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月經不調的類型及中醫治療方法

中醫認為經水出諸腎, 指出月經病和腎功能有關, 和脾、肝、氣血、沖脈、任脈、子宮也相關。 主要分為兩種:一是虛證, 即“不榮則痛”, 是由於氣血虛弱或肝腎虧損造成的, 這類人平時應注意調補, 補氣養血或滋補肝腎。 二是實證, 即“不通則痛”, 是由於氣血運行不暢造成的, 這類人宜祛淤止痛, 活血通氣。 現代人缺乏運動, 多為不通之症:

月經不調的六種類型

①血虛型月經不調。 證見月經後期, 量少色淡, 質清稀, 伴有眩暈, 失眠, 心悸, 面色蒼白, 神疲乏力, 舌淡, 脈弱無力。

②腎虛型月經不調。 證見月經初潮較遲, 經期延後, 量少,

Advertisiment
色正常或暗淡, 質薄, 伴有腰酸背痛, 舌正常或偏淡, 脈沉。

③血寒型月經不調。 證見月經後期, 量少色暗, 有塊, 或色淡質稀, 伴有小腹冷痛, 喜溫喜按, 得熱則減, 或畏寒肢冷, 小便清長, 大便稀薄, 舌淡, 苔薄白, 脈沉緊或沉遲無力。

④氣鬱型月經不調。 證見月經後期, 量少色暗有塊, 排出不暢, 伴有小腹脹痛, 乳脹脅痛, 精神抑鬱, 舌正常或稍暗, 脈弦澀。

⑤血熱型:症見經來量多, 色深紅或紫紅, 質稠或有塊, 伴心煩口渴, 腰腹脹痛, 尿黃, 大便幹, 舌紅苔黃。

⑥實熱型:症見月經提前而至, 量多, 色深紅或紫紅, 質黏而稠, 伴心煩, 口幹, 面紅, 尿黃, 便幹症。

中醫學認為治療月經不調應先明確病症原因, 即可對症施治。 治療月經不調, 一般會從補腎、扶脾、疏肝、調理氣血著手,

Advertisiment
中醫效果在於對病症的標本兼治為中醫較好的方法, 需要患者根據病情選擇使用, 不可因為誤用西藥而耽誤就醫。 中醫認為經水出於腎, 故調理月經的根本在於補腎。 通過調理使得腎氣充足, 精血旺盛, 則月經自然通調。 補腎法以填補精血為主。 脾的功能是化生血液, 補脾胃可以充足身體的血源。 扶脾法以健脾升陽為主。 而疏肝理氣的目的則在於調暢氣機, 疏通氣血, 如果氣血調和, 則月經通調。 疏肝法需掌握鬱結之主症。

中醫透過全面分析, 痛經、月經不調等婦科疾病常由內因引起。 其主角則是女性的陰脈之海“胞宮”, 它對於女性的氣血調和起著統籌全身的作用。 古時中醫有言: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月經失調跟人體內的荷爾蒙分泌息息相關,

Advertisiment
女性的兩大內分泌系統卵巢和腎有決定著整個內生殖系統的運轉, 它們的健康與否都對女性的月經起著重大作用。

黑糯米粥

主料:大棗30克桂圓10粒黑糯米100克

配料:紅糖適量

製作方法:

(1)大棗洗淨待用。

(2)桂圓去皮洗淨待用。

(3)黑糯米洗淨, 加入大棗、桂圓適量水煮成的粥狀, 依口味加入適量紅糖即可。

功效:溫腎健脾補血調經

食譜分析:大棗味甘性溫, 入脾、胃經, 溫以補脾經不足, 甘以緩陰血, 和陰陽, 調營衛, 生津液。 大棗中含有蛋白質, 糖類、有機酸、多種維生素及鈣、鐵、磷等微量元素。 桂圓肉味甘平質潤, 能養血安神, 補心益脾。 黑糯米味甘性溫, 入脾、胃、肺經, 能補中益氣。

此粥味道香甜, 可供早晚食用,

Advertisiment
是滋補強身美容的佳品。

蓮藕木耳老鴨煲

主料:鮮蓮藕500克黑木耳60克老鴨1只

配料:精鹽雞精生薑黃酒適量

製作方法:

(1)蓮藕洗淨, 切塊待用。

(2)黑木耳溫水泡發, 擇洗乾淨, 待用。

(3)老鴨洗淨加生薑、黃酒熬湯至八成熟後, 放入蓮藕、黑木耳煮熟後, 放入適量精鹽、雞精適量即可。

功效:滋陰清熱涼血止血

食譜分析:蓮藕為乾澀性涼, 入心、肝、胃經, 能化瘀止血。 黑木耳涼血止血, 利腸通便。 老鴨味甘性寒, 滋陰養胃, 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鈣、鐵、磷、核黃素、尼克酸等營養物質。

常喝此煲對於月經量多且陰虛內熱體質者, 效果尤佳。 可以滋陰清熱, 調整月經週期, 減少出血。

山藥栗子豬肚煲

主料:鮮山藥500克栗子50克豬肚1個

配料:生薑料酒精鹽適量

製作方法:

Advertisiment

(1)鮮山藥去皮, 洗淨, 切塊待用。

(2)栗子去皮洗淨待用。

(3)豬肚用麵粉或精鹽、促反復搓洗數遍後, 用水洗淨切塊, 加薑、酒、清水適量, 煲至八成熟後, 加山藥、栗子煲熟加適量精鹽即可。

功效:健脾和胃益腎調經

食譜分析:山藥入肺、脾、腎三經, 補肺健脾益腎, 性平而不寒不燥。 栗子味甘性溫, 入脾、胃、腎經, 能養胃健脾補腎止血。 豬肚味甘性溫, 入脾、胃經, 為血肉有情之品, 健脾胃, 補虛損, 是虛勞羸弱者營養的佳品。 此煲鮮香可口, 可供中、晚餐食用, 脾胃虛弱者食之甚佳。

飲食禁忌:陰虛者, 忌食辛辣燥熱之品;陽虛者, 忌食寒涼冷積之品;經少者, 忌酸澀苦寒之品;經多者, 忌溫熱辛辣之品。

大黃、木香、蒼術、五靈脂、陳皮、黃芩等中藥材製成的中藥丸劑, 氣微,味苦。其主要成份為橙皮苷、黃芩苷等。具有破瘀,調經的功效。臨床上用於治療婦女血瘀積聚,月經閉止,經期紊亂,行經腹痛。

氣微,味苦。其主要成份為橙皮苷、黃芩苷等。具有破瘀,調經的功效。臨床上用於治療婦女血瘀積聚,月經閉止,經期紊亂,行經腹痛。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