

所以無論哪點來看,hcg翻倍快,活力強的胎兒,其母親發生孕吐的可能性一定是更強的,就這點來看,大家求孕吐,或為沒有孕吐不安都是無可厚非的。但是還有關鍵的一點是什麼呢?就是母親的體質呀!如果孕媽自己體能夠強,精力除了供養胎兒外還有足夠的精力供養自己,那孕吐發生的可能性也就低了很多。有一點可以證明,中醫止妊娠劇吐的藥,很多是從補腎來的,這也說明祖國醫學認為,治孕吐,還是要從補充母體的精氣著手,這可能也側面表明,體質更好的孕婦,比其他的孕婦更不容易吐。所以寶媽們,如果沒有孕吐,不一定是壞事。特別是平時冬天手都很熱的,體質也比較好,平時不容易疲勞的mm,可能你的體質本來就比別人好一點,那不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嗎?同樣的,如果是孕吐反應時強時弱,也是很正常的,和孕媽自己的精神狀態啦,身體狀況啦,甚至是吃了什麼東西都有關係。一般來說精神好,或者這幾天精力充沛,或者還有啥事分散注意力,那孕吐反應一定會減輕一點的,所以也沒啥好憂慮噠。

4、臥床絕對是最好的保胎方法,沒有之一

孕早期容易流產的主要原因是什麼?因為胎盤還沒形成。活力好的胚胎能激發母體產生足夠的激素給他安全的生存環境,它自己更是會牢牢吸附於母體,所以不容易掉,但是如果母親有黃體功能不足的問題,或者胚胎自身促黃體能力差,那就有可能孕酮低,那麼孕酮低的話,子宮容易興奮,胚胎著床容易不牢固,等等,所以孕酮低一般醫生都會讓打針,吃藥,把孕酮補上去。

我覺得這本身無可厚非,但是百度下黃體酮的副作用,還是讓人心有戚戚然,什麼男寶寶女性化,脊柱裂風險增加,等等,所以孕酮不是特別低加上沒有腹痛流血的,用臥床替代黃體酮針劑和藥片,其實道理是一樣的,一是提供穩定的子宮內環境,二是讓血液更多供應子宮,寶寶有更多養分可以吸收。

臥床是個人覺得最好的保胎方法,沒有之一,且沒有替代方法。所以早期有見紅,或者孕酮不高的寶媽,切記一定要多臥床,等胎盤慢慢長牢固就好了!至於打針還是吃藥,大抵覺得是打針吸收好,但是我個人還是推薦吃藥,達芙通(地屈孕酮)挺好的,就是貴。我為什麼推薦吃藥呢?因為大多數寶媽不具備在家自己打針的條件,每天去醫院排隊等打針本身對身體和精神就是一種折磨,何況醫院各種病人,要是傳染點病毒回來真是得不償失!

5、就算早期指標不好,一樣有很多正能量案例

盤點大家最擔心的幾個症狀:其一,咖啡色分泌物,這個經歷過的人很多,而且大部分都是生下健康寶寶的。有幾種情況,是大家可以完全放心的,第一就是所謂的下班現象,可以百度下,一般造成這種情況多為胚胎著床晚,但是只要著床後指標穩定,沒有再腹痛出血的,自然不必擔心;還有就是非胚胎和宮腔本身的出血,比如宮頸出血之類的,也沒有什麼大問題;另外有些寶媽b超做出來有暗區、積液,擔心得不行,也大可不必,因為有可能就是你b超做早了,其實早期做出來有積液(包括宮腔分離、暗區等)的現象很普遍,而大多數在後面都會被慢慢吸收,也就是你40天去做有,可能六十幾天做就沒了,有些b超做得晚的寶媽根本就不知道其實自己原來有過積液。

其二,hcg早期翻倍不好,這個我總結很多案例後發現,早期翻倍不好,後面翻上去,以至於最後成功翻盤健康出生的寶寶還是挺多的。我認識的一個寶媽,三萬前翻得並不好,前期沒到66%,上萬後每天平均只漲2600,醫生說不樂觀,我也偷偷替她擔心,但她對寶寶很有信心,一直覺得寶寶很棒,也絲毫不因為指標困擾,孕酮偏低她就一直吃藥,也不急著b超,後來檢查胎心胎芽都有,最後hcg也翻到了十多萬。但是反過來想提醒那些一開始翻倍還好,後來不翻甚至下降的寶媽,這可能是不太理想的情況,在我的統計中,翻盤的也很少。

其三,b超未見胎心。這個太常見了,最主要就是去得太早了,正常情況下45天b超可以測到原始心管搏動,但注意那是月經週期28天的情況下,而很多寶媽可能有排卵延遲的情況,即使pl正常,也有著床晚的情況,就算有心管搏動了也可能寶寶太小機器太差沒測出來,或者你碰到根本是個技術差又沒耐心的b超醫生,那又何必著急早早給自己定性呢?我找到最晚的胎心出現,約是80天,所以寶媽們千萬要給寶寶多點時間。我身邊的一個朋友,43天去檢查醫生說“胎心停止跳動”,都要她在手術單上簽字了,但她自己不信,換醫院,70天時候檢查出來一切正常,現在女兒10歲,聰明可愛。另外有個朋友,週期還蠻正常,31天左右。八周bc無胎心。好在血值不錯,於是她就耐心等,期間抽血觀察hcg,孕酮略低,她打針,也是慢慢地,hcg上去了,11周的時候再檢查,什麼都有了。現在14周,一切安好。

有一點是很神奇的,就是大凡醫生診斷不好而成功翻盤的寶寶,總有一個特點,就是他們的媽媽,一直充滿信心,覺得她們的寶寶是正常的、健康的,並且帶著最好的心願去等待,不悲歎,不哀怨。所以我想說:信心,是給寶寶最好的營養品,一個擔驚受怕的寶媽,傳遞給寶寶的一定不是正能量!

6、經歷過胎停育的寶媽要做的檢查

這個問題還是要提,因為現在早期胎停育的概率真的不低,也無怪乎寶媽們老覺得身邊怎麼有那麼多負能量。原因很多,有生育年齡推遲,工作壓力大,生活習慣差,環境飲食不安全等等,或者懷孕後的藥物影響,輻射,裝修污染等等。

所以要生育一個健康寶寶,還是需要寶媽們在備孕的時候就要關注各種因素。一般來說,一次胎停大多為偶然因素,醫生也不會要你做太多檢查。不過本著對自己和寶寶負責的態度,最好能關注自己連續兩個月以上的基礎體溫,有條件可以檢查下性激素六項、甲狀腺功能全套、torch五項、自身抗體等,b超關注子宮內膜情況。

總之懷孕是個漫長而辛苦的過程,我希望每個寶媽都能少點擔驚受怕,多點正能量,懷著慢慢的幸福與期待,等待屬於我們的天使降臨!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