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小學生,暑期備戰完全手冊

學校的生活跟幼稚園的生活可不一樣, 如果說幼稚園的老師是給寶寶更多生活上的照顧, 而在學校, 寶寶是以學習知識, 長本領為主要任務;另外寶寶的生活規律也有了很大的差別。
就像入園, 寶寶需要適應一樣, 為了讓你家的“新小學生”能順利適應小學的學習生活, 我們為你和寶寶準備了“入學暑期備戰方案”。 請媽媽抓緊操練哦!

“身體素質”備戰方案

別看坐著不動, 讀書也是個“力氣活”。 上學後, 孩子首先要面對的是作息時間的改變、生活節奏的加快, 如果沒有相應的身體素質, 是無法適應這樣的“高節奏”的過程。

Advertisiment

小學生在校, 上午4節課、下午3~4節課, 課間休息10分鐘, 午休時間短;上學放學、上下課都有嚴格的時間規定;課堂學習有嚴格的紀律要求, 這些都無疑增加了孩子的緊張度, 使孩子更容易疲勞。

您的寶寶有足夠的體力來應付小學的學習生活了嗎?

☆練一練孩子的耐力

雖然很多孩子平時常常跑跑跳跳, 但正規的體育運動不多, 所以耐力並不夠。 而進入小學後, 孩子首先要學會的是上課30分鐘內必須安靜地坐好。

耐力可以通過有規律的體育運動、持之以恆的鍛煉、甚至較長時間的家務勞動來提高。 建議家長利用暑期, 帶孩子進行游泳、晨跑、上下樓梯、跳繩等運動, 並安排孩子每天做一定時間的家務。

☆ 磨一磨孩子的耐性

Advertisiment

◆多體驗“等”的感覺。 比方, 帶孩子去超市購物, 讓他體驗在收銀台前排隊等待的滋味;讓孩子參與做菜, 例如煲湯, 讓他體驗“慢慢熬”的感覺。
◆有始有終地玩。 在孩子專心玩積木時, 不要叫他去收拾書桌;拼圖還沒拼完時, 不要叫他去洗澡, 在平時的遊戲中, 讓孩子學會有始有終地做完一件事情。
◆學會遵守規則。 規則性☆禁☆遊☆禁☆戲最適合用來培養爭強好勝孩子的耐性。 比方“下棋”, 不管是圍棋、象棋還是飛行棋, 都是強調規則的遊戲。 孩子會在下棋中體會到規則的意義, 在規則的約束下, 慢慢提高耐性。

☆提高精細動作能力

精細動作發展不好的孩子上學後, 遇到的第一個問題可能是“不會用橡皮擦”。 著色、畫畫、穿珠、手工、堆積木、拼裝模型等活動都可以培養精細動作,

Advertisiment
請讓孩子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形式。

☆ 灌輸健康、安全知識

小學裡老師沒有時間和精力照顧到每個學生的各個方面。 所以, 孩子自己必須對身體健康有初步的認識。 特別是有的孩子常常磕磕碰碰, 弄傷了自己也不在意, 而一旦傷口感染細菌, 問題就大了。

所以, 簡單的健康、安全知識應直接教給孩子, 比方, 覺得身體不舒服、或者身上弄傷都應該告訴老師;走路靠右邊;識別紅綠燈信號等。

特別提醒:女孩的家長要告誡孩子, 不容許男性觸碰其下體, 如有發生應馬上告訴家長或老師。

“生活自理”備戰方案

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的孩子, 入學後獨立學習的能力和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也較差, 易產生挫折感、失敗感,

Advertisiment
所以, “生活自理”訓練是入學準備中不可忽視的內容。

☆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培養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 對家長只有一個要求:相信孩子, 生活小事讓孩子自己來。

像穿脫衣鞋、洗漱清潔、鋪床疊被、整理文具、開關門窗、掃地擦桌、擺放碗筷等生活技能, 都是入學前孩子應該做到的。 當孩子在家長的鼓勵、示範和協助下、最後獨立完成時, “我長大了!”“我很能幹!”這樣的美好感覺會油然而生, 因此, 生活自理的訓練也是孩子面對挑戰、驗證能力、得到肯定的過程, 能充分激發孩子對自我的信心。

