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科學護理新生兒_護理新生兒的方法

養生之道網導讀:

怎樣科學護理新生兒?新生兒由於發育還沒完全, 而且皮膚細嫩, 經常會出現一系列問題。 對新生兒的護理非常重要, 那麼怎樣科學護理新生兒呢?

Advertisiment

新生兒護理常規

新生兒大便:新生兒大便裡面, 隱藏了很多寶寶身體裡的小秘密。 爸媽可以通過觀察寶寶便便的性狀、排便次數等, 去瞭解寶寶消化狀態和適時調整孩子飲食。 爸媽對孩子每天的大便次數要心中有數, 留意便便的顏色有沒有異常, 有沒有特殊氣味等。

嬰兒尿布疹:尿布疹是發生在裹尿布部位的一種皮膚炎性病變, 也稱為嬰兒紅臀, 表現為臀部與尿布接觸區域的皮膚發紅、發腫, 甚至出現潰爛、潰瘍及感染, 稍有輕微的外力或摩擦便會引起損傷。 繼續發展則出現滲出液, 表皮脫落, 淺表的潰瘍, 不及時治療則發展為較深的潰瘍, 甚至褥瘡。

臀部護理:寶寶肌膚嬌嫩,

Advertisiment
特別是臀部經常被尿布包裹著, 容易引起尿布疹。 保護及護理寶寶的臀部肌膚, 成了新手爸媽的一項必修課。 護理寶寶臀部, 最重要是勤換尿布, 讓寶寶臀部保持乾爽。

臍帶護理:寶寶臍帶切斷後, 臍帶殘端會逐漸乾枯變細而成為黑色。 通常在出生後3—7天內, 臍帶殘端會逐步脫落。 臍帶結紮剪斷部位容易感染, 同時臍帶可直達寶寶的體內血管, 剖腹產新生兒護理剖腹產新生兒護理也比較特殊, 因為剖腹產新生兒會比順產新生兒身體抵抗力要稍差一些, 在護理上就要多留心。 剖腹產新生兒護理首先要醫務人員對新生兒做好檢查, 另外出院在家後, 媽媽也要對新生兒的日常護理多用心。

1、剖腹產新生兒護理需要醫務人員檢查:醫護人員對剖腹產新生兒首先要做腦部損傷情況檢查,

Advertisiment
這樣能保證剖腹產新生兒身體狀況一切正常。

2、剖腹產新生兒護理需要媽媽關注新生兒日常行為:醫護人員會提醒新媽媽多注意孩子吃奶好不好, 是否愛睡覺、精神不好, 媽媽一旦發現異常, 就要及時請教醫生。

3、剖腹產新生兒護理預防新生兒低血糖:選擇剖腹產的媽媽下奶會比較晚, 新生兒出生的頭一天一般吃不上母乳, 為了預防新生兒發生低血糖, 要給新生兒適量喂一些糖水或奶粉。

4、剖腹產新生兒護理需要積極預防新生兒黃疸:臨床發現, 剖腹產新生兒的黃疸(高膽紅素血症)發病幾率比較高。 有許多調查結果顯示, 很多新生兒高膽病例除有媽媽為剖宮產因素外,

Advertisiment
未查出其他病因。 雖然目前媽媽剖腹產造成新生兒高膽的機制尚不清楚, 但專家建議, 應對剖宮產娩出的新生兒積極做微量血清膽紅素監測, 對微量血清膽紅素水準較高的新生兒應做及時處理。

因此在斷臍後, 對臍帶殘端的護理非常重要。

新生兒護理技巧

媽媽對於新生兒在生命中出現, 剛開始還是有些緊張的, 不知道該從而做起。 不過媽媽不需要擔心, 這裡為您介紹四點新生兒護理技巧, 包括新生兒皮膚護理、眼睛護理、耳鼻以及肚臍護理, 這些部位都是新生兒身體比較敏感的部位。 以下關於新生兒護理技巧能夠幫助媽媽能讓新生兒健康成長。

1、新生兒皮膚的護理:新生兒不需要肥皂。

Advertisiment
肥皂是一種脫脂劑, 而新生兒的皮膚很嬌嫩。 新生兒需要保留所有的天然油脂, 所以6個星期前只能用水洗。 6個星期後, 可以用肥皂。 媽媽也許想要試試一種特別的液體肥皂, 這種肥皂只需加到洗澡水裡就行, 無須沖洗。 一定要用沾有肥皂的手指好好地擦洗過所有的褶皺, 然後再沖洗乾淨。 將皮膚徹底揩幹, 潮濕的褶皺部分非常容易導致發炎, 絕不要使用爽身粉。

