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決定孩子身高的因素有哪些?

孩子一從出生開始, 父母就密切關注孩子的生長發育狀況, 天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康快樂地成長。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 身高也隨之增加, 大部分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高大上”。 那決定孩子身高因素到底有哪些呢?

孩子身高“遺傳”是主導

俗話說:“爹挫挫一個, 媽矮矮一窩”, 於是很多個子不高的媽媽就非常擔心, 自己的身高會不會影響到孩子?對此, 梁立陽副教授稱:“身高由先天和後天因素共同確定, 遺傳主'大局'。 一般孩子出生時50釐米左右, 1歲時達75釐米左右, 2-12歲的兒童每年長5-7釐米。 ”她建議,

Advertisiment
擔心孩子長不高的家長, 要把握孩子的兩個長個兒高峰期:

第一個高峰期:2歲以內, 生長受營養控制, 充足而均衡的營養可以保證孩子高速生長;

第二個高峰期:青春期, 女孩在乳☆禁☆房開始發育1年內, 男孩在變聲前, 女孩平均每年長8釐米, 男孩9~10釐米。

這兩個時期如果生長發育充分, 對身高有決定性的作用。

身高的生長具有一定的穩定性。 在社會經濟狀況相同的情況下, 身高60%取決於遺傳因素, 40%取決於環境因素(營養、運動、睡眠、心理健康等), 也就是說, 身高通過改變環境而達到追趕目的有40%的機會。

精神好、睡眠佳、營養夠、運動足是最好的“長高藥”

大多數家長都知道, 要想讓孩子長高, 得考慮多種因素:遺傳、營養、運動、疾病、生活習慣等等。

Advertisiment
而家長可能還忽略了一點——情緒好不好也能影響身高。

如果家長經常打罵、訓斥或嚇唬孩子, 就會使孩子精神受挫, 造成內分泌失調。 有些孩子晚上睡覺時還有可能出現“日有所思, 夜有所夢”的情況, 始終無法進入深睡眠狀態, 這對生長激素的分泌會造成不良影響, 導致孩子長不高。

還有些家長會覺得孩子愛睡覺, 就是精神不好的表現。 其實睡眠充足也是保證生長發育的重要因素, 因為促使長高的生長激素主要是在睡眠過程中產生和釋放的。 而且, 睡眠時的肌肉放鬆, 也有利於關節和骨骼伸展。 不同年齡段的寶寶所需睡眠時間也不同。 新生兒為16~20小時, 3歲以內的寶寶為12~14小時, 4~6歲約為11~12小時。 同時家長應該給孩子創造最佳的睡眠環境。

Advertisiment
比如睡覺時, 屋內燈光調暗, 消除噪音。 另外每晚最好堅持讓孩子在10點前就寢。 通常來說, 在深夜0點至1點, 孩子進入深睡眠後, 生長激素會出現分泌高峰, 而且持續時間較長。 因此民間也有“睡得好, 長得高”的說法。

為了讓孩子“長的高”, 除了保證讓孩子有良好的情緒、最佳的睡眠外, 還應該加強營養, 給孩子多吃富含蛋白質、維生素D及鈣、磷等物質的食物, 如奶類、豆製品、魚蝦、瘦肉、禽蛋、蔬菜、水果等, 為生長發育的各項指標打下堅實的基礎。 同時, 還要經常帶孩子運動, 比如可以經常進行自由伸展類的有氧運動(如跳繩、廣播體操等), 或者到大自然中適當接受紫外線, 補充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

人體的高矮是由骨骼的生長發育決定的。

Advertisiment
在長骨的兩端, 有一種專管骨骼生長的骺軟骨。 未成年時骺軟骨不斷增生, 骨骼就不斷增長;成年後增生停止, 個子也就不再長了。 在骺軟骨還沒有停止增生以前, 經常進行適當的體育鍛煉, 有助於刺激骺軟骨的增生。 因此, 對於孩子來說, 體育鍛煉也是最積極、有效的促進長高的方法。 同時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也可改善人體的血液迴圈, 增強機體對營養的吸收, 提高骨細胞的生長能力。 同時機械力也能促進骨中的鈣質沉澱, 使骨骼變得粗壯和堅實。 醫學專家的調查和研究顯示,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兒童比不參加鍛煉的同齡兒童平均高4~8釐米。 而對於年齡較小的嬰幼兒, 家長也可以進行分齡訓練:

