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您是孩子的“精神供氧者”嗎?

人們總說父母是偉大的, 因為父母對孩子是最無私的, 願意為孩子付出一切。 但是僅僅無私就稱得上偉大嗎?恐怕沒那麼簡單。 有些父母對孩子非常疼愛, 無微不至地照料, 傾其所有供孩子讀書, 孩子卻不爭氣, 不僅學業一塌糊塗, 而且不思回報, 對父母沒有起碼的尊重, 讓父母傷透了心, 原因何在?本期, 我們邀請教育心理學博士、家庭教育專家沈子輝先生, 與家長朋友們一起座談如何做真正偉大的父母。

重新審視父母恩

我先提一個問題, 供大家討論:什麼是父母恩?

宋玉霞(12歲女孩的媽媽):準確的定義我說不好,

Advertisiment
但哪個做父母的沒有切身體會?十月懷胎, 一朝分娩, 分娩對媽媽來說無異于過鬼門關;養育孩子, 哪家父母不是給孩子吃最好的, 用最好的?等孩子上了學, 哪家父母不操心孩子的學習成績?擇校費、一對一輔導費, 只要有積蓄, 哪家父母捨不得, 就算沒積蓄也會覥著臉向親戚朋友借呀!還有很多很多, 一言難盡, 反正只要養過孩子的都知道什麼是父母恩。 可惜呀, 孩子們好像都不知道。

董學明(17歲男孩的爸爸):前一段流行的那首歌, 歌名叫什麼來著?裡面有一句歌詞太感動人了:“生兒養女一輩子, 滿腦子都是孩子哭了笑了……還沒好好看看你眼睛就花了。 ”

主持人:那首歌叫《時間都去哪兒了》。

董學明:對。 時間都去哪兒了?都無私地奉獻給孩子了。

Advertisiment
這就叫父母恩。 但問題是孩子不懂。 我兒子學習不肯用功, 成天就操心上網打遊戲, 他說他不是讀書的料, 再讀也考不上大學。 唉!我和妻子很傷心, 為什麼他不理解父母恩呢?我們為他付出的一切難道都要打水漂嗎?

主持人:看來, 僅僅給孩子舒適的物質生活是不夠的, 溺愛甚至是有害的, 真正的父母恩還應該包括豐富的精神生活。 究竟什麼是父母恩, 請沈博士談一談。

沈子輝(教育心理學博士, 家庭教育專家):父母在孩子的生命裡, 首先扮演的角色是物質供養者。 孩子作為一個有機體, 需要父母提供吃、穿、住等物質條件才能活下來, 並逐漸發育成一個成年人。 就像有機體需要物質供應一樣,

Advertisiment
孩子的精神人格同樣需要適當的養分才能發育成長。 常識和經驗都告訴我們, 任何人其實都是兩個人, 即“肉體的人”和“精神的人”。 決定一個人行為的原因是“精神的人”。 一個孩子好學上進、學習自覺、體諒大人、幫助同學、協助老師等良好行為表現, 取決於他的“精神的人”狀況, 而與他的“肉體的人”幾乎沒有關係。 同樣, 一個孩子好吃懶做、無心學習、桀驁不馴、與人衝突、自私自利等行為表現, 也是他的“精神的人”的狀況決定的。 一個人是好是壞, 是高尚還是卑下, 是偉大傑出還是平庸無為, 是才華橫溢還是愚笨遲鈍, 主要取決於他的“精神的人”的發育狀況, 而與他的“肉體的人”基本無關。 因此, 作為家長, 要想使自己的孩子成長為傑出的人,
Advertisiment
教育重點就是按正確的方式培育“精神的人”。 也就是說, 養育孩子包括物質和精神兩方面, 兩者缺一不可。 如果只注重物質滿足, 忽視孩子的精神需要, 那麼這樣的父母恩是有缺陷的, 對孩子的成長極其不利。

宋玉霞:您所說的精神滿足究竟指的是什麼?

