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新媽媽在月子期間一定要臥床休息嗎

新媽媽往往經歷了艱苦的產程後, 身體非常疲憊、而且抵抗力變弱, 產婦需要充分的休息, 才能儘快恢復到懷孕前的狀態。 民間有種說法, 認為“坐月子”要整天臥床休息, 否則會落下“月子病”。 對於新媽媽如何科學坐月子, 不同地域的人都有不同的觀點。 小編認為, 在月子裡, 產婦要保證充分的臥床休息時間, 這是肯定的。 但是, 沒有必要臥床不起, 適當的運動也是必須的。

新媽媽產後一般可以很快下床活動

新媽媽產後身體氣血不足, 各種器官需要回復原位, 同時子宮要排除惡露, 因此, 產後需要有適當的活動。

Advertisiment
“動則生陽、久臥傷氣”, 活動能使人的氣血流通, 使五臟六腑功能旺盛。 臥床過久, 會導致倦怠乏力, 不利於瘀血的排出。 如果瘀血長期停滯在子宮內, 後出現惡露不下、惡露過多、或產後腹痛, 嚴重的還會引起腹中包塊。

一般而言, 順產的新媽媽在產後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動, 做些簡單的坐或者是站立的動作。 隨著身體的逐漸恢復, 下床的次數、範圍、時間也應逐漸增加。 到產後10天左右, 就應該能料理自己的日常起居了。 如果是剖腹產, 則需要多休息一段時間。 如果新媽媽有感染、創傷等其它合併症, 休息和活動的時間都需要酌情增加。

身體虛弱新媽媽需要嚴格控制活動的時間

要注意的是, 並不是所有的新媽媽都能夠馬上下床活動的,

Advertisiment
例如有些新媽媽產後身體虛弱, 有頭暈、乏力的這樣的症狀的時候, 需要多臥床休息, 起床活動的時間也需要嚴格控制, 不要超過半小時, 等體力逐漸恢復就可以將時間稍稍拉長些, 時間還是以1小時至2小時為限, 以避免長時間站立或坐姿, 導致腰酸、背痛、腿酸、膝踝關節的疼痛。 在惡露排淨之前, 最好臥床休息, 尤其是前半個月。 以前, 很多農村新媽媽都沒有條件坐月子, 生完孩子還要繼續勞動, 結果子宮韌帶和骨盆底肌肉與筋膜得不到充分休息, 子宮組織回縮不良, 造成子宮脫垂等疾病。

產後一直臥床不利於產後恢復

坐月子休息並不意味著整天躺在床上。 如果這樣, 不但不利於惡露的排出, 還會導致腸蠕動減弱,

Advertisiment
容易發生產後便秘, 還會影響生殖系統的復原, 不利於產後恢復。 無論是順產還是剖腹產的新媽媽, 新媽媽可以儘早下床做些輕微的活動, 還可以增強免疫力, 減少疾病的發生, 還有利於盆底肌及腹肌張力的恢復。 但不要過早從事體力勞動, 避免發生子宮脫垂等不良現象的發生。 至於臥床休養是最不提倡的了。

新媽媽需要多休息, 但不一定非要長時間臥床, 可以適當在屋裡走走, 這樣有利於惡露的排出。 產婦在床上還可做縮肛運動, 每天兩次, 一次5分鐘, 有利於子宮的回縮。 另外, 適當的看書、讀報、看電視有利於產婦排解鬱悶, 減少產後抑鬱症的發生。 但要注意每次用眼不要超過半個小時。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