Advertisiment

1歲以內的寶寶:家長可以給寶寶做一些嬰兒操、按摩撫觸等被動運動。 還可讓寶寶趴在地毯或草坪上, 做些抬頭、翻身、爬行、按音樂節拍跳躍等運動, 玩些拉拉坐起、繩拉玩具、彎腰拾物、滾球、爬著追球等遊戲。

1-2歲的寶寶:可讓他們進行走、跑、跳躍、上下臺階、扔球和投沙袋等運動, 玩一玩撿樹葉、蹲著玩沙、踢球、拉著小狗走等遊戲。

2-3歲寶寶:可做跑、跳、攀登、上下樓梯等運動, 玩玩夾球跳、立定跳遠、足尖走、接拋球、踩影子、金雞獨立等遊戲。

如何判斷孩子矮小?

兩種簡單方法來判斷孩子是否屬於偏矮:

一、孩子始終比同班小朋友矮半個頭, 百名孩子中按高矮順序排到了後3位元;

二、生長速度:3歲以下:生長小於7釐米/年;3歲---青春期前:小於3-5釐米/年;青春期:小於5-6釐米/年。

建議家長每3個月給孩子量一次身高,如果發現孩子在班級站隊總是排在前三名,或比同齡孩子個頭矮5-10釐米,就應該引起注意。家長在發現孩子矮小的第一時間,應該帶孩子到正規醫院的兒科內分泌門診就醫,尋求專業醫生的干預。千萬不要病急亂投醫,或輕信廣告,耽誤了孩子的最佳治療時機,給孩子的一生造成悲劇。她同時也提醒家長,如果發現孩子生長速度高於正常值,也應警惕性☆禁☆早☆禁☆熟等問題。

如何預測寶寶未來身高?

一種是利用父母身高進行預測,一種則針對兒童的骨齡與身高等進行預測。靶身高即遺傳靶身高,是指根據兒童父母的身高計算出來的該兒童的遺傳身高值。由於靶身高能夠預測兒童身高的遺傳潛力,因此在臨床中普遍用於兒童矮身高鑒別診斷和治療監測,即男孩遺傳靶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2+6.5CM;女孩遺傳靶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2-6.5CM。

通過這些方法的預測,可以對孩子未來身高有個大致的瞭解,若孩子的預測身高不理想,應及時通過改善環境因素,爭取後天40%的追趕機會。

建議家長每3個月給孩子量一次身高,如果發現孩子在班級站隊總是排在前三名,或比同齡孩子個頭矮5-10釐米,就應該引起注意。家長在發現孩子矮小的第一時間,應該帶孩子到正規醫院的兒科內分泌門診就醫,尋求專業醫生的干預。千萬不要病急亂投醫,或輕信廣告,耽誤了孩子的最佳治療時機,給孩子的一生造成悲劇。她同時也提醒家長,如果發現孩子生長速度高於正常值,也應警惕性☆禁☆早☆禁☆熟等問題。

如何預測寶寶未來身高?

一種是利用父母身高進行預測,一種則針對兒童的骨齡與身高等進行預測。靶身高即遺傳靶身高,是指根據兒童父母的身高計算出來的該兒童的遺傳身高值。由於靶身高能夠預測兒童身高的遺傳潛力,因此在臨床中普遍用於兒童矮身高鑒別診斷和治療監測,即男孩遺傳靶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2+6.5CM;女孩遺傳靶身高=(父親身高+母親身高)/2-6.5CM。

通過這些方法的預測,可以對孩子未來身高有個大致的瞭解,若孩子的預測身高不理想,應及時通過改善環境因素,爭取後天40%的追趕機會。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