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有關寶寶牙齒 媽媽最關心的兩個問題

1.寶寶流口水就是要長牙了嗎?

通常情況下, 寶寶從4個月後, 隨著唾液腺的發育成熟, 唾液的分泌量會明顯增加, 4~6個月的寶寶每天的唾液分泌量可達200毫升左右, 特別是在出牙前後, 由於乳牙對牙齦神經的刺激, 唾液的分泌量會進一步增加。 在此階段, 寶寶的口腔相對較淺, 吞咽功能還不完善, 閉唇與吞咽的動作還不協調, 就容易出現經常流口水的情況。 隨著寶寶口腔深度的增加, 吞咽功能逐漸完善, 牙齒慢慢出齊, 流口水的現象也就逐漸消失了。 因此, 長牙比較早的孩子, 可能流口水的現象會更嚴重一些,

Advertisiment
要注意護理好口周的皮膚:而一些出牙稍晚的孩子, 媽媽反而會感覺到寶寶流口水並不那麼嚴重。

另外, 除了愛流口水, 細心的媽媽還會在寶寶乳牙萌出前觀察到其他一些徵象, 比如:牙齦略微腫脹、發紅, 寶寶平躺時會有揪耳朵的動作以緩解耳部不適, 喜歡咬自己的拳頭、手指、牙膠、玩具等, 觸碰牙齦時甚至可以感覺到下面堅硬的小乳牙即將破繭而出。

2.寶寶長牙晚或乳牙長得慢是不是因為缺鈣呢?

有些寶寶八九個月大了, 還沒有長出一顆牙, 媽媽看到其他寶寶有的都長出4顆甚至8顆牙了, 就特別心急, 擔心自己的寶寶是否缺鈣。 其實, 寶寶長牙的早晚、快慢與是否缺鈣並沒有必然聯繫。 雖然有少數寶寶確實可能由於佝僂病或營養不良而影響了乳牙的生長發育,

Advertisiment
但只要保證寶寶每天能喝到足夠的母乳或配方奶, 並適時合理地添加輔食, 絕大多數寶寶是不會缺鈣的, 只要注意多帶寶寶到戶外活動, 曬太陽, 並在醫生指導下合理補充維生素D促進鈣的吸收就可以了。

寶寶出牙的早晚因人而異, 可能與遺傳等因素有關, 八九個月才長出第一顆牙的寶寶與四五個月就長牙的寶寶在營養與生長發育等方面, 並不存在什麼差異。 如果寶寶超過10個月還沒有長牙, 應該積極尋找原因, 如孕期營養差可能影響到胎兒期牙的發育, 嚴重營養不良或患有佝僂病的兒童也可能影響乳牙的生長發育, 還有極少數寶寶會發生乳牙缺失。

Advertisiment
如果寶寶超過12個月仍然未出牙, 則應到口腔科就診。

另外, 寶寶乳牙萌出的速度也存在較大差異。 有的寶寶很早就長出2顆或4顆牙, 之後會停滯較長一段時間沒有新牙萌出。 等到1歲多以後, 小牙又如雨後春筍般紛紛冒了出來。 通常在寶寶2.5~3歲上幼稚園時, 20顆乳牙都已經出齊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