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生兒化膿性乳腺炎臨床表現與治療

新生兒不幸罹患化膿性乳腺炎後, 絕大多數呈急性化膿性表現:媽媽發現寶寶最初的症狀常常是哭鬧、發燒、吃奶欠佳等全身性症狀, 接著在給寶寶洗澡或更衣時, 發現某側或者雙側乳☆禁☆房紅腫, 或者原來腫脹的乳☆禁☆房(受母親妊娠時內分泌的影響)皮色發紅有觸痛。 具體到每個病兒, 乳☆禁☆房紅腫尚有輕重區別:典型的表現是患乳紅腫範圍直徑約4-5cm大小, 邊界不甚清楚, 觸之略硬且有明顯觸痛, 位於紅腫區中心的乳☆禁☆頭有時呈輕度凹陷, 化膿時間較早, 經3-5天(大年齡兒童化膿時間一般為6-7天)後患處即可能出現波動感或中心變軟,

Advertisiment
說明已有膿液積聚或有化膿壞死組織形成。

少數孩子反應較強烈, 患乳紅腫範圍較大, 波及周圍的胸壁, 且全身症狀比較突出, 醫生稱之為蜂窩織炎病情較重, 可能併發敗血症, 但化膿時間可能出現的較晚, 甚至不化膿或者膿量較少。

有些病兒全身症狀不明顯, 甚至一切如常, 往往使家長忽略, 他們說不清寶寶什麼時候得的病, 來診時醫生發現病兒患處紅腫的中心巳破潰流膿。 個別病兒呈亞急性或慢性表現, 患乳腫疼範圍不大, 約3cm大小, 炎症表現可以持續1-2個月不消, 且很少化膿或僅有少量的膿液。

治療:對紅腫範圍較大、全身症狀比較明顯、或者雙側發病者應靜脈點滴抗生素, 而且最好選用作用強、療效好、適合於新生兒應用的抗生素,

Advertisiment
或者根據膿培養結果選敏感的抗生素。 注意!既使是醫療條件差的地區, 也儘量要選用比青黴素作用好的抗生素, 如氨苄青黴素與新青黴素Ⅱ號聯合用藥。 病情輕或恢復期病兒可選用口服抗生素。

凡有膿液積聚者, 應儘早排膿, 無論是穿刺抽膿, 還是切開引流, 都要儘量避免對乳☆禁☆頭乳暈區的損傷。 既使如此, 少數切開引流排膿的孩子, 因局部瘢痕形成, 會造成乳☆禁☆頭回縮;而女嬰則有可能影響將來乳腺的分泌功能, 所以實施過切開引流治療的病兒應隨診觀查。

上述治療大部分可在醫院門急診或社區醫療站完成, 蜂窩織炎或疑有敗血症及早產兒宜住院治療。 絕大多數病兒經治療後可以痊癒。

Advertisiment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