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治療小兒腹瀉 食療的效果會更好

孩子的腸胃脆弱, 經常會發生腹瀉, 但是每次都吃藥真的好嗎?不如試試用食療來治療兒童腹瀉, 不僅效果好, 還能調節腸胃, 一舉兩得。 有很多3歲以下的小兒, 經常發生腹瀉, 吃了不少抗生素都不見效。 後來, 醫生建議把所有的藥都停掉, 改用飲食治療。 一段時間後, 孩子的病情日漸好轉, 人也一天天胖了起來。 為什麼用多種藥物治療無效, 通過飲食治療卻治癒了呢?原來, 引起小兒腹瀉的原因很多, 有時並不是由於吃了不潔食物引起的, 只是一次吃了太多食物, 或者吃了油炸食品等不容易消化的食物,
Advertisiment
胃腸道一時承受不了。 有時是因為腹部受寒, 冷熱食物改變太突然, 胃腸道一時也適應不了。 有少數病孩患上呼吸道感染、中耳炎、肺炎等, 細菌毒素可通過血液迴圈刺激腸蠕動加快, 也可引起腹瀉。 在這種情況下, 胃腸道中並沒有致病菌, 用各種抗生素治療也就不會見效, 這時只要採用食物調養便能止瀉。 即使是由於不潔食物而引起的腹瀉, 在服用抗生素的同時, 食物調養也能縮短病程, 減輕症狀, 使孩子早日恢復健康。
兒童腹瀉的造成原因並不單一
小兒腹瀉時的飲食調養, 應以清淡、溫中、理氣、易消化的食物為主, 少吃油膩、幹硬、多纖維食物以及海產品。 母乳餵養兒輕度腹瀉時(即每天腹瀉5次以下), 只要適度延長哺乳間隔時間、縮短哺乳時間,
Advertisiment
就能起到減輕或治癒作用。 縮短餵奶時間, 既能減少脂肪的攝入又不影響蛋白質的攝入量。 人工餵養兒發生腹瀉時, 應把牛奶儘量減少, 多喂些開水。 小兒每天腹瀉5―10次時, 可用焦米湯、胡蘿蔔湯、稀奶糕、蛋白質等食物代替1―2次母乳;也可改用脫脂奶、半脫脂奶以及酸牛奶, 還要適當補充一些糖鹽水。 每天腹瀉10次以上的重度腹瀉兒, 則可暫停哺乳8―12小時, 改吃口服補液鹽或去醫院補液。 上述幾種食物的製作方法如下:
1、薑茶飲
乾薑3克, 綠茶6克, 研成細末後加少量白砂糖, 用開水沖服。 乾薑所含薑辣素會促進消化液分泌, 有健胃作用;綠茶有抑菌和收斂的作用。
2、焦米湯
將米粉放在鍋內用文火炒至焦黃,
Advertisiment
加少量糖和水煮沸後服用。 焦米湯有一定的能量, 米粉炒熱後可使部分澱粉轉變成糊精, 利於消化吸收, 炒焦後的澱粉還有吸附腸內細菌、毒素及氣體的作用。
3、胡蘿蔔湯
將500克胡蘿蔔剁碎, 加1500克水煮沸45分鐘, 用細篩過濾, 去渣取濾液, 加5%糖(即按100毫升加5克糖的比例)。 富含堿質和果膠, 能吸附細菌及毒素, 並有助於大便成形。

使用食療食譜治療兒童腹瀉
4、酸牛奶
在煮沸冷卻後的鮮牛奶中加入無毒的乳酸桿菌, 經發酵即成。 或在1升鮮牛奶中慢慢滴入80%的乳酸5―8毫升(橘子汁60毫升或檸檬汁20毫升也可), 並且不斷攪勻即可製成酸牛奶。 其凝塊較小, 易於消化, 含有酸類物質, 可協助鈣的吸收, 減少胃酸消耗, 並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如感到製作困難,
Advertisiment
可選擇市售優酪乳。
5、脫脂奶
將鮮牛奶煮沸後冷卻, 並靜置12小時, 將表面薄膜及頂層1/4的奶液吸掉便成。 脂肪含量從鮮牛奶的3.5%降到0.5%, 易於消化, 但因能量較低, 故僅可短期服用。
6、蛋白乳
在一瓶脫脂牛奶中, 加入半瓶製作酸牛奶中的蛋白質凝塊即成, 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較少的脂肪, 故對腹瀉伴有營養不良的小兒特別適宜。
7、稀釋奶
在3份鮮牛奶中加入1份米湯, 另加5%白糖便成為稀釋奶, 凝塊柔軟而疏鬆, 易被消化又可防止溢乳。 其中既有乳糖和蔗糖, 又有米湯中的澱粉等多糖, 因此不易引起脹氣。
8、魚蛋白粉
魚蛋白粉含有豐富的優質蛋白質, 脂肪含量很少, 故對營養不良的腹瀉病兒十分適宜。
9、熟蘋果泥
將蘋果隔水蒸或者去皮、去芯後加少量水煮爛,
Advertisiment
便成為蘋果泥, 對消化道的刺激小, 而其中的果膠能吸附細菌和毒素, 所含的鞣酸具有收斂止瀉作用。
對於腹瀉的小兒, 家長可根據實際情況在上述食物中選擇幾種, 常可起到“食養勝藥治”的效果。
藥是三分毒, 所以媽媽應該多多的瞭解食療, 這樣就可以起到預防疾病的同時還能調節身體機能, 副作用還比較少。
(兼職編輯:謝穎妍)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