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坐月子>產后恢復>正文

新媽產后如何清洗會陰

生產后, 新媽媽在身體和心理上都發生了很大變化, 注意產后保健, 可幫助身心更好地恢復。

1 保證休息和睡眠:

1)孩子睡時媽媽也睡;

2)有些新媽媽愿意將寶寶放在自己身邊, 哺乳更方便, 休息也更好;

3)有些新媽媽覺得寶寶的聲音會增加她們的焦慮感而休息不好, 可以在媽媽休息時讓其他人帶寶寶。

4)用一些方法來確保自己能好好休息, 如:拔掉電話、減少別人的拜訪、短時間散步、攝入營養飲食等。

2 保持會陰清潔, 進行特殊護理;

1)惡露可持續6~8周。 在產后前幾天里, 紅色惡露較多, 且在喂奶及排便時, 惡露常常增多。

Advertisiment
在產后10天內, 惡露減少并且顏色變成淡粉色或鐵銹色。 在以后的幾周內, 惡變成淡黃色、白色或黃褐色。

2)為減輕疼痛, 加快傷口愈合并防止感染, 可對會陰部進行特殊護理;

●每4~6小時更換一次衛生巾, 以保持會陰部舒適。

●每次大小便后, 用清洗液(最好用醫生推薦的消毒液)自會陰向肛門部沖洗清潔會陰部, 保持會陰清潔, 注意清洗或擦洗方向是由前向是后。

●勤換會陰墊及內褲, 內褲最好純棉寬松貼身的。 換下的內褲清洗后用消毒液浸泡10分鐘。

3 緩解會陰疼痛:

1)冷敷。 分娩后立即用冰袋冷敷會陰以緩解疼痛和腫脹, 在產后24小時內每幾小時冷敷一次。

2)熱敷。 產后24小時以后開始。 每日3次, 每次約20分鐘。

3)麻醉。 用噴霧式或藥膏式局部麻醉劑。

Advertisiment

4)休息時, 建議采取健側側臥位, 或用一個環型墊放在臀下使會陰部高于所坐平面。

5)穿著較寬松衣褲。

6)適當鍛煉, 產后盡量運用盆底肌肉鍛煉法, 可以刺激局部組織血液循環促進傷口愈合并減少腫脹疼痛。

7)如果產后等痔瘡疼痛, 可以洗凈手及臀部, 將痔瘡輕輕還納, 并涂痔瘡膏。

4 注意個人衛生:

1)每天開窗通風, 保持室內空氣流通。

2)注意房間、產婦用品的消毒, 衣物勤換洗, 防止細菌感染。

3)堅持每天刷牙、洗臉。 若自然分娩, 身體恢復較好后, 可適當洗淋浴, 禁止盆浴, 以防止感染。 若為剖宮產, 則應在腹部傷口愈合后再洗淋浴。


溫馨提示: 產后形體恢復:
1、時間:越早越好, 不要坐月子。
2、運動:盡早開始走路、形體訓練。
3、飲食:逐漸控制,
Advertisiment
切忌盲目進補。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