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愛比較生煩惱 攀比心理如何引導

有一位媽媽很苦惱, 她生活條件本來不差, 但她老是與自己的鄰居, 同事, 朋友比較這, 比較那, 結果導致孩子也受到她的影響愛比較, 最後孩子提出的種種要求令媽媽痛苦不堪。 智者說:“不比較才快樂。 ”那父母如何引導孩子走出愛比較心理呢?

1.引導孩子欣賞他人的優秀

日常生活之中, 孩子的目光總會投向一些吸收眼球的事物, 比如同學有一款很好玩的玩具, 又穿了一件品牌的衣服。 但同學的學習成績一直名列前三, 同學的英語口語一級棒, 可能這些孩子關注得較少。 另外, 同學文明有禮貌, 助人為樂等等,

Advertisiment
自家孩子身上沒有的好品質和優點, 父母都可以通過一些畫面引導孩子向他人學習這些優點。 一個人的美不是表面的品牌衣服, 品牌鞋子, 而是內心真正的學問和智慧。 父母經常給孩子灌輸這些概念, 孩子也就明白了什麼叫內涵, 而不去做表面上的物質比較。

2.把比較心轉化成為動力

孩子羡慕同學有一雙很漂亮的運動鞋, 回家吵著跟父母也要買。 父母怎麼應對呢?自然是先點頭答應好, 然後再跟孩子提出自己的要求, 如果你也像某某同學一樣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生活習慣、文明禮儀習慣, 媽媽就幫你買這件鞋。 通過巧妙提要求, 把孩子愛比較的心轉化為孩子學習和成長的動力, 一舉多得。 即讓孩子明白了,

Advertisiment
要獲得禮物需要自己努力付出, 又讓孩子養成了健康成長的好習慣。

3.不輕易拿孩子去做比較

即便是在現一棵樹上, 也不會有兩片相同的葉子, 這個世界上也就不可能存在兩個一模一樣的孩子。 每個孩子都是上帝派來的天使, 沒有可比性, 每個孩子都是父母的寶貝。 有些父母總是拿自家的孩子跟別人的孩子做比較是一件很愚蠢的事情。 因為, 別人的孩子再好也是別人的, 而自己家的孩子再差也是自己家的, 只有通過努力讓自己家的孩子由差變好才是聰明有智慧的父母。

4.不做孩子學習的壞榜樣

很多時候孩子身上的一些不良習氣其實是跟父母有著很大關係的, 父母愛比較, 什麼都拿來比較, 孩子看在眼裡,

Advertisiment
記在心裡, 無形之中也就養成了愛比較的壞習慣。 因此, 父母在做孩子的榜樣時, 先想一想, 我這是壞榜樣還是好榜樣, 不然孩子身上什麼時候出現了問題你還蒙在鼓裡。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