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正確瞭解新生兒的排便規律

一般來說在寶寶出生48小時左右, 寶寶會進行第一次排便, 然後寶寶就會有吃有排, 開始了人類正常的新陳代謝, 而且寶寶的排便規律也各不相同。 那麼我們各位父母要做的就是留意寶寶的大小便次數和性狀, 接下來小編就來告訴大家如何正確的瞭解寶寶的排便規律。

首先第一點寶寶排泄通暢, 寶寶健康。 因為新生兒的明顯特點就是吃得多, 拉得多, 這是寶寶健康的表現, 新陳代謝比較旺盛的寶寶才會更好更快的成長。 而且寶寶小便的量也是由吃奶量的多少而決定的哦。

然後就來具體的來說一下寶寶的大小便,

Advertisiment
先來說小便:在剛開始的時候跟大家講過寶寶會在出生後的48小時左右會有第一次排便, 最初的話是每天6-8次, 等到寶寶兩周之後, 隨著飯量的增長, 排尿的次數也會增到一天15次左右。 偶爾寶寶的尿會染上紅褐色, 各位寶媽很多都會擔心是寶寶哪裡不舒服吧。 其實這是由於新生兒的尿液中混合了尿酸的原因, 因此大家不用多慮。

那麼說完小便了, 再說說寶寶大便:寶寶第一次大便一般被稱為胎便, 是一種黏糊狀的呈墨綠色的大便, 在寶寶出生後24小時內排出, 出生兩周以後, 寶寶的大便由稀黏狀逐漸的變成褐綠色的正常稀便, 一天在3-4次。 出生一個半月以後, 寶寶就會形成一定的排便規律了。

Advertisiment

上面說到寶寶大小便每天的次數, 其實新生兒每天最少要大小便10-15次之間, 如果是腸胃感染細菌, 或者寶寶患有呼吸道疾病, 排便次數會大大增加, 甚至於出現腹瀉。

如果單純是腹瀉的話並不影響寶寶的食欲和心情, 但是如果發生嚴重腹瀉, 同時伴隨著嘔吐, 發熱, 大便顏色發紅, 成黏稠狀這些現狀, 那麼這時候各位父母就一定要及時的帶寶寶去醫院了。

而且腹瀉時, 寶寶小便的次數會減少, 還會出現口腔乾燥, 哭鬧不停, 無精打采等狀況。 腹瀉還可能導致寶寶臀部皮膚紅腫破皮, 大家一定要及時用溫水給孩子清洗臀部, 曬乾後在給他換上乾淨的尿布。

還有一定就是我們各位父母可以通過寶寶的大小便來判斷寶寶的健康狀態。

Advertisiment
哺乳期內的寶寶(包括新生兒在內), 如果說大便呈黃色, 卵黃色, 黃綠色或者綠色, 發出酸甜的氣味都屬於正常現象, 有奶瓣或黏液也不用擔心。 添加輔食後, 寶寶平時吃的東西也會影響到大便的顏色, 吃菠菜, 大便會發綠, 吃橘子, 大便則會變黃。

最後要提醒的是各位寶媽, 大家一定要記得母乳餵養的寶寶和奶粉餵養的寶寶相比, 大便的形態稍有差異, 吃母乳的寶寶, 大便呈略帶綠色的卵黃色, 有酸味, 較稀;而吃奶粉的寶寶大便會呈現金黃色, 較幹, 大便次數比母乳餵養的寶寶略多一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