2、新生兒眼睛的護理:給新生兒清洗眼部的時候, 先把幾個棉球在濕水裡沾濕, 再擠幹水分, 擦每一隻閉上的眼睛的時候都要換一個新的棉球, 從內眼角向外眼角擦。

3、新生兒耳鼻的護理:鼻子和耳朵是具有自淨功能的器官, 所以媽媽不要試圖往裡面塞什麼東西或者以任何方式干擾它們。 往鼻孔裡或者耳朵裡塞棉球大小的東西只會把原來就在那兒的東西推到更往裡的位置去。讓裡面的東西自然掉出來的辦法要好得多。

4、新生兒肚臍的護理:嬰兒一出生臍帶就會被夾住並立刻剪斷,只留下5-8釐米的根部。過幾天,臍帶就乾枯了,然後它會脫落。媽媽可以每天用0.2%-0.5%聚乙烯醇醚絡碘溶液輕擦臍帶部位,然後用消毒紗布蓋好。儘量多讓這一部位通風,因為這樣有助於加速收縮和痊癒。有異常的情況出現,要及時請教醫生。

護理新生兒的誤區

1、生理性黃疸誤認為肝炎

新生兒在生後2-3天開始出現黃疸,4-5天后最明顯,7-14天自然消退,一般情況良好,無不良反應,稱“生理性黃疸”。如果10天內黃疸消失,就不是病態,更不適肝炎,叫“生理性黃疸”;它一般在生後第4~5天出現,一周左右消失,早產兒黃疸可持續到14天消失,產生原因:

產後孩子體內紅細胞破壞增加,使血中間接膽紅素增加,使皮膚發黃。

新生兒肝臟發育不成熟,肝細胞產生的酶(葡萄糖醛酸轉移酶)活性不足,不能有效的將間膽轉化為直膽而由膽道排泄,間膽在血中濃度增高,引起皮膚黃染。

總之,生理性黃疸屬正常生理過程,不需要治療。

2、擠壓乳腺

乳☆禁☆房在生後第4~5天出現輕度腫脹,還可有少許乳汁溢出,7~10天達高☆禁☆潮。是因為母親在妊娠後期體內雌激素(孕激素及催乳素)致使胎兒通過胎盤吸收了較多的激素所造成的乳腺一時性腫脹,無論男孩、女孩都可有屬於生理現象,2~3周即可消失,千萬不要擠壓,它的惡果就是患“乳腺炎”。

3、錯棄初乳

初乳是指產後12小時以內分泌的乳汁,因初乳顏色太黃,比較清淡,所以有的人認為“初乳”是“壞乳”而白白擠掉,甚為可惜。因為初乳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乳糖、礦物質,同時還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它能殺死破傷風桿菌、百日咳桿菌、肺炎雙球菌及引起腹瀉致病的大腸桿菌,且能抵抗麻疹,小兒麻痹等病毒。實踐證明產後開奶時間越早,乳汁分泌越好,吸吮越勤越早,產乳越多。

4、正常溢乳誤為嘔吐

新生兒胃賁門括約肌鬆馳,幽門括約肌相對較緊張,胃容量小(約為30-60毫升),胃呈水準位,故易發生溢乳。喟奶後應將豎起,輕拍後背,排出咽下的空氣,然後取右側臥位,枕頭高3-4釐米即可。少量溢乳屬正常現象,不應按嘔吐治療。

5、誤擦胎脂

胎脂有保護皮膚,防止細菌感染及保溫作用。除胎脂較厚,皮膚皺褶多的大腿根,腋下及脖子等處,略加擦拭,以防胎脂分解成脂肪酸刺激局部皮膚而發生糜爛,其它部位的胎位的胎脂不宜擦去。

6、脫水熱誤為感染

少數新生兒出生後的第3-4天有一過度性發熱,體溫驟升,有時可達39度C左右,但一般情況良好,夏季多見。若補足水份後,體溫可於短時間內恢復正常,不需治療。有人誤為感染,給予抗生素治療是不必要的。

7、新生兒脫髮

有些新生兒出生的時候頭髮很好、很黑,過些日子有的地方會脫髮,這不是病態,屬正常現象,俗稱“奶禿”,隨著孩子逐漸長大,頭髮也會越長越好的。不過造成新生兒脫髮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8、四肢抖動是不是抽瘋了