沈子輝:教育心理學界通過多年的研究發現, 要把孩子培養成傑出的人, 必須給他的“精神的人”提供豐富的養分, 使孩子的“精神的人”健康發育。 為了區別物質供養, 我們把精神的養分供應稱為“精神供氧”, 意思指給“精神的人”提供氧氣。 要使孩子的“精神的人”健康發育成長, 在孩子生命之初, 至少得有一個精神供氧者。 在孩子剛剛來到這個世界的時候, 至少要有一個成年人,

Advertisiment
無條件地接納他, 無條件地愛他, 用欣賞的目光關注他, 不斷地鼓勵他, 經常地表揚他, 及時地確認他的優點, 花大量的時間陪伴他, 等等。 這樣做的結果, 相當於給孩子輸入精神的養分。 由於有人陪伴, 消除了孩子與生俱來的恐懼。 他感到自己是安全的, 由於被愛和接納, 使他找到了自我價值, 他的生命才打破原來的封閉狀態, 開始向外擴張, 就像小雞衝破了蛋殼, 種子衝破堅硬的外殼一樣, 他開始探究周遭的世界。 由於被鼓勵和表揚, 他不再害怕人, 開始產生與人交往的欲望。 如果在孩子的生命初期, 沒有精神供氧者或供氧不足或供給有害成分, 比如打罵、恐嚇等, 那孩子的“精神的人”的發育成長一定會受到影響, 致使孩子的外在行為出現偏差。

精神世界不能缺氧

蔣恒秋(6歲女孩的媽媽):有那麼嚴重嗎?有些孩子從小不在父母身邊長大,有些孩子父母雙亡,在孤兒院長大,不是照樣有出息嗎?

主持人:個案不能代表全部。我手頭有一份資料,正好能回答您的問題。美國心理學家在調查中發現,孤兒院裡的孤兒儘管物質生活一點不差,甚至要好於那些家庭生活困難的有父母的孩子,可是他們明顯存在行為上的偏差:注意力不集中、無法正常與人互動、無法學習知識、情緒低落、容易與人衝突、不守規則等。心理學家招募女大學生志願者,每週定期到孤兒院去給這些沒有人愛的孩子洗臉、梳頭、擁抱他們、親吻他們,一段時間後,這些孩子的行為偏差得到了明顯的糾正。聽上去很神奇是吧?請沈博士為我們解讀。

沈子輝:這些孤兒出現行為偏差,並不是他們的神經系統出了什麼毛病,他們的行為偏差其實是內心世界的外化。他們沒有被接納,沒有被關愛,沒有被關注,沒有被承認,沒有被欣賞,沒有被讚美,沒有被鼓勵,沒有被表揚。他們的內心世界裡由於缺乏接納、愛、關注、承認、欣賞、讚美、鼓勵和表揚等精神營養,導致他們的“精神的人”營養不良。這種精神營養不良的直接後果是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嚴重缺乏,孩子外表雖然與人一樣,但是他們的“精神的人”沒有發育或發育畸形。這個案例提醒家長朋友們,孩子的精神供氧者是每個家長必須扮演的角色。遺憾的是,儘管許多家長無意識地成功扮演了這個角色,但是大部分家長還是忽略甚至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責任。

精神供氧四件事

李家興(10歲男孩的爸爸):我明白了,只給孩子提供物質條件,不算合格的父母。高爾基有句名言:“愛孩子是連母雞都會做的事。”現在我好像明白這句話的深刻內涵了。

周海均(5歲女孩的爸爸):請沈博士明示,怎樣做孩子的精神供氧者?

沈子輝:剛才所說孩子“精神的人”,指的是孩子的人格。人格發育是否健全,決定了孩子能否適應群體生活,能否遵守人類群居的規則,能否按社會的要求來學習必要的知識和技能。“精神的人”能否發育成長,主要取決於在孩子的主觀世界裡所形成的“自我觀念”,也就是孩子認為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當孩子認為自己很好,自己是有價值的,自己是聰明能幹的,自己的形象瀟灑漂亮,自己是受人歡迎的,等等,他就會產生學習知識和群體規則的熱情,以使自己適應這個社會。反之,當孩子形成的自我觀念是負面的,也就是孩子認為自己不夠好,他不喜歡自己,認為自己是沒有價值的,認為自己不夠聰明能幹,自己的長相不如別人,自己不能處理好人際關係,等等,這樣他就會停止正面成長,而會從其他方面尋求解脫,比如與人衝突、打架、泡網吧、喝酒、抽煙、沉迷網路遊戲等。由此我們得出結論,家長在家庭教育中,要格外重視孩子自我觀念的形成。具體來說,家長要做好以下四件事:

