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入園這樣做 爸媽不虐心

春季寶寶入園已經開始了, 小朋友們在爸爸媽媽的牽手下走進家庭之外的第二個場所, 這讓不少父母和孩子都很難快速適應, 不少爸爸媽媽心理產生了焦慮分離的情緒, 小寶寶更是一哭二鬧的讓老師和家長們不放心, 那麼, 究竟怎麼辦呢?

虐心事頭一件:大人孩子都“中招”的分離焦慮

媽媽網網友子炫媽媽:因為要上班, 所以寶寶送幼稚園了。 一個多星期後, 送去時都要哭。 還說說媽媽不要他了, 要打阿姨。 沒辦法, 只能狠心放下寶寶離開, 當然我也跟老師說不要說“媽媽不要他”, 應該告訴寶寶媽媽和爸爸要去上班,

Advertisiment
要他乖些和小朋友們一起玩。

媽媽網網友白白豬00:我的小可愛終於可以入幼稚園咯!BUT, 新的問題又來了, 幼稚園不給用奶瓶, 中午怎麼辦呢?女女手多, 打人怎麼辦?初入幼稚園, 找我怎麼辦?找不到我, 哭怎麼辦?怎麼辦怎麼辦?一連串的問題湧現出來, 誰可以支支招?

媽網觀察團:的確, “分離焦慮”是寶寶入園時要面對的第一道坎兒, 大部分寶寶都可能經歷。 不僅如此, 連家長也可能會“中招”呢。 網友白白豬00就是一個產生了分離焦慮的媽媽--還沒跟寶寶分開就開始為寶寶入園的各種問題擔心不已。 那麼該如何解決分離焦慮呢?

寶寶之所以產生分離焦慮, 最主要的原因是寶寶以為看不見就代表一直都看不見了,

Advertisiment
以為爸爸媽媽不要自己了。 因此, 在寶寶入園之初的一個星期, 爸爸媽媽應該準時接孩子, 讓孩子明白這種分離是短暫的, 爸爸媽媽每天都還會出現。 其次, 可以多嘗試和寶寶玩“捉迷藏”等遊戲, 讓他更進一步理解什麼是短暫的分離。

至於患上分離焦慮的大人, 自己調整心態也很重要哦, 此外可以及時和老師保持溝通, 與其猜測寶寶在幼稚園的狀況哺乳直接向老師進行瞭解。

虐心事第二件:孩子不合群怎麼辦?

媽媽網網友Rachealgirl:我家寶寶入園哭了一個星期就沒哭了, 每天堅持自己背書包上學。 不過老師反映說他不愛說話, 不怎跟其他小朋友玩, 還說他做事拖拉, 每次都讓其他小朋友玩了他才玩, 每次放學都說他不說話。

Advertisiment
但是我們無論在家還是去哪裡玩, 他都不會這樣的呀!總是蹦蹦跳跳, 很活潑, 也很多問題問我的。 怎麼到了幼稚園就變成沉默寡言內向的膽小孩了?怎麼辦呢?

媽媽網網友天天媽媽:天天新生入園才五天, 就欺負小朋友, 還不止一次。 第一天, 天天敲了一個小女孩的頭;睡覺時候把旁邊小女孩的鼻子弄花了;第四天, 打了一個小女孩的手, 第五天, 咬了個小女孩。 被咬的女孩手臂一大個牙印, 有些地方有點紅紫色了。 天天爸帶著天天在給這個小女孩道歉, 女孩媽媽很友善說沒關係, 小女孩也說沒關係, 可是, 我和天天爸爸無地自容。

媽網觀察團:孩子不合群有兩種“極端”的表現, 一種就是沉默寡言不願意和別的孩子接觸;另一種則是調皮搗蛋,

Advertisiment
像小刺蝟一樣給周圍的小朋友製造麻煩。 無論哪一種都是因為孩子一時無法適應集體生活而導致的--入園前, 孩子是家中的“寶”, 爸爸媽媽爺爺奶奶都圍著寶寶轉, 這使寶寶不知道該如何跟別的小朋友交流, 膽小的就變得沉默寡言而膽大的就變成小霸王欺負人。 那針對入園時的不合群現象, 爸媽能做些什麼呢?

