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汪涵|婚姻幸福是不斷接近福的過程,“快”決定了“樂”的簡單程度

很少喜歡綜藝節目主持人, 但汪涵算例外。 最初知道汪涵是從《天天向上》開始的, 那時覺得他是綜藝主持人中挺另類的, 不浮誇, 幽默風趣中透著智慧, 而且特別有涵養。

讓我印象最深刻的自然是發生在《我是歌手》第三季的總決賽的“最牛救場”。 當時孫楠臨時退賽, 汪涵沉著鎮定, 即興發揮三分鐘串詞救場。 記得當時第二天所有的娛樂熱點, 朋友圈都在刷屏。

這樣一位人氣主持人, 但他的經歷卻並不是順順利利的。 不是科班出身, 學歷不高, 從最基層的搬道具, 一步一步走到了臺柱子的位置;也經歷過一次不太幸福的婚姻,

Advertisiment
才遇到了楊樂樂。

正因為經歷過, 所以懂得, 所以更加珍惜。 如今他事業風生水起, 和樂樂從相知、相識、結婚、生子, 共同走過了12年。 而更關鍵的是, 他始終固執地和這個紛紛擾擾的娛樂圈保持著一定的距離, 用心建立和呵護屬於自己的“汪涵式的幸福”。 今天就讓我們聊聊這樣一位成熟男人的愛妻育兒哲學。

汪氏幸福哲學

曾經有記者採訪汪涵, 問他給自己現在的生活打幾分, 他給了滿分。 他說,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感覺不快樂, 那是因為把快樂設定太高了。 在古代, 幸福應該是不斷接近“福”的過程, 而“快”就決定了“樂”的簡單程度。 但我們現代人太注重結果了, 不要一開始就想著要幸福要怎麼怎麼樣, 每天能有一點小小的驚喜,

Advertisiment
平平安安的, 其實就是最大的幸福了。

這真的是我很喜歡的關於幸福的詮釋了, 是啊, 我們的生活中不缺少快樂, 但缺少感受快樂的心, 和願意創造快樂的手。

他的確也是這麼做的, 因為經常出差, 他總是習慣寫很多小紙條貼在冰箱上, 比如“記得要吃藥哦”, “修電器的師傅電話是多少”。 每次工作間隙就會給老婆樂樂發一條消息, 或者打個簡短的電話, 即使沒有什麼事, 也會讓對方知道自己心裡的掛念。

沒有什麼驚天動地, 就是這麼簡單的日常點滴, 但是如果一個人可以堅持十幾年如一日地去做, 那本身也就不簡單。

幸福不是靜止的狀態, 而是一個動態的過程, 當我們用心去經營生活中的日常點滴時,

Advertisiment
當我們讓家人感到快樂時, 我們就是在不斷接近“福”的過程中。

愛人讓我有了依靠

一個可以把“幸福”想得如此透徹的人, 一定也是特別知道自己想要什麼的。 因此, 他是出了名的愛妻號代言人, 很多的愛妻宣言都被大家廣為傳道, 稱為“汪氏情話”。

他在《天天向上》一直開玩笑說, 眾樂樂不如獨樂樂, 獨樂樂不如楊樂樂。 他在節目中親自下廚做了一碗面, 命名為“樂樂面”。 因為樂樂隨口一句“好久沒看煙火了”, 他勞師動眾地給老婆舉辦了一場煙火生日會。

這些情話的背後其實是這個男人發自內心對女性的尊重。 他說過, “每一個男人最開始都是一顆塵埃, 他有可能會被一陣風帶到這兒, 一陣風帶到那兒, 然後因為一個女孩子對你說了一句‘我愛你’,

Advertisiment
你就因為這個愛的力量, 一下子就把自己累積成為一個小石塊, 你會變成了一座山, 從此有了依靠。 ”

