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正確護理寶寶

養生之道網導讀:

怎樣正確護理寶寶?護理寶寶是每對父母最重要的工作, 而正確而科學的護理寶寶的方法才能夠讓寶寶健康快樂的成長。 那麼怎樣正確護理寶寶呢?

Advertisiment

寶寶護理是一項有著比較高技術含量的工作, 沒有經過培訓的話是無法做到專業的, 那麼媽媽們知道寶寶護理要做什麼嗎, 新生寶寶護理怎麼做呢, 剖腹產寶寶護理怎麼辦呢,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瞭解一下吧。

寶寶護理不是指單方面的, 寶寶護理是一系列的護理, 需要寶寶的家人給予足夠多的支撐和細心的照顧才行。

其實, 新生寶寶從出生開始就應該培養其良好的睡眠習慣, 讓他學會獨自入睡, 這樣不僅睡得香甜, 而且也有利於寶寶心肺、骨骼的發育和抵抗力的提高。 那麼, 該如何戒掉寶寶需要抱睡的“惡習”呢?

1、睡前撫觸

每次給寶寶喝完奶之後, 都要給他拍拍後背,

Advertisiment
幫助打嗝, 避免回奶, 然後把寶寶放到嬰兒床上, 從頭到腳撫觸一下, 幫助放鬆。

2、環境營造

寶寶在睡眠的時候是需要一個比較安靜的環境的, 可以將具有媽媽氣味的衣服放在寶寶旁邊這樣有助於寶寶舒適的入睡。

3、少抱多哄

父母不要過於敏感, 當寶寶驚醒或哭鬧時, 不要急於去抱起他, 可以坐在床邊, 溫柔地拍拍他, 撫摸一下四肢, 輕聲地哄哄, 就會趕走寶寶的恐懼, 讓他重新進入甜蜜的夢鄉, 同時也能説明寶寶慢慢習慣這種方式, 對以後獨自入睡有好處。

4、模擬抱睡

對於養成抱睡習慣的寶寶來說, 可以採取循序漸進的方式, 説明他改正習慣。 先把寶寶放在床上, 媽媽側臥在他身旁, 用手環繞著他的體側, 讓寶寶感覺到仍然在媽媽的懷抱中,

Advertisiment
比較容易入睡。

新生寶寶總有很多特別嬌弱的部位, 碰也碰不得, 摸也摸不得!然而這些部位的清潔護理又往往關係到小寶寶的健康發育, 著實急壞了不少爸爸媽媽, 到底怎麼辦才好呢?

新爸爸新媽媽估計有這樣的一個體會就是小寶寶的身體非常的細嫩, 很多方面都時不敢觸碰的, 有時候媽媽們都不知道該怎麼去抱寶寶比較好了, 下面就來教大家寶寶的什麼地方需要護理。

囟門

囟門是新生寶寶腦顱的“窗戶”。 腦組織軟, 需要骨性的腦顱保護, 但對於密閉的腦顱來說, 囟門就是上面的一個開放空隙, 因此很容易受到外界不利因素的侵害。 近來, 有很多新手爸媽因為對囟門不甚瞭解, 不敢去碰、不敢清洗,

Advertisiment
以致污垢堆積, 這很容易引起寶寶頭皮感染, 繼而病原菌穿透沒有骨結構的囟門而發生腦膜炎、腦炎, 所以囟門的日常清潔護理非常重要。

日常護理

1、不要給寶寶使用材質太硬的枕頭, 如綠豆枕、砂枕, 否則很容易引起寶寶頭部變形。

2、不要讓寶寶一直固定一個睡姿, 想要寶寶的頭型完美, 就要經常為他翻翻身, 改變一下睡姿。 寶寶喜歡光線, 如果他習慣側向某一邊睡, 可以在另一側用光吸引他。

3、注意家中傢俱, 避免尖銳硬角弄傷寶寶的頭部。

4、如果寶寶不慎擦破了頭皮, 應立即用酒精棉球消毒以防止感染。

5、在冬天外出應戴較厚的帽子, 在保護囟門同時又減少了熱量的散失。

注意清洗

1、囟門的清洗可在洗澡時進行,

Advertisiment
可用寶寶專用洗髮液而不宜用強鹼肥皂, 以免刺激頭皮誘發濕疹或加重濕疹。

2、清洗時手指應平置在囟門處輕輕地揉洗, 不應強力按壓或強力搔抓, 更不能以硬物在囟門處刮劃。

3、如果囟門處有污垢不易洗掉, 可以先用麻油或精製油蒸熟後潤濕浸透2~3小時, 待這些污垢變軟後再用無菌棉球按照頭髮的生長方向擦掉, 並在洗淨後撲以嬰兒粉。

乳痂

新生寶寶頭皮的皮脂腺分泌很旺盛, 如果不及時清洗, 這些分泌物就會和寶寶頭皮上的髒物積聚在一起, 時間長了就形成厚厚的一層乳痂, 看上去髒髒的, 令人非常不舒服。