首先, 可以在平時多帶孩子與別的小朋友接觸, 比如社區裡的其他小夥伴或者親朋好友家的寶寶。 讓他們在玩玩具的過程中逐漸學會等待和與他人分享、合作等。

其次, 避免對孩子說類似“不要讓別的小朋友欺負你”的話, 這會讓孩子的是非觀念錯亂, 還會讓孩子認為別人可能欺負自己,

Advertisiment
總是防備著其他小朋友, 不利於儘早融入集體生活。

最後, 家人們要轉變觀念, 不要再圍著孩子轉, 要教育孩子尊重家人。

虐心事第三件:吃飯問題讓人擔心

媽媽網網友carrycai:一直覺得兒子在幼稚園吃飯是個問題。 幼稚園說了, 肉菜會剁碎, 但就經常吃豆芽, 還不會剁碎的, 每吃一次我兒子就吐一次, 現在乾脆只吃白飯, 不吃菜了(當然, 我兒子也有點挑食)。 吃飯少了。 所以我就緊張地每天接他放學都帶上雞蛋或者是麵包之類的東西和牛奶過去讓他吃了再走。

媽媽網網友希-曦:寶寶最近上幼稚園了, 可是老師說她在幼稚園都吃得很少, 也表現得很挑食, 平時在家裡不是這樣的, 都不知道怎麼辦才好。

媽網觀察團:對於第一年上幼稚園的孩子來說, 伙食問題總是媽媽們所擔心的。在擇園時,家長都會將幼稚園的伙食作為選擇幼稚園的一個標準。即使入園前做了充分的調查,但入園後不少家長還是發現孩子有面黃肌瘦的趨勢或是抱怨幼稚園吃不好的情況。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呢?

在孩子入園前,爸爸媽媽一定要讓孩子掌握自己吃飯的技能,因為幼稚園的孩子較多,老師沒法做到一個一個地餵飯。如果孩子尚不能掌握自己吃飯的能力,在煩請老師關照的同時最好儘快教會孩子。

此外,如媽網網友carrycai所說的,幼稚園的飯菜都不如家裡準備的精細,這會導致孩子吃著容易吐。一方面要及時和園方溝通,另一方面要及時調整孩子在家中的飲食。在家裡,菜要逐步弄得粗一點,多弄點硬的東西讓寶寶咬,鍛煉牙齒和吞咽功能。

最後一點,家中不可太縱容孩子的飲食喜歡--不要因為孩子喜歡吃什麼就一味讓孩子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就可以不吃。這樣縱容會讓孩子更難適應幼稚園的伙食。

虐心事第四件:自理能力不達標

媽媽網網友阿不娘:寶寶就要上幼稚園了,但在自理方面還是差一點點。能自己能吃飯,但在脫鞋、脫褲子上廁所、自己上床睡覺這些事兒上,會一點兒卻完全不積極啊。假如幼稚園一個班30個小朋友,3個老師,你們說小朋友們真能夠完全聽老師話,叫做什麼就做什麼嗎?

媽媽網網友丁丁-媽:閨女2歲半,在一歲的時候就會叫大人幫忙撒尿了,但是現在去幼稚園卻幾乎天天尿褲子。剛剛開始去幼稚園就有這種情況,但是轉眼去幼稚園快一個月了,還是每天都尿褲子。我們每天回來都問她為什麼會尿褲子,也教她在幼稚園怎麼跟老師表達自己想尿尿,路上還說的好好的,可是去接的時候已經是連鞋子都濕了。教也教了,說了說了,就差打了。真不知道該怎麼教育她,據老師講,在幼稚園其他什麼都好,就是不讓老師幫忙去尿尿,其他小朋友都是老師幫忙去洗手間的。

媽網觀察團:在寶寶入園前,自理能力是一定要培養的。有些家長不能理解的是,孩子明明在家做得好好的,到了幼稚園卻“退步”了。其實這和幼稚園的陌生環境有很大關係。

以上廁所為例,如果寶寶入園之初動作太慢了可能會遭到老師的“責備”,說寶寶太慢。而老師恰恰又不是寶寶熟悉的人,因此就容易給寶寶造成負面影響--為了不被老師說,寧願尿褲子也不去廁所。為了解決這種情況,爸爸媽媽要及時跟老師溝通,老師也應該更有耐性地在自理的小事兒上幫助孩子。經過一段適應期,孩子從心理上接受幼稚園後,這種情況就會改善了。