第一,無條件地愛孩子。愛,是生命的陽光。當孩子被家長無條件地愛著,他會產生安全感,他會感到自己是有價值的,他會喜歡他自己,由此他的自我感覺良好。這樣他才能產生學習知識、探索周遭環境的欲望。而那些缺乏愛的孩子,會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們會感到自己不夠好,自己是沒有價值的,感覺自己是劣等的,從而產生自卑感,他們的自我感覺會極其惡劣。這樣他們就沒有動力去學習知識,也沒有興趣去探索周遭的世界。他們整天生活在自己的內心世界裡,品嘗生命帶來的痛苦。

第二,不斷確認孩子的優點。如果家長希望孩子有哪些優點,那麼就要不斷地告訴孩子,他身上有這些優點。當家長反復確認孩子的這些優點時,這些優點就會慢慢地在孩子身上產生,進而放大,最終在孩子身上固定下來,成為孩子的人格特質。這是一個神奇的法則。

第三,不斷地鼓勵孩子。勇氣和自信是孩子學習與成長必備的心理素質。但是沒有人生來就具備勇氣和自信,勇氣與自信,最初是被鼓勵出來的。鼓勵是家長每天要做的事,家長要不斷地鼓勵孩子,消除孩子害怕失敗的恐懼感,燃起孩子探索未知的熱情,使孩子能夠得到更多的鍛煉機會,從而逐漸建立起自信與勇氣。

第四,欣賞與表揚孩子。當孩子有了優良的表現或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時,家長應該及時地表揚孩子。這樣孩子會產生再做此行為或再接再厲取得更大成績的衝動。當家長用欣賞的目光看待孩子時,孩子的自我價值會上升,會對孩子產生向上的推動力,他會燃起繼續努力的熱情。

主持人:前一段,有人在網上發起過一個討論,題目叫《父母皆禍害》,跟帖者有7萬之眾,控訴父母的種種不是,但是沒有人控訴父母不給飯吃,不給衣穿,不給房子住,也就是說,沒有對物質條件不滿,他們不滿的,無一例外全是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精神氧氣的不足。聽了沈博士的講解,我們都應該反省反省,我們是合格的父母嗎?我們給過孩子完整的父母恩嗎?

致使孩子的外在行為出現偏差。

精神世界不能缺氧

蔣恒秋(6歲女孩的媽媽):有那麼嚴重嗎?有些孩子從小不在父母身邊長大,有些孩子父母雙亡,在孤兒院長大,不是照樣有出息嗎?

主持人:個案不能代表全部。我手頭有一份資料,正好能回答您的問題。美國心理學家在調查中發現,孤兒院裡的孤兒儘管物質生活一點不差,甚至要好於那些家庭生活困難的有父母的孩子,可是他們明顯存在行為上的偏差:注意力不集中、無法正常與人互動、無法學習知識、情緒低落、容易與人衝突、不守規則等。心理學家招募女大學生志願者,每週定期到孤兒院去給這些沒有人愛的孩子洗臉、梳頭、擁抱他們、親吻他們,一段時間後,這些孩子的行為偏差得到了明顯的糾正。聽上去很神奇是吧?請沈博士為我們解讀。

沈子輝:這些孤兒出現行為偏差,並不是他們的神經系統出了什麼毛病,他們的行為偏差其實是內心世界的外化。他們沒有被接納,沒有被關愛,沒有被關注,沒有被承認,沒有被欣賞,沒有被讚美,沒有被鼓勵,沒有被表揚。他們的內心世界裡由於缺乏接納、愛、關注、承認、欣賞、讚美、鼓勵和表揚等精神營養,導致他們的“精神的人”營養不良。這種精神營養不良的直接後果是孩子的自我價值感嚴重缺乏,孩子外表雖然與人一樣,但是他們的“精神的人”沒有發育或發育畸形。這個案例提醒家長朋友們,孩子的精神供氧者是每個家長必須扮演的角色。遺憾的是,儘管許多家長無意識地成功扮演了這個角色,但是大部分家長還是忽略甚至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責任。

