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早期發現破傷風的意義

破傷風發病的潛伏期通常為4-14日, 但少數患兒可短至1-2日或長達數月, 甚至數年。 新生兒破傷風的潛伏期為4-7日, 所以俗稱"四六風"、"七日風"。 一般在潛伏期內無症狀, 常難以查覺。 大多數病兒起病緩慢, 發病後, 1-2日內症狀不典型, 可有以下表現:

1、煩躁:嬰幼兒表現哭鬧、易驚、學齡兒則訴頭痛。 身體不適。

2、走路摔跤:有些病兒最初表現是走路時無故摔倒, 家長常以為是孩子淘氣, 不好好走路, 甚至因此遭到家長的斥責, 部分病兒訴說因疼痛和發僵兩腿不聽使喚。

3、張口困難:嬰兒表現吮乳困難, 學齡兒最典型表現是:吃饅頭時不是張嘴大口咬,

Advertisiment
而是用手瓣成小塊, 一塊塊地往嘴裡送。 當然, 此時也常聽家長訓斥為"不好好吃飯"。

4、受傷部位肌肉痙攣:部分病兒在原受傷部位出現肌肉痙攣, 引起疼痛或抽動。

此外, 腹痛, 背部痛等也較多見。

上述症狀中除張口困難外, 並無特異之處, 所以常被忽略, 異致診斷延誤。 如果家長聯想到小兒近日有外傷史, 特別是足底有刺史等, 而且傷後沒有注射過預防針或者給予抗生素治療, 就應當懷疑或者想到本病, 並將小兒儘早送往醫院確診。

許多家長都知道破傷風是嚴重的疾病, 甚至可以致命, 但對小兒為什麼會發生破傷風常駐常駐是茫然不解。 經常有家長問:“我的孩子得了破傷風, 是不是傷後受了風所致?”還有的家長說:“就紮了一個不大的刺,

Advertisiment
怎麼會得破傷風呢”。

以下情況為破傷風桿菌的侵入和繁殖創造了條件:

1、刺傷:由尖銳物品刺入引起, 傷口雖小但較深;

2、異物傷:如竹木刺、植物刺、槍彈傷等;

3、傷口被污染, 特別是被糞便或操作者污染, 例如用不潔的剪刀剪斷新生兒臍帶;

4、特殊部位的慢性☆禁☆感染, 如中耳炎, 乳突炎等。

上述幾種情況都有隱藏著破傷風發病的可能。 有時候僅僅一根刺也會發生破傷風, 例如在農村到棗子熟了的季節, 有些孩子光著腳丫上樹摘棗吃, 不小心被棗樹上的刺兒紮傷腳, 結果不幸有些人會發病。

還有些家長問, 打破傷風疫菌後(指的是白百破三聯針), 為什麼還會得破傷風呢?其實道理很簡單,

Advertisiment
破傷風疫苗有年限限制, 超過預防期限感染破傷風桿菌, 照樣有發病的可能, 所以正確預防破傷風很重要。

早期發現意味著早期診斷, 並能搶在典型痙攣發作前開始下述的治療。

1、儘早注射破傷風抗毒血清或者人體破傷風免疫球蛋白。

2、使用合理有效抗生素, 如靜點甲硝唑。

3、未愈或已感染的傷口, 要進行妥善處理。

4、減少或者預防喉痙攣和抽風引起的窒息。

5、保證營養供給, 包括給予靜脈高營養或者胃管鼻飼。 治療及時, 無疑提高了破傷風的治癒率。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