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正確處理孩子啜泣不止的行為

啜泣普遍存在於2-6歲的孩子中間。 如果孩子啜泣不止, 很可能會使你惱火。 你的反應只能加重他啜泣。 當孩子啜泣時, 多數父母都受不了那種聲音或看不慣他們的面部表情。 你會因為不能阻止他而感到無能為力。 這也攪得你心煩意亂, 火氣很大。 孩子的想法是採取一種消極的方式來表達他想要實現的願望。 他不適當地表現他的生氣、失意, 而且希望父母象對待小寶貝一樣待他, 因為那曾使他感覺非常舒服。 如果你注意觀察, —個更簡單更明確的原因就是折騰了—天, 孩子也許會感到累了。 他不可能再明確有效地表達自己的感受。

Advertisiment
一般說來, 當孩子啜泣時, 他不可能用更適當的方式來表達他的願望。 遇到這種情況, 家長典型的話是:“別這樣, 你真煩人。 你在我面前怎麼總這樣?我不是跟你說了嗎?你這樣我受不了。 別總哼哼唧唧, 不然我可要發脾氣了。 ”可孩子每次這樣抽泣就能受到注意, 這完全可以理解, 即使這樣做有消極成分。 你現在就開始觀察, 看你能否打破僵局。

第一步:觀察孩子的行為, 看他在什麼情況下啜泣:他累了的時候還是目的未達到時, 或是他感覺乏了只想讓父母抱一抱。

第二步:在孩子不哼唧時告訴他, 你想幫助他學會怎樣跟父母講他需要什麼, 而不要用哼唧來表示。 一旦發現他哼唧, 你可以告訴他:“我知道,

Advertisiment
當我讓你幹什麼事你不願幹時就哼唧。 你可以好好告訴我你的想法, 不要總哼唧。 我知道你能做到這一點。 可是, 我們還是要把這件事做完。 ”總的來說, 你要求孩子做的應該與他的年齡相適應。

第三步:當你發現孩子哼唧時, 告訴他:“看看, 你又開始煩人了, 我希望你能試著改一改, ”一旦看到他有所努力, 就要說:‘好, 我開始注意了!”然後告訴他:“我想, 在你試著控制自己哼唧的毛病時, 你做的很好, 因此我相信你會努力做得更好。 ”

第四步:另一種方法是, 告訴孩子:“如果不哼哼了, 一會兒就可以進來, 等我幹完活兒以後, 咱們一起做些好玩的遊戲。 ”或“如果你能約束自己, 我們一起做件有趣的事兒。 ”

第五步:如果孩子不能控制自己,

Advertisiment
對他說:“我想你沒有準備約束自己, 如果你需要哼唧, 我希望你在自己的房間裡哼唧完。 當你不再哼哼時, 再出來。 ”請記住, 當你處於這種境況而且不能制止他的哼唧時, 你就應該盡各種努力不理睬他。 假如不是在家而是在公共場合孩子哼唧, 那就把第五步改成下面的方式:“如果你不能控制自己並馬上停止哼唧, 你就必須呆在自己的房間裡, 這樣可以讓你記住, 必須在公共場合約束自己。 我給你一分鐘時間希望你能停止哼唧。 ”

第六步:只要一看到孩子在自控方面有任何微小的進步, 就告訴他:“我知道你真的在作出努力, 我為你感到驕傲。 或他剛從房間出來, 你就說:“看, 你真的能做到。 我就知道你會做到的。 ”這時擁抱他是最合適的時刻。

Advertisiment
利用孩子的房間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因為如果是你在哭泣或哼哼, 把自己關在房間裡, 可決不是開玩笑的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