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説明孩子發展語言能力?孩子語言障礙怎麼辦?

語言發育是智力發育的重要標誌, 當孩子到了2-3歲以後出現不說話、說話晚或發音不清、口吃等問題時, 家長才開始著急, 其實, 家長可以從孩子剛出生時起, 就逐月檢查孩子的語言發展情況, 及早發現問題, 及早進行訓練矯正。

怎樣檢查孩子的語言發展障礙?

1個月, 在清醒時, 能發出細小柔和的喉音;

2個月, 會發a、o、e等母音;

3個月, 能發出咯咯的笑聲;

4個月, 在安靜時會咿呀自語, 高興或不滿時會大聲喊叫;

5個月, 咿呀學語, 看到熟悉的人和物時會咿咿呀呀地好象“說話”;

6個月, 叫孩子的名字會轉過頭;

7個月, 無意識地發出da-da,

Advertisiment
ma-ma的聲音;

8個月, 會模仿弄舌或咳嗽聲音;

9個月, 會作歡迎、再見的動作;

10個月, 會模仿大人發單字音;

11個月, 有意識地發單字音, 會用單字音表示人、物或動作;

12個月, 把玩具給孩子, 再要回來知道給;

15個月, 能根據大人的問話, 指出眼、耳、鼻等3個以上的身體部位;

18個月, 能根據大人的要求, 把物品送到指定地方;能有意識地說出3-5個字音(爸、媽除外);

21個月, 能說出3-5個字組成的句子, 能回答“這是什麼”等簡單問題;

24個月, 能說出兩句或以上的兒歌, 會主動問“這是什麼”;

27個月, 會說8-10個字的句子;

30個月, 能說出10種圖案;

33個月, 能根據問話說出自己的性別;

36個月, 懂得回答“冷了、餓了、累了怎麼辦”等問題;

42個月, 會說反義詞;

48個月, 知道蘋果一刀切開有幾塊。

54個月,

Advertisiment
會回答“人為什麼要穿衣”、“眼睛有什麼用”等問題;

60個月, 會回答“人為什麼上班”、“房子為什麼有窗戶”、“蘋果有什麼一樣的地方”等問題。

如果孩子的語言發展晚於上述月齡, 那就要找心理醫生做一些心理檢查, 並及早進行心理訓練。

怎樣説明孩子發展語言能力?

孩子的語言能力包括聽、說、讀、寫四個方面, 它們並不是一生下來就完全具備好的, 需要經過後天的訓練才逐漸發展起來。 許多家長並不十分瞭解什麼時候、怎樣對孩子進行語言能力的訓練, 只是當發現孩子說話大舌頭、結巴、閱讀困難、讀書眼酸、寫字筆劃顛倒、字跡難看等問題時才意識到孩子在語言能力上存在的問題, 家長應該怎麼説明孩子發展他們的語言能力呢?

Advertisiment

孩子的語言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聽, 他們通過聽大人講話、和大人溝通來模仿和學習語言, 如果孩子的聽覺功能發育不好, 勢必會影響說, 這裡的聽覺不是指聽力, 聽力是指能聽到多少聲音, 而聽覺是指聽到什麼。 例如, 孩子的“大舌頭”, 原因之一就是聽覺分辨能力的問題, 他們聽到的也許就是含糊不清的內容。 還有的孩子上課也在聽課, 可就是記不住老師說的話和留的作業。 這些問題都需要在專門的訓練中進行矯治。 例如, 感覺統合訓練中的旋轉圓筒、滑梯、滑板等訓練, 以及音樂治療中的音高、辨音、聽覺記憶等訓練都可以解決這些問題。

閱讀能力和視覺能力的發展有很大的關係, 有些孩子讀書時多字少字、丟字落字、不流利等問題並不是因為孩子態度不認真,

Advertisiment
而是由於視覺發展不足, 造成眼球振動不穩或平行移動不佳, 所以在看書時就會看丟一些字或錯行。

孩子說話的能力培養不僅在於“教”, 更重要的是訓練和說話有關的大腦功能, 從下列幼兒語言發展順序圖中我們可以瞭解到和語言發展有關的內容:

1、感覺、反射——大肌肉運動——精細動作和知覺——認知能力——理解詞彙——能說話

2、選擇對話人——動作——語言前期的溝通方式——理解詞彙——能說話

孩子的寫字能力與大肌肉運動能力(肘部動作)、精細動作能力(手指動作)、空間視覺能力(眼睛對距離、左右的辨別)、手眼協調能力(眼睛看到的和手上寫出的是否一致)等密切相關, 所以, 有些孩子寫字寫不好只是指責他、讓他練書法是不行的,