結婚那麼多年, 他還會用“可愛”來形容老婆;每次一起出場都是十指緊扣, 甜蜜無比;樂樂的每次產檢, 他都是全程陪同。 很多人說, 他是高調“秀恩愛”, 但我總是在想, 難道這不該是愛情的本來面目嗎?每次看著汪涵望著樂樂的眼神, 我始終相信眼神不會騙人, 快不快樂也許可以做給別人看, 但幸不幸福是自己內心的體會。

常常有人說, 再好的愛情都敵不過婚姻, 也許就像幸福一樣, 我們一開始也把愛情設定得太高。 度過了最初“化學反應期”後, 愛是種需要學習的能力。 每天由衷地讚美對方一次,

Advertisiment
每天花時間傾聽對方的想法, 每天認真地擁抱一次, 你可以說這些是“秀恩愛”。 但於我而言, 這是我們練習“愛”的能力, 也是不斷接近“愛”的過程。

孩子讓我的幸福更完整

這樣踏實的愛, 在兒子出生之後更得以彰顯。 兒子小名叫沐沐, 沐字, 水木清華, 各取兩人的偏旁一半。 有了兒子後的汪涵, 推掉各種飯局就為了回家看兒子入睡;他給孩子下廚, 為兒子換尿布, 做起來都是有模有樣的。 小沐沐剛剛添加輔食時, 他花了4小時親手用黃楊木給兒子打造了一把木勺子。

不要覺得這樣的父親一定會把兒子寵壞了, 這個智慧的男人在寵溺的過程中也形成了他的育兒哲學。 他在惠氏天賦說裡分享過自己從做菜得到的感悟, 如何最大化地開發孩子的天賦:

“我覺得帶孩子跟烹飪一道好菜在很多方面都是相通的。這個時代很多父母都崇尚填鴨式的教育,寶寶小小年紀就去參加各種早教班,父母親就像在一道菜裡,加了各種各樣的調料,結果出來的味道,可想而知。

我對待小孩的方式,可能跟部分家長不太一樣。就像我做菜的風格很簡單,先瞭解食材本身的特性,花點時間,去最大化地釋放出這道菜最原汁原味的一面。

做菜和帶孩子,最異曲同工的精髓,就是保留最本真的味道。作為父母親不能一味的將自己的想法添加在孩子身上,而是應該用感情去升溫,用關愛去翻炒,用啟發去調味,讓孩子充分施展出自己本身的天賦和個性,使他活出獨特的美味人生。”

已過40的汪涵形容自己現在的快樂是一種極為穩定的快樂,我想這就是他一直在追求的“幸福”的狀態吧,平凡樸實,卻告訴了我們,人生的幸福靠挖掘和創造,幸福也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幸福就在日常的點滴。

今天起,再忙,也請記得去給親愛的TA做一件小事;也請記得抽時間陪孩子,讓我們都離“福”更加近一點。

“我覺得帶孩子跟烹飪一道好菜在很多方面都是相通的。這個時代很多父母都崇尚填鴨式的教育,寶寶小小年紀就去參加各種早教班,父母親就像在一道菜裡,加了各種各樣的調料,結果出來的味道,可想而知。

我對待小孩的方式,可能跟部分家長不太一樣。就像我做菜的風格很簡單,先瞭解食材本身的特性,花點時間,去最大化地釋放出這道菜最原汁原味的一面。

做菜和帶孩子,最異曲同工的精髓,就是保留最本真的味道。作為父母親不能一味的將自己的想法添加在孩子身上,而是應該用感情去升溫,用關愛去翻炒,用啟發去調味,讓孩子充分施展出自己本身的天賦和個性,使他活出獨特的美味人生。”

已過40的汪涵形容自己現在的快樂是一種極為穩定的快樂,我想這就是他一直在追求的“幸福”的狀態吧,平凡樸實,卻告訴了我們,人生的幸福靠挖掘和創造,幸福也許會遲到,但永遠不會缺席,幸福就在日常的點滴。

今天起,再忙,也請記得去給親愛的TA做一件小事;也請記得抽時間陪孩子,讓我們都離“福”更加近一點。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