另外,對於年齡較小的寶寶,最好給孩子選擇容易穿脫的衣褲鞋襪,這樣也降低了孩子學習自己穿衣服的難度,自然也有利於自理能力的提高。例如用一腳蹬的鞋代替系鞋帶的鞋子,用鬆緊褲腰的褲子代替需要系紐扣甚至皮帶的褲子。

寫在最後:寶寶第一次脫落爸爸媽媽的羽翼開始集體生活,做父母的總會有些“虐心”的感受,但這都是孩子成長必經的階段,只要爸爸媽媽以正確的方式協助寶寶,入園季沒有打不破的魔咒。

伙食問題總是媽媽們所擔心的。在擇園時,家長都會將幼稚園的伙食作為選擇幼稚園的一個標準。即使入園前做了充分的調查,但入園後不少家長還是發現孩子有面黃肌瘦的趨勢或是抱怨幼稚園吃不好的情況。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呢?

在孩子入園前,爸爸媽媽一定要讓孩子掌握自己吃飯的技能,因為幼稚園的孩子較多,老師沒法做到一個一個地餵飯。如果孩子尚不能掌握自己吃飯的能力,在煩請老師關照的同時最好儘快教會孩子。

此外,如媽網網友carrycai所說的,幼稚園的飯菜都不如家裡準備的精細,這會導致孩子吃著容易吐。一方面要及時和園方溝通,另一方面要及時調整孩子在家中的飲食。在家裡,菜要逐步弄得粗一點,多弄點硬的東西讓寶寶咬,鍛煉牙齒和吞咽功能。

最後一點,家中不可太縱容孩子的飲食喜歡--不要因為孩子喜歡吃什麼就一味讓孩子吃什麼,不喜歡吃什麼就可以不吃。這樣縱容會讓孩子更難適應幼稚園的伙食。

虐心事第四件:自理能力不達標

媽媽網網友阿不娘:寶寶就要上幼稚園了,但在自理方面還是差一點點。能自己能吃飯,但在脫鞋、脫褲子上廁所、自己上床睡覺這些事兒上,會一點兒卻完全不積極啊。假如幼稚園一個班30個小朋友,3個老師,你們說小朋友們真能夠完全聽老師話,叫做什麼就做什麼嗎?

媽媽網網友丁丁-媽:閨女2歲半,在一歲的時候就會叫大人幫忙撒尿了,但是現在去幼稚園卻幾乎天天尿褲子。剛剛開始去幼稚園就有這種情況,但是轉眼去幼稚園快一個月了,還是每天都尿褲子。我們每天回來都問她為什麼會尿褲子,也教她在幼稚園怎麼跟老師表達自己想尿尿,路上還說的好好的,可是去接的時候已經是連鞋子都濕了。教也教了,說了說了,就差打了。真不知道該怎麼教育她,據老師講,在幼稚園其他什麼都好,就是不讓老師幫忙去尿尿,其他小朋友都是老師幫忙去洗手間的。

媽網觀察團:在寶寶入園前,自理能力是一定要培養的。有些家長不能理解的是,孩子明明在家做得好好的,到了幼稚園卻“退步”了。其實這和幼稚園的陌生環境有很大關係。

以上廁所為例,如果寶寶入園之初動作太慢了可能會遭到老師的“責備”,說寶寶太慢。而老師恰恰又不是寶寶熟悉的人,因此就容易給寶寶造成負面影響--為了不被老師說,寧願尿褲子也不去廁所。為了解決這種情況,爸爸媽媽要及時跟老師溝通,老師也應該更有耐性地在自理的小事兒上幫助孩子。經過一段適應期,孩子從心理上接受幼稚園後,這種情況就會改善了。

另外,對於年齡較小的寶寶,最好給孩子選擇容易穿脫的衣褲鞋襪,這樣也降低了孩子學習自己穿衣服的難度,自然也有利於自理能力的提高。例如用一腳蹬的鞋代替系鞋帶的鞋子,用鬆緊褲腰的褲子代替需要系紐扣甚至皮帶的褲子。

寫在最後:寶寶第一次脫落爸爸媽媽的羽翼開始集體生活,做父母的總會有些“虐心”的感受,但這都是孩子成長必經的階段,只要爸爸媽媽以正確的方式協助寶寶,入園季沒有打不破的魔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