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想讓孩子更自信?請注重賞識教育!

對於孩子來說, 父母是他們最大的力量來源, 所以父母對他們的支持和鼓勵是培養孩子自信的重要途徑。 父母要學會“賞識”孩子, 多給孩子些正能量。


賞識教育讓孩子樹立自信

日本著名兒童教育家鈴木鎮一在其《幼兒才能開發》一書中說:“在孩子身上, 存在著不可估量的潛力, 只要拋棄錯誤的教育方法, 則無論怎樣的孩子, 其能力的幼芽都能茁壯成長。 所以說, 孩子能力的幼芽是大人掐掉的。 ”

賞識教育, 即“賞識--成功教育”, 孩子做得再差, 大人也不抱怨, 要不斷鼓勵和讚賞, 並堅持不懈地幫助、引導, 直到最終達到成功。

Advertisiment
那麼, 在實際生活中如何操作賞識教育呢?

1、學會鼓勵

孩子嘗試做一件事沒有成功, 並不表示他無能, 只不過他還沒有掌握技巧, 如果我們指責孩子, 孩子的自信心就會受到傷害而放棄努力。

在鼓勵的時候, 可以注意以下幾點:多使用鼓勵性語言, 如“繼續下去, 你會成功的。 ”“媽媽相信你會做得更好。 ”多用積極性評價, 如“你非常能幹”、“你做得很好”、“相信你下次會成功的”等。 重視非言語的運用。 如目光、表情、姿態、動作等。 事實上, 父母對孩子抱有不同的態度, 孩子就會表現出相應的行為反應。


尊重孩子間的差異

2、尊重差異

俗話說:“十指有長短”, 每個孩子在發展中必定是存在差異的。

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就提出了“有教無類”的思想。

Advertisiment
我們在尊重幼兒獨立人格的同時, 必須承認在身心發展上兒童既有年齡而表現出的特殊規律, 又有個性間的差異, 切不可從主觀意願出發, 無視孩子和成人之間, 孩子和孩子之間在認知水準、情感傾向及能力等各方面的不同之處。

特別是家長, 不可盲目地讓孩子學這學那, 而要從幼兒自身條件及興趣出發, 讓孩子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活動。 對一些能力弱的幼兒, 更應注重給他們快樂和自信。

以前, 有一個小班的男孩, 膽子特別小, 動手能力很差, 最怕上美術課。 有一次他從家裡帶來了幾張圖畫, 是和媽媽去動物園後畫下來的, 雖然畫得不太好, 但他的老師還是掛在了班裡的展覽角上, 鼓勵他以後要多畫畫。

Advertisiment
從那天以後, 他就漸漸喜歡畫畫了, 在家裡也經常主動要求畫畫。 媽媽說他比以前快樂了許多, 聲音也響亮了許多。


賞識教育貴在堅持

3、持之以恆, 把握尺度

賞識教育貴在堅持, 持之以恆才能有顯著的效果。

在一般情況下, 教師和家長都會注意鼓勵孩子, 但有時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 容易造成人為的失控, 在情急時大聲指責或諷刺孩子, 從而挫傷了孩子的自尊心, 降低孩子對自我的評價, 對自信心的形成產生不良的影響。

賞識教育主張對孩子多肯定、多鼓勵、少批評, 但不是說孩子犯了錯誤就不去批評。 孩子犯了錯誤, 應先分析錯誤的動機、原因, 然後適當地把握批評尺度。

小編總結:當今社會競爭激烈, 要想獲得成功,

Advertisiment
需要的除了能力還有自信, 因此, 在孩子還小的時候, 父母們要注意多鼓勵孩子, 賞識孩子, 相信孩子的潛力, 讓孩子在自信中快樂成長。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