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惡露是產婦健康的一面鏡子 你可不能忽視

惡露是產婦健康的一面鏡子, 如果惡露正常, 表示產婦身體恢復良好;如果惡露異常, 則多是產婦有某種疾病的表現。 沉浸在幸福中的新媽媽需多留意惡露情況, 如果異常就要及時就醫, 以免影響身體恢復, 留下持久的傷痛。

胎兒出生後, 胎盤也隨之娩出。 之後, 陰☆禁☆道會排出一些棕紅色的液體, 其中含有血液、壞死的蛻膜組織、細菌及黏液等, 醫學上稱之為“惡露”。 產後3~4天為血性惡露, 量多, 顏色棕紅, 含有大量血液、小血塊、壞死的蛻膜組織。 4~6天為漿液性惡露, 其色轉淡, 內含血液越來越少。 7~10天之後為白色惡露,

Advertisiment
內含大量白血球、蛻膜組織、表皮細胞及細菌等。 一月左右惡露基本停止。 正常惡露有血腥味, 不臭。 如有臭味, 或紅色惡露、白色惡露過多及持續時間過長, 反反復複, 那就說明惡露異常。


產後不可忽視惡露

惡露異常多是某些疾病的表現, 以產褥期出血和感染最為常見。 胎盤娩出後, 子宮內壁的胎盤創面有大量的開放血管, 產後均有出血, 一般出血量為150~300毫升左右, 24小時內超過400毫升者, 稱為產後出血。 子宮收縮無力、胎盤滯留或殘留、宮頸及陰☆禁☆道撕裂、孕婦患有貧血等, 都可引起產後出血。 產後出血後果嚴重, 決不可麻痹大意。 據調查, 產後出血是孕婦死亡的主要原因。 產禱感染在醫療衛生差的地區較為常見。 分娩時器械消毒不嚴或產時進行過多不必要的陰☆禁☆道檢查,

Advertisiment
產後不清潔, 都可引起產褥感染。 此外, 病菌可在產前從房事或坐浴時進入陰☆禁☆道, 或孕婦患有慢性疾病, 在嚴重貧血、營養不良、妊娠中毒症、產時產後出血過多、胎盤組織殘留等情況下降低下產婦抵抗力, 破壞了陰☆禁☆道內的生態平衡, 原寄生在陰☆禁☆道裡的不致病細菌, 此時可活躍起來引起自體感染。 除惡露異常外, 多有發燒、腹痛等症狀, 嚴重進可形成腹膜炎, 甚至敗血症, 中毒性休克。

其次, 產禱期保健不當也是引起惡露導演的重要原因。 產後24小時後應下床活動, 可幫助子宮復原及有利於惡露排出。 然而有些產婦長期不下床活動, 暑熱天氣也關門閉戶。 一些無知的丈夫還在產禱期強迫與妻子行房事,

Advertisiment
造成陰☆禁☆道黏膜破裂、子宮內膜感染, 造成惡露異常。

產後紅色惡露反反復複或者越來越多, 不時混有新鮮血塊, 除有胎盤息肉的可能性外, 還應警惕絨毛膜上皮癌。 這是一種惡性程度很高的癌腫, 多發生於葡萄胎後, 也有20%左右的病例繼發於足月妊娠或與妊娠同時存在。 此類癌症並不少見, 正常妊娠分娩後數日, 尿或血絨毛膜促性腺激素即轉為陰性, 如果仍為陽性並伴反復的血性惡露, 就應當高度警惕。

因此, 惡露是產婦健康的一面鏡子。 一旦發生惡露異常, 應及時上醫院檢查、治療。

氣虛體質的產婦是因分娩時用力過度所致。 這類產婦常常形體消瘦或偏胖, 體倦乏力, 面色蒼白, 常常出汗, 稍做運動就會表現得更厲害。

Advertisiment
嚴重的除了幾種症狀加重以外, 還伴有氣短, 懶言, 咳喘無力, 食少腹脹, 脫肛, 子宮脫垂。 經常心悸怔仲, 精神疲憊, 或腰膝痿軟, 小便頻多。


產後多運動預防月子病

此種體質的保健原則是補氣養氣, 可以適當地做一些運動, 具體方法如下:

1、 屈肘上舉:端坐, 兩腿自然分開, 雙手屈肘側舉, 手指伸直向上。 與兩耳平, 雙手上舉, 以兩脅部感覺有所牽動為度。 隨即復原, 可連做十次。 該動作對氣短、吸氣困難者, 有緩解作用。

2、 拋空:端坐, 左臂自然屈肘, 置於腿上。 右臂屈肘, 手掌向上, 做拋物動作3—5次, 然後右臂放於腿上, 左手做拋空動作, 與右手動作相同。 每日可做五遍。

3、 蕩腿:端坐, 兩腳自然下垂, 先慢慢左右轉動身體3次, 然後, 兩腳懸空。

Advertisiment
前後擺動十餘次。 本動作可以活動腰、膝, 具有益腎強腰的功效。

4、 摩腰:端坐, 寬衣, 將腰帶鬆開, 雙手相搓, 以略覺發熱為度, 再將雙手置於腰間, 上下搓摩腰部, 直至腰部感覺發熱為止。 搓摩腰部, 實際上是對腰部命門穴、腎俞、氣海俞、大腸俞等穴的自我按摩。 而這些穴位大多與腎臟有關。 待搓至發熱之時, 可起到疏通經絡、行氣活血、溫腎壯腰的作用。

5、 吹”字功:直立, 雙腳併攏, 兩手交叉上舉過頭, 然後彎腰。 雙手觸地。 繼而下蹲。 雙手抱膝, 心中默念“吹”字音。 可連續做10餘次, 屬於“六個決”中的“吹”字功。 常練可固腎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