☆ 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

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 可以讓孩子有自主感, 感到自己是生命的主人。

告訴孩子, 小學生應該學會自己安排自己的生活。

Advertisiment
他自己的生活空間(床、抽屜、書櫃和房間), 他有自己安排的權利和義務。 鋪床、疊被、整理書桌、打掃房間, 保持整潔是他的義務, 而怎樣裝飾和擺設則是他的自由, 家長可以提建議但不可干涉。

在時間安排上也可以給孩子一些權利, 比如晚上睡覺前的遊戲時間, 在不影響正常休息的前提下, 孩子可以自己安排活動內容, 決定各項活動時間的長短和先後。 只要孩子的安排合理, 家長就應該予以尊重。

“學習自理”備戰方案

孩子入學後是否願學?愛學?能學好?可能是家長們最擔心的問題。

於是, 有的家長為了孩子“能在起跑線上佔據領先的地位”, 提前輔導孩子學習小學的內容, 事實上, 這種做法不僅無助于孩子的入學適應, 還會造成孩子上課注意力渙散的不良習慣。

專家的研究指出:孩子入學後學習感到困難的真正原因是孩子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差,因此無法理解、掌握小學的學習內容;另一個方面是社會適應能力發展差,即主動性、獨立性、規則意識、任務意識發展水準低,於是孩子入學後不能主動、獨立完成學習任務,不能按老師的要求完成作業。因此,入學前的準備內容應著重在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和能力的培養上,而不是單純的知識準備。

☆ 抓緊培養“任務意識”

有的孩子上學後,不會自己管理學慣用品,甚至不會記作業,是因為他一直習慣於一切都有人操心、代勞,還沒意識到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是每個小學生必須完成的任務。

所以,入學前家長必須幫助孩子樹立任務意識,比如分配給孩子一兩項家務勞動作為每天必須完成的任務,如掃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去超市購物前,請孩子列(畫)出購物清單,並負責提醒大人把清單上的物品買全。

☆ 練一練孩子的注意力

專一持久的注意品質是小學生上課作業的必要條件,在小學低年級,學業成績的好壞與其說是孩子智慧高低的反映,不如說是孩子注意品質的反映。

所以,請在暑假中有意識地鍛煉孩子的注意力。具體方法是:在活動前設定時間要求,如果孩子堅持下來,就給予適當獎勵,反之則施以一定懲罰。最初可以從孩子最感興趣的活動入手,逐步提高時間要求和活動難度,直到孩子能獨自堅持25分鐘不覺得疲勞。

還會造成孩子上課注意力渙散的不良習慣。

專家的研究指出:孩子入學後學習感到困難的真正原因是孩子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差,因此無法理解、掌握小學的學習內容;另一個方面是社會適應能力發展差,即主動性、獨立性、規則意識、任務意識發展水準低,於是孩子入學後不能主動、獨立完成學習任務,不能按老師的要求完成作業。因此,入學前的準備內容應著重在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和能力的培養上,而不是單純的知識準備。

☆ 抓緊培養“任務意識”

有的孩子上學後,不會自己管理學慣用品,甚至不會記作業,是因為他一直習慣於一切都有人操心、代勞,還沒意識到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是每個小學生必須完成的任務。

所以,入學前家長必須幫助孩子樹立任務意識,比如分配給孩子一兩項家務勞動作為每天必須完成的任務,如掃地、拿牛奶、分碗筷、倒垃圾等;去超市購物前,請孩子列(畫)出購物清單,並負責提醒大人把清單上的物品買全。

☆ 練一練孩子的注意力

專一持久的注意品質是小學生上課作業的必要條件,在小學低年級,學業成績的好壞與其說是孩子智慧高低的反映,不如說是孩子注意品質的反映。

所以,請在暑假中有意識地鍛煉孩子的注意力。具體方法是:在活動前設定時間要求,如果孩子堅持下來,就給予適當獎勵,反之則施以一定懲罰。最初可以從孩子最感興趣的活動入手,逐步提高時間要求和活動難度,直到孩子能獨自堅持25分鐘不覺得疲勞。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