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篩查應該什麼時候做

現在大家對於新生兒篩查也開始重視起來, 因為這關係到新生兒的身體健康。 新生兒篩查一般是在嬰兒出生後三天採取臍血或足跟血的紙片進行。 那麼, 做新生兒篩查有什麼作用?來看看育兒專家們是怎麼解釋的。

篩查項目有哪些?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篩查, 目前, 這兩項新生兒篩查比較普及。 採用的辦法:在新生兒開始吃奶72小時後從足跟取幾滴血, 使血洇在試紙上進行苯丙酮尿症和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篩查。 這種篩查可以最後排除孩子是否患有這兩種疾病。

Advertisiment

聽力篩查採用的辦法:聽力篩查採用的是耳聲發射、腦幹聽覺誘發電位或/和行為測聽等生理學檢測方法。 由於聽力是由外耳、中耳及內耳經過機械能(聲波)向電能轉換等一系列複雜過程完成的。 整個過程中任何一環出現問題都會造成聽力損害。 檢測各個聽力發生及傳導過程需要客觀檢查和主觀配合共同完成。

新生兒聽力檢查只是檢查機械能傳導的過程, 對於孩子存在進行性聽神經系統退行性疾病, 這種篩查並不能發現。 所以說, 新生兒通過篩查並不能保證今後不存在發生相關疾病的危險, 只是再出現相關疾病時, 發病的病因與篩查時所排除的病因不同而已。

為什麼要做篩查

先天性疾病是指母親懷孕期間即開始發生、發展的一類疾病。

Advertisiment
這類疾病往往不易根治, 但有些是可以通過藥物、食物或其他方法進行替代、干預或治療的, 從而避免、延緩或減少疾病對人體的影響。

一種稱為苯丙酮尿症的疾病, 是由於體內缺少苯丙氨酸羥化酶, 致使人體不能代謝苯丙氨酸。 這樣, 體內就會出現苯丙氨酸堆積, 造成人體器官受損, 特別是大腦, 嚴重影響孩子的智力。 如果能及早發現, 及早採用低苯丙氨酸奶粉替代一般嬰兒奶粉或母乳, 可避免體內苯丙氨酸的堆積, 從而阻止大腦的損害。

另一種稱為先天性甲狀腺功能低下的疾病, 是由於先天性甲狀腺功能發育遲緩, 不能產生足夠的甲狀腺素, 致使包括大腦在內的人體器官發育受阻,

Advertisiment
出現以呆傻為主要表現的發育落後。 及早合理補充甲狀腺素片, 可避免人體的受損。

怎樣看待新生兒篩查:特殊地區篩查

有些地區包括比較特殊的地區高發性疾病, 當地也會進行相應的篩查。 除了新生兒篩查, 針對很多情況當地政府都會進行相應的篩查, 比如缺碘的篩查、高血壓篩查等等。 篩查, 實際上是在相應人群中對一種或幾種疾病的初步挑選的方法。 由於篩查所面臨的物件基數龐大, 而且還要求快速獲得結果。 因此, 採用的技術方法應當是相應簡便的。 當然, 簡便的方法所獲得的資料其精確度就不會很高。

為了避免因不高的精確度造成真正病人的漏診, 初步篩查後, 醫院會將稍有可疑的病例都作為複查的對象。

Advertisiment
這樣, 很多複查的物件實際並不是病人, 這也是醫學上稱之為假陽性的結果。 經過篩查和複診, 真正的病人就能找到。 所以, 沒有通過篩查的物件並不能稱為病人, 只有通過複查才能最終確定。 弄明白了這一點, 希望家長能夠理解, 並能正確對待篩查的結果。

新生兒篩查其實是通過相應群體的篩查, 將哪些需要及早治療和干預的疾病儘早發現。 正確的治療或者糾正, 讓孩子能夠健康成長, 這也需要父母們的大力支持。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