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接種疫苗的常見問題

1、寶寶不適合接種的情況

很多家長會諮詢醫務工作者家裡的寶寶什麼情況下不能接種疫苗。 其實每種疫苗都有一定的接種物件, 包括一般禁忌症及特殊禁忌症。 一般禁忌症包括急性傳染病的潛伏期、前驅期、發病期及恢復期, 發熱或患嚴重的慢性疾病如右向左分流的先天性心臟病、肝臟病、腎病、活動性結核、化膿性皮膚病、免疫缺陷病或過敏體質如反復支氣管哮喘、蕁麻疹、血小板減少性紫癜, 有癲癇或驚厥史等。 特殊禁忌症針對於某種特定的疫苗, 更應該嚴格掌握。

2、接種疫苗後皮膚紅腫

Advertisiment

疫苗作為一種外來刺激, 可引起注射部位的局部反映, 一般在接種疫苗後24小時左右, 可見到注射部位紅腫熱痛現象。 根據紅腫直徑分為弱、中等和強反映。 可給與對症處理如熱敷、輕柔等方法。 一般在24-48小時內就小時, 超過48小時建議讓專科醫生診治。

3、接種疫苗後發熱

此為疫苗接種後的全身反映, 主要發生在接種疫苗後的8-24小時。 根據體溫水準, 37.1-37.5℃為弱反應;37.6-38.5℃為中反應;38.5℃為強反映。 通常為中弱反應, 同時可伴隨腹痛、噁心、嘔吐、腹瀉等症狀, 一般不需要特殊處理。 全身反映嚴重者可給與對症處理, 如口服退熱藥, 給與解痙止痛等治療。

4、疫苗可以推後接種麼?

對於不能按時接種疫苗的寶寶, 最好推遲接種, 不要提前。 若間隔時間短, 提前接種濃度疊加,

Advertisiment
發生疫苗反映的機率就會增大。 一般可以推遲1個月, 如果超過一個月才補種仍然有效, 不過抵抗疾病的效果可能會沒有那麼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