因新生兒大腦發育不夠完善,對下級中樞的抑制能力較弱,常出現不自主和不協調的動作或睡眠時會因突然抖動而驚醒,父母不必擔心,這不是病態,是正常現象,慢慢可以隨孩子的增長而消失。

往鼻孔裡或者耳朵裡塞棉球大小的東西只會把原來就在那兒的東西推到更往裡的位置去。讓裡面的東西自然掉出來的辦法要好得多。

4、新生兒肚臍的護理:嬰兒一出生臍帶就會被夾住並立刻剪斷,只留下5-8釐米的根部。過幾天,臍帶就乾枯了,然後它會脫落。媽媽可以每天用0.2%-0.5%聚乙烯醇醚絡碘溶液輕擦臍帶部位,然後用消毒紗布蓋好。儘量多讓這一部位通風,因為這樣有助於加速收縮和痊癒。有異常的情況出現,要及時請教醫生。

護理新生兒的誤區

1、生理性黃疸誤認為肝炎

新生兒在生後2-3天開始出現黃疸,4-5天后最明顯,7-14天自然消退,一般情況良好,無不良反應,稱“生理性黃疸”。如果10天內黃疸消失,就不是病態,更不適肝炎,叫“生理性黃疸”;它一般在生後第4~5天出現,一周左右消失,早產兒黃疸可持續到14天消失,產生原因:

產後孩子體內紅細胞破壞增加,使血中間接膽紅素增加,使皮膚發黃。

新生兒肝臟發育不成熟,肝細胞產生的酶(葡萄糖醛酸轉移酶)活性不足,不能有效的將間膽轉化為直膽而由膽道排泄,間膽在血中濃度增高,引起皮膚黃染。

總之,生理性黃疸屬正常生理過程,不需要治療。

2、擠壓乳腺

乳☆禁☆房在生後第4~5天出現輕度腫脹,還可有少許乳汁溢出,7~10天達高☆禁☆潮。是因為母親在妊娠後期體內雌激素(孕激素及催乳素)致使胎兒通過胎盤吸收了較多的激素所造成的乳腺一時性腫脹,無論男孩、女孩都可有屬於生理現象,2~3周即可消失,千萬不要擠壓,它的惡果就是患“乳腺炎”。

3、錯棄初乳

初乳是指產後12小時以內分泌的乳汁,因初乳顏色太黃,比較清淡,所以有的人認為“初乳”是“壞乳”而白白擠掉,甚為可惜。因為初乳營養價值很高,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乳糖、礦物質,同時還含有大量的分泌型免疫球蛋白,它能殺死破傷風桿菌、百日咳桿菌、肺炎雙球菌及引起腹瀉致病的大腸桿菌,且能抵抗麻疹,小兒麻痹等病毒。實踐證明產後開奶時間越早,乳汁分泌越好,吸吮越勤越早,產乳越多。

4、正常溢乳誤為嘔吐

新生兒胃賁門括約肌鬆馳,幽門括約肌相對較緊張,胃容量小(約為30-60毫升),胃呈水準位,故易發生溢乳。喟奶後應將豎起,輕拍後背,排出咽下的空氣,然後取右側臥位,枕頭高3-4釐米即可。少量溢乳屬正常現象,不應按嘔吐治療。

5、誤擦胎脂

胎脂有保護皮膚,防止細菌感染及保溫作用。除胎脂較厚,皮膚皺褶多的大腿根,腋下及脖子等處,略加擦拭,以防胎脂分解成脂肪酸刺激局部皮膚而發生糜爛,其它部位的胎位的胎脂不宜擦去。

6、脫水熱誤為感染

少數新生兒出生後的第3-4天有一過度性發熱,體溫驟升,有時可達39度C左右,但一般情況良好,夏季多見。若補足水份後,體溫可於短時間內恢復正常,不需治療。有人誤為感染,給予抗生素治療是不必要的。

7、新生兒脫髮

有些新生兒出生的時候頭髮很好、很黑,過些日子有的地方會脫髮,這不是病態,屬正常現象,俗稱“奶禿”,隨著孩子逐漸長大,頭髮也會越長越好的。不過造成新生兒脫髮的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8、四肢抖動是不是抽瘋了

因新生兒大腦發育不夠完善,對下級中樞的抑制能力較弱,常出現不自主和不協調的動作或睡眠時會因突然抖動而驚醒,父母不必擔心,這不是病態,是正常現象,慢慢可以隨孩子的增長而消失。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