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有自由度的規則,是給予孩子權利

朋友興沖沖地跑來跟我說, 她治好了8歲兒子的“電腦遊戲癮”。 我好奇地問她是怎麼做到的。 朋友信奉“虎媽”教育, 沒有最嚴, 只有更嚴!她制定了一大堆規則, 一環扣一環, 並威脅+恐嚇:如果獨自開了電腦, 我是知道的, 後果你懂的!果然, 高壓之下, 她兒表現得很乖, 朋友很是得意。

我想起了小時候有陣對電視超級迷戀。 爸媽要我們在房間裡寫作業, 而他們自己抱著電視看得不亦樂乎。 我心裡貓抓似地癢得不行, 就不停地去客廳倒水、上廁所。 睡前, 端盆洗腳水, 坐電視前, 磨磨蹭蹭洗上十幾分鐘。

人盯人, 時時約束,

Advertisiment
刻刻喝止, 都是“治標不治本”。 孩子不會發展出真正的自製力, 學會的只是見縫插針、打掩護、遊擊戰以及撒謊。

在給孩子制定規則時, 我堅持一條原則:規則要建立在自由的基礎上。

豆豆在兩三歲時, 特別愛吃糖, 不給糖吃就哭鬧。 我曾經採取的方法是:把糖藏起, 並制定吃糖規則, 每天規定吃幾顆, 要是多吃了, 那今後幾天都不給。 這個方法在一開始似乎有效, 可是反而讓他對糖越來越迷戀, 總是想方設法地要多吃一顆, 到後來, 他似乎不是在享受糖的美味, 而是為了享受戰勝我的樂趣。 我想, 我在這件事情上過分控制和干預了, 他需要在規則裡享受一定的自由度。 於是, 我把糖放在他可以拿到的地方, 並且告訴他:這一罐糖都是你自己的,

Advertisiment
你自己來保管, 你每天只要不超過5顆, 吃多少顆都由你自己來決定。 他似乎很樂意自己既擁有這麼多權利, 又能每天吃糖, 很願意遵守這個約定。 我也從不懷疑他會多吃, 有時他忘記吃糖了, 我還會去提醒他。 當吃糖對他來說, 不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情後, 就變成了一件很普通的事情。 比起糖的美味, 他更享受自己擁有可以掌控生活的能力。

剛開始給豆豆看電視時, 也碰到過控制不了的情況。 我跟他解釋, 小朋友看太多電視對眼睛不好, 而且電視會在不知不覺間偷走我們的時間, 耽誤了做其它很重要也很有意思的事情。 我們一起商量, 一個星期總共可以看三個半小時的時間, 自己管理, 每天看多少都無所謂,

Advertisiment
三個半小時用完, 這個星期的看電視時間就沒了。

最初的一個星期, 他兩天就把限額給用完了, 我提醒也沒用, 他輕描淡寫地回答:沒事, 我看完就不看了。 等到了真沒電視看的時候, 他又是哭鬧又是撒嬌, 但我還是堅定地跟他說:我們要遵守約定。 到了第二個星期, 他知道了時間要省著用。 可是, 其實很多時候, 孩子之所以迷戀電視, 是因為沒發現更好玩的事情。 為了他能更好地遵守規則, 我會帶他玩一些好玩的家庭遊戲, 我們還會把電視上的東西搬到現實中來。 比如, 我們一起演灰太狼和喜羊羊, 演植物大戰僵屍, 讓他覺得, 和爸爸媽媽玩遊戲比看電視好玩才行。 慢慢地, 他不再總想看電視, 看電視的時候,

Advertisiment
他會遵守約定, 到點了就關。

沒有自由度的規則, 很容易就變成家長對孩子的過度干預與控制, 沒法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有自由度的規則, 是給予孩子權利, 讓他們走向獨立, 學會自律的開始。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