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滿足了女兒的物質,她就不會自卑了嗎?

物質只是表像, 請多陪伴、多肯定、多鼓勵你的女兒

女孩9歲, 與一位同班同學玩得很好, 但這位同學比較喜歡吃零食, 而且她的父母也給很多錢給她自己買東西吃, 這樣我的孩子就會感覺自卑, 而且成績也有下降, 我們又住同一個社區, 放學都一塊兒, 她的同學就會去買零食。 請幫幫我, 我應該怎麼做?

在與媽媽的互動中我瞭解到, 這位媽媽平時很少關注孩子, 是個事業型媽媽。 關注和陪伴的少, 更無從談起對孩子的鼓勵、肯定和稱讚了。

如果僅僅是同學有錢買零食, 自己沒錢買零食, 還不至於令孩子因此而自卑。

Advertisiment
我們要通過零食看到背後的意義, 比如孩子誤以為同學的媽媽給她錢買零食, 是對孩子一種愛的表現, 而自己媽媽不給自己買零食, 即不夠愛自己。

雖然孩子這樣的認知並不正確, 但是卻反映出了一個現實:孩子需要媽媽有行動, 讓孩子感受到來自父母的關注和愛。 因此, 零食只是一個表現誘因。 媽媽在給孩子講清吃零食危害的同時, 應多花時間陪伴孩子, 和孩子聊天, 關注孩子的情緒和情感。

做父母的, 若真懂得欣賞自己女兒的優勢, 給她們及時、恰如其分的鼓勵、肯定和讚美, 孩子就不會陷入自卑。 相反, 在父母愛的注視下, 我們的女兒會很容易成長為亭亭玉立, 落落大方的優秀女性。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