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水腎3癥狀及處理

2011-03-16 2127

新生兒水腎”雖不常見, 卻不容忽視。 由于它可能造成某些后遺癥, 所以媽媽們都應對它有所認識, 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將傷害降到最低。

2大成因

正常的人體泌尿道器官主要有兩個腎臟、兩個腎盂、兩段輸尿管、一個膀胱及一段尿道。 當身體產生的廢物尿素, 經由腎臟制造出尿液時, 就會排到腎盂, 再經輸尿管到膀胱, 最后從尿道排出體外。 這個過程要順暢, 若其中一部分有問題, 很可能造成尿液無法正常排出而累積體內, 若尿液

積在腎盂內, 就稱為“水腎”。

由于尿液持續地累積, 一段時間后, 腎盂就像灌了水的汽球越漲越大,

Advertisiment
而對旁邊的腎臟組織產生壓力性的傷害, 即腎臟被漲大的腎盂“壓壞”, 進而造成腎功能減退, 甚至引起慢性腎衰竭, 危及生命。

原因1 “腎盂和輸尿管連接處狹窄”所造成的水腎, 大多是單側腎盂漲大。

原因2 “后尿道瓣”造成的水腎, 則多是兩側腎盂及輸尿管漲大。

3種癥狀

癥狀1 新生兒水腎的大部分癥狀都能發現, 當媽媽為寶寶洗澡或換尿布時, 會觸摸到寶寶的肚子及兩邊腰部, 若發覺有異物, 就應有所警覺。

癥狀2 由于寶寶的腹部很柔軟, 若是患水腎, 媽媽在觸摸寶寶腹部時, 就會發現一個圓圓鼓鼓的東西, 或看出寶寶肚子鼓出一塊, 此時媽媽應該趕緊帶寶寶至醫院, 請專業小兒科醫師診察, 辨別是水腎或是漲大的腸胃。

Advertisiment

癥狀3 新生兒水腎是因泌尿道中某一部分被阻塞而發生的現象, 就好比水災一樣, 因水溝不通造成淹水, 所以在有阻塞地方上的泌尿道, 就會有尿液累積和漲大的現象。

容易引發的后遺癥

尿液累積、泌尿道漲大、泌尿道內壁受損, 會造成細菌侵入引發感染。 若媽媽發現寶寶有反復發燒、不吃奶、活動力差、皮膚顏色灰暗或是不明原因嘔吐, 但卻沒有上呼吸道或其他部位明顯感染現象時, 就可判別寶寶可能是泌尿道感染。 由于泌尿道感染有可能使病情加重, 演變成泌尿道阻塞, 甚至引起白血癥, 嚴重時會危及生命, 因此媽媽們不可不小心注意, 謹慎處理。

如何檢查

當懷疑寶寶罹患水腎時, 媽媽應立即請小兒醫師診治。

Advertisiment
目前醫學上多用超聲波來診斷水腎。 因為超聲波檢查方便又準確, 且可很快區分出造成寶寶不適的可能疾病, 如腫瘤或是多囊性腎臟炎等。 一般來說, 醫師在用超聲波診斷水腎時, 通常都會建議讓寶寶再接受膀胱和輸尿管檢查, 并會和泌尿外科醫師一同評估手術矯正的風險及方法, 幫寶寶找出最好的治療模式。

治療方法

新生兒水腎雖不常見, 但卻會有后遺癥, 因此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最好的方法。 舉例來說, 新生兒水腎最常見的是 “輸尿管腎盂連接處狹窄”, 若能及早發現并及早接受治療, 手術治療成功率可達95%以上。 因此, 媽媽若擔心寶寶罹患新生兒水腎, 可請醫師仔細地為寶寶做最完整的檢查。

Advertisiment

文/陳志恒 兒科主治醫師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