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急產分娩對孕婦和新生兒的影響

急產分娩是指在產道無阻力的情況下, 宮口迅速開全, 分娩在短時間內結束, 總產程小於3小時結束分娩, 以經產婦為多見, 產程不超過3小時, 占正常分娩的3% 。

急產對媽媽的影響

1. 產後大出血:急產對媽媽和寶寶都相當有危險性, 吳文毅醫師說, 由於腹中胎兒沖得太快, 若是沒有對會陰部做適當的保護, 就容易造成嚴重的產道裂傷, 而出現產後大出血及感染等狀況。

2. 日後大小便失禁:嚴重者還會因為陰☆禁☆道與直腸或尿道間出現撕裂現象而使得媽媽日後產生大小便失禁的困擾。

急產對寶寶的影響

1. 胎兒缺氧:在胎兒方面,

Advertisiment
由於子宮收縮速度過快, 會讓血流量瞬間減少, 令胎兒出現缺氧現象。

2. 容易受傷:若因為生得太快, 生產時沒有接好寶寶, 就可能會摔傷。

3. 臍帶感染:若急產發生在家中, 無法使用無菌器械來切斷臍帶, 容易造成臍帶感染。

4. 腦出血:由於急產過程中胎頭會迅速通過產道, 產道若沒有良好地擴張, 生產時的擠壓, 就會增加胎兒腦出血的幾率。

5. 容易失溫:剛出生的新生兒對溫度的適應能力差, 若沒有做好保暖工作, 也容易導致寶寶失溫。

6. 乙型鏈球菌感染:吳文毅醫師提醒, 產婦的產道中若帶有乙型鏈球菌, 需注射抗生素預防寶寶感染。 藥效發揮需要4小時, 若是急產, 就可能因為來不及注射或在藥效未發揮前就已經娩出,

Advertisiment
容易造成寶寶受到乙型鏈球菌的感染, 嚴重時會導致死亡。

引起急產的原因

1. 早產:孕29-36周, 多見於18歲以下或40歲以上的孕婦。

2. 孕婦患有貧血、甲亢、高血壓等疾病。

3. 有胎兒過小、雙胎、胎位不正、胎盤異常等情況, 而沒有遵循常規產前檢查。

4. 接近臨產時乘坐車船, 過度勞累, 運動量大等。

5. 年輕產婦宮縮力強, 也容易發生急產。

急產發生時怎麼辦?

假如急產發生了, 來不及到醫院去怎麼辦呢?發現小寶寶的頭已經降到陰☆禁☆道時, 不要驚慌, 照以下步驟讓胎兒安全娩出:

1. 叮囑產婦不要用力屏氣, 要張口呼吸。

2. 因地制宜準備接生用具。 乾淨的布、用打火機燒過消毒的剪刀、酒精(如沒有可用白酒)等等。 找到一個安全平坦的地方, 預備乾淨的毛巾,

Advertisiment
以蹲坐或者半坐臥的姿勢, 打開手掌輕輕壓住陰☆禁☆道與肛門間, 讓小寶寶的頭以緩慢的速度慢慢娩出。

3. 嬰兒頭部露出時, 用雙手托住頭部, 注意千萬不能硬拉或扭動。 當嬰兒肩部露出時, 用兩手托著頭和身體, 慢慢地向外提出。 等待胎盤自然娩出。

4. 胎兒娩出的速度通常在頭娩出之後變快, 而且由於有羊水和胎脂所以很滑, 應小心用乾淨毛巾包裹並擦拭。 用乾淨柔軟的布擦淨嬰兒口鼻內的羊水, 並輕彈寶寶腳丫 或者輕拍屁股, 刺激寶寶呼吸。 要夾住寶寶臍帶, 並將胎盤放在高於嬰兒或與嬰兒高度相同的地方。 不要自行剪斷臍帶, 以防感染。

5. 儘快將產婦和嬰兒送往醫院 。 通常在胎兒娩出後15分鐘內, 胎盤會伴隨一陣子宮收縮娩出,

Advertisiment
假如沒有, 不用急著拉出來, 待到醫院再處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