Advertisiment
需要進行綜合訓練。

孩子語言能力的發展需要時間, 家長應該有足夠的耐心並掌握科學的指導和訓練方法。

語言是孩子心理發育的一面鏡子, 通過觀察孩子說話, 家長可以瞭解孩子的智力發展水準, 從檢查孩子的語言障礙, 家長可以發現孩子的心理疾病。 孩子的語言障礙有以下幾種:說話晚;發音不清, 大舌頭;口吃;詞彙貧乏, 抽象能力差, 表達不清;話多, 滔滔不絕, 只顧自己說不聽別人講;會說話, 但拒絕和別人溝通, 等等。 有些家長以為孩子說話有問題可能是舌系帶短, 就去做手術;有的家長認為聰明的孩子說話都晚;還有的家長認為孩子說話是自然而然的事, 不用管他,這些觀點都是片面的,當家長發現孩子有語言障礙時,不要掉以輕心,更重要的是帶孩子去找心理醫生檢查病因。

一般正常的孩子在一歲到一歲半,最晚到兩歲之前會說話,如果孩子說話晚,語言發育遲緩,首先要檢查孩子的智力發展水準。

也有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語言障礙,例如,聽覺分辨能力差的孩子,會影響孩子的發音。孩子在嬰兒期通過哭來練習發音,通過吸吮動作來鍛煉口腔肌肉運動,如果家長不讓孩子哭,或哭得很少,奶嘴眼兒太大,吸吮用力不足,就容易造成音帶、舌頭、口腔肌肉訓練不足,孩子說話大舌頭。本體感差的孩子,大腦神經對聲帶、舌部、唇部的控制不協調,容易引發思維與發音不同步,造成口吃,表達困難。前庭平衡能力失調的孩子,話多,缺乏抽象概括能力,說話沒有條理,喜歡重複廣告詞,說話絮絮叨叨,但聽不明白他在講什麼。

孤獨症的兒童有75%同時患有智力發育遲緩,造成語言發育遲滯。有25%的孤獨症兒童在1-2歲時會說話,但到了4-5歲時拒絕說話,不與別人溝通,或者只是刻板地重複別人的話。

通過檢查孩子的語言障礙,瞭解孩子有哪些心理發育發麵的問題,然後進行有針對性的矯治。

莫將兒童“心理發展不足”誤診為孤獨症

最近有不少家長帶著3、4歲的孩子來諮詢,這些孩子有些共同的特徵:

1、注意力嚴重不集中,對奇特的東西感興趣,不能看著大人說話,常常充耳不聞、視而不見,自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2、不合群,不能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操、畫畫、聽講等。

3、語言表達不清,只會說簡單的字詞,經常要用動作來表達。

4、動手能力差,例如不會拍球。

5、固執、愛發脾氣。

6、剖腹產兒、早期沒爬夠的孩子居多,從小由老年人或保姆帶的孩子居多。

單從語言溝通的角度來看,家長很容易會懷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孤獨症呢?重複別人說話、固執地玩某個東西、不合群等等。但是,他們與父母溝通很好,也依戀父母,能理解和表達自己的需要,雖然發音不太清楚,所以,這樣的孩子不是孤獨症,而是早期心理訓練不足,造成注意力、協調性、語言等方面發展滯後。本來剖腹產的孩子由於沒有經過產道的擠壓,很容易觸覺敏感、情緒不穩,固執、不合群、膽小或招惹別人,注意力不集中、本體感差、協調性和自覺性都很差,進而影響語言的發展。再加上老年人或保姆帶孩子,不瞭解這樣的孩子更需要早期的強化訓練,對孩子照顧太多,讓孩子自己動手太少。而父母看到孩子不聽話又經常對孩子發脾氣,父母忙於工作很少陪孩子玩。居住條件好,反而與小朋友接觸少,孩子在交往能力方面發展不足。

當發現孩子有孤獨症傾向,先不要慌張,也不要不以為然,要積極找心理專家確診並且加強訓練,越早越好。訓練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1、訓練平衡能力來矯正孩子的注意力問題,像旋轉的遊戲、平衡木、蹦床、端盤子走等等。

2、協調性訓練,例如拍球、跳繩、滑梯、擺積木等等。

3、觸覺訓練,例如按摩、玩土、沙子、水,游泳等等。

4、社會交往訓練,到別人家串門、請別的小朋友來作客、戶外集體活動等等。

5、允許孩子大聲哭,用奶瓶喝水,啃、咀嚼硬一點的東西,這樣對語言發展有重要作用。當然,要在心理專家的指導下專門訓練。

如何訓練矯正孩子的語言障礙?

