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濕肺的護理

新生兒濕肺的護理

任何疾病都需要精心的護理, 對於細皮嫩肉的小寶寶來說尤為重要。 新生兒濕肺的護理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1、保溫:保持適宜的溫度和濕度, 室溫在24-26℃, 濕度以55%為宜。 早產兒和體溫不升者, 可置於遠紅外輻射保暖臺上進行處理或置暖箱中, 使新生兒皮膚溫度達36.5℃。

2、餵養應以少量多次為主, 每次不能喂得過飽, 以防嘔吐和誤吸;人工餵養時, 奶嘴孔宜小, 以防發生嗆咳。 病情嚴重者可用鼻飼管餵養或靜脈補液, 必要時少量多次輸血漿, 應用靜脈營養液。

3、置患兒于頭高側臥位, 以減輕呼吸困難及紫紺。

Advertisiment
經常更換體位, 使呼吸道分泌物易於排出, 治療護理應集中進行, 保持患兒安靜, 以免患兒哭鬧加重心臟負擔。

4、保持呼吸道通暢, 及時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分泌物黏稠不易吸出者, 可先行霧化吸入, 每次15-20分鐘, 在霧化液中加入糜蛋白酶、地塞米松及相應的抗生素, 對消炎、止咳化痰、濕潤氣道有較好的效果, 霧化吸入後拍背吸痰, 吸痰時要先吸口腔內分泌物, 再吸引鼻腔內分泌物, 以免患兒在喘息和哭鬧時將分泌物, 再吸引鼻腔內分泌物, 以免患兒在喘息和哭鬧時將分泌物吸入肺部, 吸痰時要注意觀察分泌物的量、黏稠度以及顏色、面色及吸痰前後呼吸音的變化。

5、密切觀察病情變化:

①若出現煩躁不安, 心率120次/分以上,

Advertisiment
心音較弱, 氣喘、紫紺加重, 肝臟在短時間內增大, 雙下肢水腫等, 要及時通知醫師, 按醫囑及時準確應用強心劑及利尿劑;②若突然出現呼吸不規律、呼吸暫停或紫紺加重, 可能為呼;③如喘憋加重並有反復窒息情況, 需設吸道梗阻, 應及時吸痰專人護理, 並做好搶救準備。

新生兒濕肺的病因

新生兒濕肺的病因是如何產生的呢?對寶寶今後的健康成長會有不好的影響嗎?下面我們一起來瞭解!

新生兒濕肺(born)又稱新生兒暫時性呼吸困難或第Ⅱ型呼吸窘迫綜合征(RDStypeⅡ), 是一種自限性疾病。

胎兒肺泡內充滿液體。 在正常生產過程中通過狹窄的產道, 當頭部娩出而胸廓受擠壓時約有1/2~2/3的肺泡液被擠出體外。 開始呼吸後, 空氣進入肺泡,

Advertisiment
剩下的肺泡液即被肺泡壁毛細血管所吸收。

如肺泡內及間質內液體過多, 吸收延遲, 或有液體運轉困難, 以致出生24小時內肺泡存留較多液體而影響氣體交換, 出現呼吸困難, 這是本病發生的主要機理。 常多見於剖宮產兒, 因其肺泡液未被擠出;亦多見於吸入過多羊水窒息兒。

新生兒濕肺的症狀

無論大病小病都會有與其相對應的症狀, 那麼, 新生兒濕肺的症狀有哪些呢?

患兒大都為足月嬰, 多數在出生後6小時內即出現呼吸加速(>60次/分), 輕症較多, 症狀僅持續12~24小時, 重症較少見, 可拖延到2~5天, 表現為哭聲低弱, 青紫, 輕度呻吟, 鼻扇, 三凹征, 呼吸急速(可超過每分鐘100次), 肺部陽性體征不多, 聽診可有呼吸音減低和粗濕羅音,

Advertisiment
PaO2略下降, 個別病例可見嘔吐, PaCO2上升及酸中毒均不常見, 患兒一般情況較好, 能哭, 亦能吮奶。

新生兒濕肺的主要原因是胎兒因剖宮產胸廓不受擠壓, 或轉運功能障礙, 則肺內液體瀦留, 淋巴管和靜脈內液體淤積, 肺葉間和胸腔也可有少量積液而影響呼吸。 因此, 產婦勿用過量的鎮靜藥物。 應限制不必要的剖宮產。 需要時可及時作體位引流。

新生兒濕肺綜合症

什麼是新生兒濕肺綜合症呢?

由於胎兒肺液吸收延遲而導致呼吸增快和低氧血症, 需供氧治療的呼吸窘迫。

受累新生兒往往是足月或接近足月的, 多見於剖腹產出生並有產時窒息者, 也可在有呼吸窘迫綜合征的早產兒中發生。 在生後即刻發生呼吸增快, 呻吟和三凹症,

Advertisiment
並可有發紺;胸部X線顯示肺過度膨脹伴肺門紋理增粗, 心臟邊緣模糊不清, 而外周肺野清晰, , 裂隙處可見液體存在, 胎兒肺液吸收機制已在第256節圍產期生理中描述。

通常在2~3日內恢復, 治療是支持和通過氧罩供氧, 通過動脈血標本監測血氣或通過經皮的脈搏光電血氧儀監測血氧飽和度。 部分病人需要使用CPAP和偶爾使用間歇指令通氣。

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不能視作專業意見。 網上任何關於疾病的建議都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斷。

新生兒濕肺傳染嗎

無論大病小病, 唯恐是傳染病, 那麼新生兒濕肺傳染嗎?下面跟小編一起來瞭解!

本症與肺內的液體增加及肺淋巴引流不足有關, 為一種暫時性呼吸功能不全不屬於傳染病的範疇。 正常胎兒出生前肺泡內含液體約30ml,在正常生產過程中通過狹窄的產道,當頭部娩出而胸廓受擠壓時約有1/2~2/3的肺泡液被擠出體外。開始呼吸後,空氣進入肺泡,剩下的肺泡液即被肺泡壁毛細血管所吸收。

如肺泡內及間質內液體多,吸收延遲,或有液體運轉困難,以致出生24小時內肺泡存留較多液體而影響氣體交換,出現呼吸困難,再加上轉運功能不全,這是本病發生的主要機理。常多見於剖宮產兒,因其肺泡液未被擠出;亦多見於吸入過多羊水窒息兒。

正常胎兒出生前肺泡內含液體約30ml,在正常生產過程中通過狹窄的產道,當頭部娩出而胸廓受擠壓時約有1/2~2/3的肺泡液被擠出體外。開始呼吸後,空氣進入肺泡,剩下的肺泡液即被肺泡壁毛細血管所吸收。

如肺泡內及間質內液體多,吸收延遲,或有液體運轉困難,以致出生24小時內肺泡存留較多液體而影響氣體交換,出現呼吸困難,再加上轉運功能不全,這是本病發生的主要機理。常多見於剖宮產兒,因其肺泡液未被擠出;亦多見於吸入過多羊水窒息兒。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