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想寶寶聰明,這些你要做到

寶寶從剛出生到2歲, 是大腦快速發育的巔峰時期。 通常到了2歲末, 寶寶的腦重量就能達到出生時的3倍, 相當於成人腦重量的70%。 荷蘭心理學家研究發現——寶寶在1歲以前, 其智力發育會經歷8次大的飛躍。

具體來說——

5周左右:器官迅速成熟, 感官都開始工作。

8周左右:發現周圍的東西都是能活動的, 包括自己的手。

3個月左右:發現動作, 發現自己可以和其他人“交談”。

5個月左右:會用手抓東西, 並往嘴裡送。

6個半月:開始理解事物的因果關係, 比如按開關燈會亮, 再按會滅。

7個半月:開始對東西和經歷進行分類。

10個多月:懂得做事的先後順序,

Advertisiment
比如洗澡、喝奶、睡覺。 寶寶覺得這個順序是不變的。

11個月+:發現順序是可以變化的, 還能按照自己的意願變化。 比如喝完奶再洗澡。

在這8次智力發育的重要時期, 如果能給予寶寶適當的引導和刺激, 將大大的有助於她的腦發育, 所以出生第一年很重要。

但我掐指一算, 發現這一年媽媽們基本上每天被各種屎尿屁奶嗝搞的暈頭轉向, 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 哪有精力再去應付大腦發育啊?

所以, 包媽替妞們總結了幾個, 既不耽誤帶娃, 又不會增加額外勞動, 還能有助於寶寶大腦發育的好方法, 請帶走!

1

一邊換尿不濕, 一邊和寶寶說話

隨便說什麼都好

讓寶寶熟悉媽媽的聲音

刺激寶寶語言發育

如果寶寶呀呀的和你交流

Advertisiment

媽媽別忘了看著寶寶並給她回應

2

一邊母乳, 一邊撫摸寶寶腳丫

寶寶腳丫有豐富的末梢神經

一手抱著寶寶母乳

一手摸摸寶寶的小腳丫

即增加親子感情

又促進寶寶神經發育

3

一邊洗澡, 一邊認識身體

洗澡的時候說出身體部位的名稱

耳朵, 額頭, 鼻子, 小手

反正洗到什麼部位

就念給寶寶聽

4

和寶寶玩躲貓貓

當某個事物在小寶寶的視線中消失後再重現時

他們會感到特別驚喜

躲貓貓可以讓寶寶意識到

事物不會因為看不見而不存在

5

玩手搖鈴時慢慢的搖

一直覺得我們誤會了手搖鈴的玩法

快速用力的搖晃真是心煩

但, 當慢慢慢慢的晃動時

我突然發現了手搖鈴的奧秘

裡面有很多很多種聲音呢

Advertisiment

6

家人穿色彩鮮豔的衣服

與其看死板的卡片

不如家人多穿些有顏色的衣服

做一張行走的彩色卡片

有助於寶寶視覺發育呢

7

多背寶寶有助於身體平衡

當寶寶在媽媽背上時

會發現背和抱完全不同

他需要想盡辦法

抓住媽媽的衣服或者脖子

才能讓身體保持平衡

提醒一下

後面一定要有人護著寶寶安全哦

8

讓寶寶自己來選擇

當寶寶要求得到滿足和支持後

他會表現出得意、高興

出現自尊、自豪等情感

這有利於寶寶獨立性意向的培養

和自我意識的形成

9

故意使喚寶寶取東西

從寶寶能夠移動了

媽媽就有了小幫手了

指著床上的小球讓她拿過來

語言、視覺、爬行、抓握一下子全練到了

10

鍛煉用吸管杯喝水

Advertisiment

學習吸管杯不僅是為了戒掉奶瓶

更是鍛煉寶寶手和嘴的協調能力

用吸管杯喝水

促進口腔肌肉運動

利於日後發聲

我們在養育孩子中常說到“順其自然”, 這個“自然”我想就是孩子的發育規律, 利用這個時機, 就能讓早期教育事半功倍, 何樂不為呢?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