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怎麼培養孩子獨立性_如何培養孩子獨立性

養生之道網導讀:

怎麼培養孩子獨立性?現在家庭獨生子女成為了一個普遍的現象, 一個家庭幾個大人圍著一個孩子轉, 從飲食起居到衣著住行, 都是由大人親歷親為, 孩子基本是衣來申手, 飯來張口, 久而久之孩子被侍候慣了, 完全沒有了獨立性, 那麼, 怎麼培養孩子獨立性?

Advertisiment

第一種:教孩子權衡利弊

早已計畫某個周日你們一家三口出遊, 但即將出發的前一天孩子接到同學盛情的邀請, 讓他前去參加同學的生日派對。 為此, 孩子會感到有些為難, 會希望父母為他拿個主意, 這時做家長不能當機立斷。

對策:你應幫助孩子思考, 和孩子討論下如果你去參加同學的生日會是怎麼樣?不去的話同學又會怎麼想?告訴他, 每個決定都會有利和利弊的兩面。

建議:切記不要替孩子拿主意。 應幫助孩子去想自己做的每一個決定將帶來的後果, 學會自己權衡利弊。

Advertisiment
孩子經常能自己做決定, 那長大後在面臨進退兩難的處境時就能輕鬆應對。

第二種:解圍不如學自救

某天, 孩子不能按時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 向你求助, 為了不讓孩子受到老師責怪, 很多家庭會幫助孩子編出個理由應付過去, 這種做法是否正確呢?

對策:這時要對孩子說:我們應立個規矩, 不能找藉口, 做事情要對自己行為負責。 幫助孩子找出無法完成作業的根源在哪裡, 是缺乏組織、安排能力, 還是其他。 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提示:如果經常對孩子有求必應, 會造成孩子有問題就等著你來為他解決。 平時可以給他一本日曆, 讓他記下活動時間, 或者用即時貼記下時間安排, 以便隨時提醒。 年齡小的孩子可以用圖畫作為提醒。

Advertisiment

第三種:啟發他自解困難

準備出門上學前, 孩子突然想起老師要他帶紅色的東西去幼稚園, 家中有紅色的東西, 但需要花時間找, 而時間對孩子和父母又都非常緊迫, 你是不是會馬上幫孩子尋找呢?

對策:此時你可以啟發一下孩子, 家中有什麼是紅色的呢?或者你再想想還有哪些東西也是紅色的?”

提示:孩子在這樣的鍛煉中掌握了這種方法後, 在日常的生活中你也可以對尋找東西這個問題加大難度, 讓孩子在有限的時間裡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案。 比如在1分鐘讓孩子想出幾種整理玩具的方法等, 這些有趣的練習都可以讓孩子在遇到問題時能迅速集中精力、尋找辦法的習慣。

從小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有助於成孩子長大後在社會的競爭中能果斷處理和解決問題,

Advertisiment
更容易發揮自己的才能比其他人出色和獨立, 這一切都離不開家長對孩子從小培養, 而這些解決問題的方法都是日常生活中就能做到和經常碰到的。

培養孩子獨立性:放手讓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孩子獨立性是在實踐當中培養起來的。 凡是兒童自己能做的應該讓他自己做, 不要代替他, 這是一個教育原則。 孩子長到兩三歲就有了強烈的我自己幹的要求, 他有這種獨立願望, 家長就因勢利導從培養孩子日常生活的初步自理能力開始, 孩子獨立性就在這個過程當中培養, 培養孩子獨立性的這種基本能力、基本習慣是非常重要的。

比如在家長的幫助下孩子學會自己吃飯,

Advertisiment
我們主張孩子一歲多讓他自己吃飯, 從孩子自己吃飯, 自己穿脫衣服, 穿脫鞋襪, 自己如廁, 自己收拾玩具, 自己擦鼻涕, 很多孩子鼻涕流出來自己不擦, 都讓媽媽擦, 給他餐巾紙讓他自己擦。 吃東西前後或便後讓他自己洗手, 當然開始先讓家長幫助, 幫助還是讓他自己幹, 從旁幫助, 幼兒期實際上自理能力是培養孩子獨立性最主要內容。 自己做自己能做的事情。 到了五六歲你要求可以高一點, 在這過程當中逐漸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獨立生活能力和自己去做的勞動習慣。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