一些媽媽很想替寶寶去除, 可她們又害怕萬一碰傷寶寶囟門, 所以遲遲不敢下手;而還有另一部分媽媽會選擇用力把它們摳掉, 或用草藥外敷,尤其是在腦門附近,這些做法又非常危險。

植物油梳理

1、為保證植物油的清潔,一般要先將植物油加熱消毒,放涼,以備使用。另外,一些以植物油成分為主的嬰兒油或嬰兒潤膚露也是幫助寶寶清洗乳痂的不錯選擇。

2、在為寶寶清洗頭皮乳痂時,先將冷卻的清潔植物油塗在頭皮乳痂表面,不要將油立即洗掉,需滯留數小時,頭皮乳痂就會變得鬆軟,比較薄的頭皮乳痂會自然脫落下來,比較厚的頭皮乳痂則需多塗些植物油,多等一些時間。

3、當頭皮乳痂鬆軟沒有脫落時,可用小梳子慢慢地輕輕地梳一梳,厚的頭皮乳痂就會脫落,然後再用嬰兒皂和溫水洗淨頭部的油污。

去痂護理

1、清洗時,要注意動作輕柔,不要用手指甲去硬摳,更不要用梳子去刮,以免損傷頭皮而引起感染。

2、寶寶顱囟處也必須清洗,只要注意動作輕柔,是不會給寶寶帶來傷害的。 3在清洗後還要注意用幹毛巾將寶寶頭部擦乾,冬季可在洗後給寶寶戴上小帽子或用毛巾遮蓋頭部,防止寶寶受涼。

臍帶

寶寶臍帶在結紮後,會形成了一層天然創面,是細菌的最好滋養地。如果平時不注意消毒,很容易會發生感染。

各位新手爸媽千萬不要害怕動手,每天的臍部護理正是你與寶寶很好的交流過程,你會發現寶寶每天不同的變化,殘留的臍帶也會在你的精心護理下安全脫落。

儘快乾燥

寶寶出生24小時後,打開包紮臍部的紗布。不再包紮,以促使殘端乾燥和脫落。

每天消毒

1、準備好消毒棉簽、75%酒精或者2%安爾碘溶液備用。

2、處理殘端前先洗淨雙手,之後左手捏起臍帶殘端,輕輕提起,右手用消毒酒精棉簽,圍繞臍帶根部進行擦拭消毒,將分泌物及血跡全部擦掉,擦淨為止。

3、每天早晚都要消毒一次,時刻保持局部清爽。 尿布的包法: 在給寶寶換及裹尿布濕的時候,一定要非常小心,注意防止尿液過多蔓延至臍部發生污染。尤其是給男寶寶換尿布時,先將“小雞雞”朝下放好,以避免朝上尿濕尿布污染到臍部發生感染。

溫馨提示

大多數寶寶的臍帶會在7~14天后脫落。但也存在特殊的情況。寶寶的肚臍上有兩根臍動脈、一根臍靜脈,如果有的寶寶臍動脈本身就粗大的話,他的脫落時間就會比正常的寶寶要長,遇到這種情況的媽媽們不要擔心,這個不是什麼病症,只是寶寶個體上的差異。

屁屁

新生寶寶的皮膚非常稚嫩,稍有不慎,白淨而稚嫩的皮膚就會出現問題,尤其是小屁股,更易遭受損傷。護理上稍有差池,小屁屁便又紅又腫,使寶寶哭鬧不休,也不好好吃奶、睡覺了。

嬰兒護理的安全提醒

1、睡眠的安全

出生的寶寶一天要睡十幾二十個小時,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的安全也是父母最需要瞭解的。

2、寶寶睡覺時家長不能長時間離開

不要以為寶寶不會翻身,就放心地幹自己的事去了。即使寶寶睡得很踏實,也要時不時地過去看看他是不是一切正常。

3、同屋分床睡

寶寶半歲以內,最好讓他和你們睡在一個房間裡,但不能同睡一張床。因為如果大人睡得過熟,壓住寶寶,或大人的被子不小心堵住寶寶口鼻,會引起窒息。大一點兒的寶寶呼吸困難時能下意識地反抗,但一兩個月的小寶寶是沒有這種能力的。

