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最安全的嬰兒餵養方式

母乳營養豐富易消化吸收

1.母乳中的蛋白質以清蛋白為主, 酪蛋白含量少, 易被消化吸收。

2.母乳中脂肪顆粒小, 含不飽和脂肪酸的脂肪較多, 能供給豐富的必需脂肪酸, 又含較多解脂酶, 有利於消化吸收。

3.母乳中乳糖量多, 能促進腸道乳酸桿菌生長。

4.母乳含微量元素如鋅、銅、碘較多, 初乳中更高;鐵含量雖與牛乳相同, 但吸收率高於牛乳5倍, 故母乳餵養者貧血發生率低。

5.鈣磷比例適宜(2:1), 易於吸收, 孩子骨骼發育較好。

6.含較多的消化酶如澱粉酶、乳脂酶等, 有助於消化。

7.母乳緩衝力小, 對胃酸中和作用弱, 有利於消化,

Advertisiment
在胃內停留時間較牛奶短。

母乳餵養增進嬰兒發育

促進大腦發育:母乳含優質蛋白質、必需氨基酸及乳糖較多, 有利於嬰兒腦的發育。 人乳中的卵磷脂可作為乙醯膽鹼前體, 鞘磷脂可促進神經髓鞘形成;長鏈不飽和脂肪酸可促進大腦細胞增殖;乳糖有利於合成腦苷脂和糖蛋白, 促進中樞神經系統發育。 此外, 人乳中尚有較多的生長調節因數, 如牛磺酸等, 可促進神經系統發育。 六個月或者更長時間母乳餵養的寶寶有較強的智力優勢。

增進嬰兒免疫力:①母乳含有sIgA, 尤以初乳中為高, 可結合腸道內細菌、病毒等病原體和過敏原, 阻止其侵入腸黏膜, 有抗感染和抗過敏作用;母乳尚有少量IgG和IgM抗體, B及T淋巴細胞、巨噬細胞和中性粒細胞,

Advertisiment
也有一定免疫作用。 ②含有較多的乳鐵蛋白, 可抑制大腸桿菌和白色念珠菌生長, 有抗感染作用。 ③雙歧因數可促進雙歧桿菌、乳酸桿菌, 抑制大腸桿菌生長。 ④初乳可以在寶寶的腸黏膜、鼻黏膜等形成保護層, 增強寶寶對細菌的免疫力, 被稱作是寶寶人生中第一次重要免疫。 至少6個月的母乳餵養可以保護寶寶免受嬰兒腹瀉、呼吸道、耳部感染的侵害。

改善容貌:在一項研究中, 仔細測量327人的臉部骨骼, 發現從未吃過母乳的人臉部發育最差;只吃過3個月母乳的人比完全沒有吃過者好一些。 吃母乳時間愈長, 臉形發育愈好。 結論是:吃母乳的孩子必須用力吸吮, 臉部肌肉運動量大, 因此臉型比喝牛奶的孩子發育好。

Advertisiment

母乳餵養是母親理解和滿足寶寶需求的最天然最有效的途徑。 哺乳母親體內旺盛的荷爾蒙-泌乳素和催產素, 激發她們產生更加強烈的母愛, 因此被稱作“母愛荷爾蒙”。 純自然的哺乳方式對寶寶更加人性化, 只要寶寶餓了就給他吃, 不必像餵養奶粉一樣刻意遵循人為的餵養時間。 哺乳時母子身體的親密接觸, 使媽媽和寶寶在身心兩方面互動, 給母子二人帶來溫馨的感覺。 母親通過餵奶, 更加深刻地瞭解寶寶的性格和需要, 掌握養育寶寶的訣竅。 母乳哺育6~9個月以上的嬰兒, 雙臂的力量可以把自己吊在一根橫杆上, 具有運動員的雛形;豐潤的雙頰能容納更多的氧氣;挺直的鼻樑使呼吸更為順暢;這種優勢一生受用無窮。

Advertisiment

母乳餵養的優勢

1.母乳的溫度及泌乳速度對餵養十分合宜, 幾乎為無菌食品, 喂哺簡便, 十分經濟。

2.母乳可以為早產兒提供一種特殊的保護。 母乳餵養的低出生體重兒, 罹患嚴重血液感染和腦膜炎的數量比人工餵養的要少。

3.乳量隨小兒生長而增加, 可以幫助寶寶避免肥胖。 母乳餵養讓寶寶有更好的進食規律, 有利於嬰兒在成年後建立健康的飲食習慣。

4.母乳餵養可能保護寶寶成年後抵抗骨質增生。 哺乳期的女性在開始哺乳時流失的骨密度, 由於缺少鈣或者體內低的雌性激素, 都會在斷奶後重新補回來。 母乳餵養可以長期改善媽媽的骨密度, 老年時減少骨折的風險。

5.超過6個月的母乳餵養可以降低寶寶患1型糖尿病的危險,

Advertisiment
母乳中還含有一種蛋白質荷爾蒙物質, 能調節食欲和脂肪增長。

6.母親自己喂哺, 有利於促進母子感情, 對提升寶寶智力有作用;還可密切觀察孩子的各種變化, 隨時照顧護理。

7.母乳餵養可以減低媽媽的壓力和產後出血, 刺激子宮收縮, 促進母親早日恢復。 很多媽媽擔心, 母乳餵養會失去女性的魅力。 其實是多餘的。 哺乳是一種“自然”的減肥方法。 哺乳要消耗大量的熱量和營養來滿足寶寶的需求(500~700卡/天), 相當於慢跑1小時。 哺育寶寶會幫助媽媽釋放體內的荷爾蒙, 媽媽會在哺乳寶寶的時候感到放鬆;荷爾蒙還可以幫助媽媽的子宮收縮, 減少產後出血。

8.母乳餵養可以幫助媽媽減少患某種癌症的風險, 哺乳母親較少發生乳腺癌、卵巢癌等。研究發現女性母乳餵養的時間越長,越可能遠離乳腺癌和卵巢癌。哺育一年對乳腺癌的預防效果最好。

哺乳母親較少發生乳腺癌、卵巢癌等。研究發現女性母乳餵養的時間越長,越可能遠離乳腺癌和卵巢癌。哺育一年對乳腺癌的預防效果最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