精神供氧四件事

李家興(10歲男孩的爸爸):我明白了,只給孩子提供物質條件,不算合格的父母。高爾基有句名言:“愛孩子是連母雞都會做的事。”現在我好像明白這句話的深刻內涵了。

周海均(5歲女孩的爸爸):請沈博士明示,怎樣做孩子的精神供氧者?

沈子輝:剛才所說孩子“精神的人”,指的是孩子的人格。人格發育是否健全,決定了孩子能否適應群體生活,能否遵守人類群居的規則,能否按社會的要求來學習必要的知識和技能。“精神的人”能否發育成長,主要取決於在孩子的主觀世界裡所形成的“自我觀念”,也就是孩子認為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當孩子認為自己很好,自己是有價值的,自己是聰明能幹的,自己的形象瀟灑漂亮,自己是受人歡迎的,等等,他就會產生學習知識和群體規則的熱情,以使自己適應這個社會。反之,當孩子形成的自我觀念是負面的,也就是孩子認為自己不夠好,他不喜歡自己,認為自己是沒有價值的,認為自己不夠聰明能幹,自己的長相不如別人,自己不能處理好人際關係,等等,這樣他就會停止正面成長,而會從其他方面尋求解脫,比如與人衝突、打架、泡網吧、喝酒、抽煙、沉迷網路遊戲等。由此我們得出結論,家長在家庭教育中,要格外重視孩子自我觀念的形成。具體來說,家長要做好以下四件事:

第一,無條件地愛孩子。愛,是生命的陽光。當孩子被家長無條件地愛著,他會產生安全感,他會感到自己是有價值的,他會喜歡他自己,由此他的自我感覺良好。這樣他才能產生學習知識、探索周遭環境的欲望。而那些缺乏愛的孩子,會生活在恐懼之中。他們會感到自己不夠好,自己是沒有價值的,感覺自己是劣等的,從而產生自卑感,他們的自我感覺會極其惡劣。這樣他們就沒有動力去學習知識,也沒有興趣去探索周遭的世界。他們整天生活在自己的內心世界裡,品嘗生命帶來的痛苦。

第二,不斷確認孩子的優點。如果家長希望孩子有哪些優點,那麼就要不斷地告訴孩子,他身上有這些優點。當家長反復確認孩子的這些優點時,這些優點就會慢慢地在孩子身上產生,進而放大,最終在孩子身上固定下來,成為孩子的人格特質。這是一個神奇的法則。

第三,不斷地鼓勵孩子。勇氣和自信是孩子學習與成長必備的心理素質。但是沒有人生來就具備勇氣和自信,勇氣與自信,最初是被鼓勵出來的。鼓勵是家長每天要做的事,家長要不斷地鼓勵孩子,消除孩子害怕失敗的恐懼感,燃起孩子探索未知的熱情,使孩子能夠得到更多的鍛煉機會,從而逐漸建立起自信與勇氣。

第四,欣賞與表揚孩子。當孩子有了優良的表現或取得了優異的成績時,家長應該及時地表揚孩子。這樣孩子會產生再做此行為或再接再厲取得更大成績的衝動。當家長用欣賞的目光看待孩子時,孩子的自我價值會上升,會對孩子產生向上的推動力,他會燃起繼續努力的熱情。

主持人:前一段,有人在網上發起過一個討論,題目叫《父母皆禍害》,跟帖者有7萬之眾,控訴父母的種種不是,但是沒有人控訴父母不給飯吃,不給衣穿,不給房子住,也就是說,沒有對物質條件不滿,他們不滿的,無一例外全是他們在成長過程中精神氧氣的不足。聽了沈博士的講解,我們都應該反省反省,我們是合格的父母嗎?我們給過孩子完整的父母恩嗎?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