4、嬰兒床也有安全指標

嬰兒床的欄杆要高於60釐米,以防寶寶摔下來。欄杆的空隙應該在2.5~6釐米之間,間隙過小容易困住寶寶的胳膊和腿,空隙過大寶寶的小腳容易滑出來。

5、床墊不要太軟

最好使用棉質毯子和被子,不要使用羽絨被,也不要用太軟太大的枕頭。不要在床上,尤其是寶寶的頭部周圍堆衣物和玩具,以免堵住寶寶口鼻,引起窒息。

6、在床頭放緩衝墊

這樣既可以保護寶寶的頭部,又可以擋風。注意不要用枕頭、毛毯等代替專用的床圍,如果這些東西放不穩,會倒下來壓住寶寶。

7、仰睡或側睡

4個月以內的寶寶最安全的睡姿是仰臥位,這樣寶寶不容易窒息,也不會重複吸入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如果寶寶經常吐奶,要讓他側臥,以免吐出的奶堵住口鼻引起窒息,或經鼻腔進入呼吸道引起吸入性肺炎。

8、喝奶的安全

無論你是母乳餵養還是人工餵養,都有一些安全問題需要注意。

9、不要用微波爐熱奶

給寶寶熱奶,最好是用熱水浸泡或者用專門的暖奶器來加熱,儘量不用微波爐加熱。因為微波是通過使食物分子激化而產熱的,瓶子並不燙,不好把握奶溫。而且微波爐加熱不均勻,很可能瓶口部分的溫度與瓶子中央的溫度不同。食道黏膜比皮膚更柔嫩,45℃左右就足以引起燙傷。

食道燙傷會引起疤痕收縮,使食道變狹窄,吞咽困難,寶寶就會拒絕喝奶。而且咽部是發音的部位,受到損傷還會影響到語言的發育。

10、不要躺著餵奶

照顧小寶寶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加上新媽媽的體力還沒有完全恢復,很容易疲勞。如果躺著餵奶,不小心睡著了,乳☆禁☆房有可能壓迫寶寶的口鼻,引起窒息。

11、喝完奶要拍嗝

寶寶喝完奶,先別忙著讓他躺下。拍嗝能讓他排出胃裡的空氣,以防吐奶。

12、洗澡的安全

寶寶的皮膚非常嬌嫩,即使是正常的生理功能,例如出汗、大小便、流口水等,也會對皮膚造成刺激,所以要勤給他洗澡。

13、防燙傷

寶寶的洗澡水溫度在40℃左右比較適宜。可將熱水器設在恒定的溫度,或準備一個寶寶專用的水溫計。而且,每次洗澡前都別忘記用手肘試一下水溫。

14、防溺水

給寶寶洗澡時,一秒鐘也不能讓他一個人留在澡盆裡。不管有多緊急的事,也要等家裡的其他人來了之後再走開,或者把寶寶擦乾淨、包好,抱著他出來。

15、謹慎使用爽身粉

使用爽身粉時一定要遠離寶寶面部搖動,在脖子、額頭等離寶寶面部較近的地方使用時,注意擋住寶寶的眼睛和口鼻,以防寶寶吸入爽身粉的粉末而嗆咳,或者被粉末迷住眼睛。

嬰兒護理誤區

1、開燈睡覺

床頭的燈光不僅會影響寶寶的睡眠品質,還會影響視力發育。任何人工光源都會對人體產生一種微弱的光壓力,這種光壓力長期存在,會使嬰幼兒焦慮、緊張,難於成眠。長期在燈光下睡覺,還會影響眼睛的網狀啟動系統,導致每次睡眠的時間縮短、睡眠深度變淺,容易被驚醒。睡在燈光下的嬰兒與睡在黑暗中的嬰兒相比,近視發病率要高出4倍。

2、穿太多衣服睡

被窩濕度較高,加上寶寶代謝旺盛,容易誘發“悶熱綜合征”,可致寶寶大汗淋漓,甚至發生虛脫。同樣,用電熱毯也容易因為溫度過高引起輕度脫水而影響健康。

3、奶粉沖泡過濃

奶粉不宜過濃或過淡。牛奶中的鈉含量是人體的兩倍,牛奶濃度越高含鈉越多,易使嬰兒血鈉濃度升高,引起諸如便秘、血壓上升甚至抽搐、昏迷等症狀。

4、過早添加輔食

起碼等到4個月後再添加輔食。母乳是嬰兒最完美的天然營養品和飲料,可提供寶寶所需的全部營養,其中包括水和大部分維生素。所以,對4個月以內的、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不必另外加水和其他飲料。