兒童語言的發展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語言的理解,二是主動說出語言,孩子往往是先理解語言,然後說出語言。但是,孩子並不是天生下來語言就自然而然地發展起來的,例如,從小和狼一起長大的“狼孩”,除了會嚎叫以外,語言很難發展起來;從小生長在很少受到關注的環境中的孩子,語言能力也很貧乏。心理學家研究發現,0-7歲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期,這一時期沒有及時刺激和訓練,最容易產生語言障礙,影響將來的心理發展。

在一歲以內,語言訓練應著重于主動對孩子說話,即使是1-3個月的嬰兒,也會對聲音有聽覺反應,能辨別聲音的來源,會咿呀發聲,能辨別講話人的感情等,家長不要忽略了這一時期孩子的語言發展需要,要多給孩子聽豐富多彩的聲音刺激,包括音樂、兒歌、故事、自然界的各種聲音等。不要給孩子限定一個非常安靜的環境,也不要只給孩子單調的聲音刺激。孩子最喜歡看微笑的人臉,所以,家長要多對孩子說話,多和孩子溝通感情,多帶孩子到大自然環境中去感受新鮮刺激。

孩子會說話以後,家長不要只滿足于教孩子認字、背詩等,應注意訓練孩子的平衡能力和本體感。因為平衡能力差的孩子,即使說話流利,但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語言組織能力差,話多,滔滔不絕,愛重複廣告,但說話無條理,無中心。他說得多,而聽不進別人的話。本體感差的孩子,動作拖拉,笨拙,大腦對聲帶、舌頭、嘴唇等肌肉控制不良,容易造成思維快於語言,而形成大舌頭、口齒不清、口吃等。平衡能力和本體感的訓練包括:小滑板爬行、大滑梯、網纜、趴地推球、旋轉圓筒、平衡木、平衡台、獨腳椅、跳繩和拍球等訓練活動。這些訓練可以延續到13歲,對孩子進一步發展書面語言也有益處。

有些語言障礙如說話晚、發音不清、不能理解別人說話等,這就需要在專家的指導下,進行智慧訓練和開發。兒童孤獨症造成的不說話,不與別人溝通等語言障礙,則需要特殊的心理訓練來矯正,機械地訓練孩子說話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研究和臨床實踐證明,通過感覺統合訓練和音樂治療可以訓練孩子與外界溝通。

孩子的語言訓練和障礙矯正要越早干預越好。

不用管他,這些觀點都是片面的,當家長發現孩子有語言障礙時,不要掉以輕心,更重要的是帶孩子去找心理醫生檢查病因。

一般正常的孩子在一歲到一歲半,最晚到兩歲之前會說話,如果孩子說話晚,語言發育遲緩,首先要檢查孩子的智力發展水準。

也有智力正常的孩子存在語言障礙,例如,聽覺分辨能力差的孩子,會影響孩子的發音。孩子在嬰兒期通過哭來練習發音,通過吸吮動作來鍛煉口腔肌肉運動,如果家長不讓孩子哭,或哭得很少,奶嘴眼兒太大,吸吮用力不足,就容易造成音帶、舌頭、口腔肌肉訓練不足,孩子說話大舌頭。本體感差的孩子,大腦神經對聲帶、舌部、唇部的控制不協調,容易引發思維與發音不同步,造成口吃,表達困難。前庭平衡能力失調的孩子,話多,缺乏抽象概括能力,說話沒有條理,喜歡重複廣告詞,說話絮絮叨叨,但聽不明白他在講什麼。

孤獨症的兒童有75%同時患有智力發育遲緩,造成語言發育遲滯。有25%的孤獨症兒童在1-2歲時會說話,但到了4-5歲時拒絕說話,不與別人溝通,或者只是刻板地重複別人的話。

通過檢查孩子的語言障礙,瞭解孩子有哪些心理發育發麵的問題,然後進行有針對性的矯治。

莫將兒童“心理發展不足”誤診為孤獨症

最近有不少家長帶著3、4歲的孩子來諮詢,這些孩子有些共同的特徵:

1、注意力嚴重不集中,對奇特的東西感興趣,不能看著大人說話,常常充耳不聞、視而不見,自己想幹什麼就幹什麼。

2、不合群,不能按照老師的要求去做操、畫畫、聽講等。

3、語言表達不清,只會說簡單的字詞,經常要用動作來表達。

4、動手能力差,例如不會拍球。

5、固執、愛發脾氣。

6、剖腹產兒、早期沒爬夠的孩子居多,從小由老年人或保姆帶的孩子居多。

單從語言溝通的角度來看,家長很容易會懷疑:自己的孩子是不是孤獨症呢?重複別人說話、固執地玩某個東西、不合群等等。但是,他們與父母溝通很好,也依戀父母,能理解和表達自己的需要,雖然發音不太清楚,所以,這樣的孩子不是孤獨症,而是早期心理訓練不足,造成注意力、協調性、語言等方面發展滯後。本來剖腹產的孩子由於沒有經過產道的擠壓,很容易觸覺敏感、情緒不穩,固執、不合群、膽小或招惹別人,注意力不集中、本體感差、協調性和自覺性都很差,進而影響語言的發展。再加上老年人或保姆帶孩子,不瞭解這樣的孩子更需要早期的強化訓練,對孩子照顧太多,讓孩子自己動手太少。而父母看到孩子不聽話又經常對孩子發脾氣,父母忙於工作很少陪孩子玩。居住條件好,反而與小朋友接觸少,孩子在交往能力方面發展不足。

當發現孩子有孤獨症傾向,先不要慌張,也不要不以為然,要積極找心理專家確診並且加強訓練,越早越好。訓練主要是以下幾個方面:

1、訓練平衡能力來矯正孩子的注意力問題,像旋轉的遊戲、平衡木、蹦床、端盤子走等等。

2、協調性訓練,例如拍球、跳繩、滑梯、擺積木等等。

3、觸覺訓練,例如按摩、玩土、沙子、水,游泳等等。

4、社會交往訓練,到別人家串門、請別的小朋友來作客、戶外集體活動等等。

5、允許孩子大聲哭,用奶瓶喝水,啃、咀嚼硬一點的東西,這樣對語言發展有重要作用。當然,要在心理專家的指導下專門訓練。

如何訓練矯正孩子的語言障礙?

兒童語言的發展包括兩個方面:一是對語言的理解,二是主動說出語言,孩子往往是先理解語言,然後說出語言。但是,孩子並不是天生下來語言就自然而然地發展起來的,例如,從小和狼一起長大的“狼孩”,除了會嚎叫以外,語言很難發展起來;從小生長在很少受到關注的環境中的孩子,語言能力也很貧乏。心理學家研究發現,0-7歲是孩子語言發展的關鍵期,這一時期沒有及時刺激和訓練,最容易產生語言障礙,影響將來的心理發展。

在一歲以內,語言訓練應著重于主動對孩子說話,即使是1-3個月的嬰兒,也會對聲音有聽覺反應,能辨別聲音的來源,會咿呀發聲,能辨別講話人的感情等,家長不要忽略了這一時期孩子的語言發展需要,要多給孩子聽豐富多彩的聲音刺激,包括音樂、兒歌、故事、自然界的各種聲音等。不要給孩子限定一個非常安靜的環境,也不要只給孩子單調的聲音刺激。孩子最喜歡看微笑的人臉,所以,家長要多對孩子說話,多和孩子溝通感情,多帶孩子到大自然環境中去感受新鮮刺激。

孩子會說話以後,家長不要只滿足于教孩子認字、背詩等,應注意訓練孩子的平衡能力和本體感。因為平衡能力差的孩子,即使說話流利,但容易注意力不集中,語言組織能力差,話多,滔滔不絕,愛重複廣告,但說話無條理,無中心。他說得多,而聽不進別人的話。本體感差的孩子,動作拖拉,笨拙,大腦對聲帶、舌頭、嘴唇等肌肉控制不良,容易造成思維快於語言,而形成大舌頭、口齒不清、口吃等。平衡能力和本體感的訓練包括:小滑板爬行、大滑梯、網纜、趴地推球、旋轉圓筒、平衡木、平衡台、獨腳椅、跳繩和拍球等訓練活動。這些訓練可以延續到13歲,對孩子進一步發展書面語言也有益處。

有些語言障礙如說話晚、發音不清、不能理解別人說話等,這就需要在專家的指導下,進行智慧訓練和開發。兒童孤獨症造成的不說話,不與別人溝通等語言障礙,則需要特殊的心理訓練來矯正,機械地訓練孩子說話並不能解決根本問題,研究和臨床實踐證明,通過感覺統合訓練和音樂治療可以訓練孩子與外界溝通。

孩子的語言訓練和障礙矯正要越早干預越好。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