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預防寶寶奶瓶綜合症?

口腔臨床上經常見到3歲左右的寶寶滿口乳牙全壞了。 專家指出奶瓶性綜合征是引起這一狀況的重要原因之一, 它會對寶寶今後恒齒的形成、齒列整齊及面容有非常大的影響, 而且在臨床上很難治療。


形成原因:

經常在寶寶睡覺時, 把一瓶含有奶汁、糖或果汁的食物喂給寶寶, 為的是讓寶寶能儘快安睡, 喂後也未給寶寶清洗口腔。 為讓哭鬧的寶寶入睡, 甚至將安撫奶嘴塗上蜂蜜或者其他糖類, 讓寶寶含睡一夜。

這些食物殘留在口腔內, 其中的碳水化合物經過口腔中正常寄存的細菌發酵, 產生的酸性產物會對牙齒的琺瑯質進行腐蝕。

Advertisiment
乳牙本身琺瑯質較薄弱, 因此使牙齒發生脫鈣而變得不堅固, 形成蛀牙。 對乳牙的損害程度與吃奶的頻度、每次進食的時間, 以及保持這種不良哺喂習慣的時間成正比。

不良後果:

乳牙被蛀壞, 就不能對恒牙的萌出及排列起引導作用。 恒牙長出後會發生歪斜或推擠等齒列紊亂現象, 從而失去正常功能。 不利於寶寶生理和心理的發展。


防治策略:

(1)不可養成睡覺前給寶寶餵奶的習慣。 若已形成習慣可以用溫開水替代, 且一定要糾正。

(2)給寶寶喝奶, 每次喝畢必須用清潔棉簽或溫巾給寶寶擦拭口腔、齒齡及乳牙, 即使還未出牙也要進行清洗。

(3)寶寶2歲開始, 媽媽可用細小柔軟的牙刷在寶寶吃過東西後及睡覺前刷牙。

Advertisiment

(4)當寶寶長到7、8個月, 自己抱奶瓶喝奶時, 應該讓寶寶在20分鐘內喝完, 不要任其邊吃邊玩拖很長時間, 避免使牙齒受腐蝕的時間加長。

(5)寶寶長出乳牙後, 要經常去口腔科做檢查, 以便及早發現問題立即得到治療。 同時可以讓寶寶早日熟悉這裡的環境, 在需要治療時, 已經不懼怕醫生, 能夠積極配合了。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