5、過早喂雞蛋羹

4個月內只喂蛋黃。蛋清和薄膜含有致敏物質,寶寶過早食用,容易引起過敏性疾病,如濕疹、蕁麻疹等。患有奶癬和尿布疹的寶寶,食用雞蛋羹後,會使症狀反復和加重。

6、叫醒熟睡中的寶寶把尿

怕寶寶尿床,又不想寶寶的屁股被紙尿褲包著,於是每隔一段時間就叫醒寶寶,幫寶寶把尿。儘管這種想法可以理解,但寶寶的睡眠可是很重要的哦,可不能為了不弄髒寶寶的屁屁而犧牲寶寶的睡眠時間。其實,市面上售賣的很多紙尿褲,可以確保尿濕後長時間的乾爽,寶寶不會覺得不舒服的。

通過上文的介紹,想必大家對於寶寶的護理也是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了吧,寶寶的身體在出生之後還是會有比較多的地方是需要媽媽們及時的注意的,這些地方就是媽媽們要注意護理的地方,千萬不要弄錯了哦。

或用草藥外敷,尤其是在腦門附近,這些做法又非常危險。

植物油梳理

1、為保證植物油的清潔,一般要先將植物油加熱消毒,放涼,以備使用。另外,一些以植物油成分為主的嬰兒油或嬰兒潤膚露也是幫助寶寶清洗乳痂的不錯選擇。

2、在為寶寶清洗頭皮乳痂時,先將冷卻的清潔植物油塗在頭皮乳痂表面,不要將油立即洗掉,需滯留數小時,頭皮乳痂就會變得鬆軟,比較薄的頭皮乳痂會自然脫落下來,比較厚的頭皮乳痂則需多塗些植物油,多等一些時間。

3、當頭皮乳痂鬆軟沒有脫落時,可用小梳子慢慢地輕輕地梳一梳,厚的頭皮乳痂就會脫落,然後再用嬰兒皂和溫水洗淨頭部的油污。

去痂護理

1、清洗時,要注意動作輕柔,不要用手指甲去硬摳,更不要用梳子去刮,以免損傷頭皮而引起感染。

2、寶寶顱囟處也必須清洗,只要注意動作輕柔,是不會給寶寶帶來傷害的。 3在清洗後還要注意用幹毛巾將寶寶頭部擦乾,冬季可在洗後給寶寶戴上小帽子或用毛巾遮蓋頭部,防止寶寶受涼。

臍帶

寶寶臍帶在結紮後,會形成了一層天然創面,是細菌的最好滋養地。如果平時不注意消毒,很容易會發生感染。

各位新手爸媽千萬不要害怕動手,每天的臍部護理正是你與寶寶很好的交流過程,你會發現寶寶每天不同的變化,殘留的臍帶也會在你的精心護理下安全脫落。

儘快乾燥

寶寶出生24小時後,打開包紮臍部的紗布。不再包紮,以促使殘端乾燥和脫落。

每天消毒

1、準備好消毒棉簽、75%酒精或者2%安爾碘溶液備用。

2、處理殘端前先洗淨雙手,之後左手捏起臍帶殘端,輕輕提起,右手用消毒酒精棉簽,圍繞臍帶根部進行擦拭消毒,將分泌物及血跡全部擦掉,擦淨為止。

3、每天早晚都要消毒一次,時刻保持局部清爽。 尿布的包法: 在給寶寶換及裹尿布濕的時候,一定要非常小心,注意防止尿液過多蔓延至臍部發生污染。尤其是給男寶寶換尿布時,先將“小雞雞”朝下放好,以避免朝上尿濕尿布污染到臍部發生感染。

溫馨提示

大多數寶寶的臍帶會在7~14天后脫落。但也存在特殊的情況。寶寶的肚臍上有兩根臍動脈、一根臍靜脈,如果有的寶寶臍動脈本身就粗大的話,他的脫落時間就會比正常的寶寶要長,遇到這種情況的媽媽們不要擔心,這個不是什麼病症,只是寶寶個體上的差異。

屁屁

新生寶寶的皮膚非常稚嫩,稍有不慎,白淨而稚嫩的皮膚就會出現問題,尤其是小屁股,更易遭受損傷。護理上稍有差池,小屁屁便又紅又腫,使寶寶哭鬧不休,也不好好吃奶、睡覺了。

嬰兒護理的安全提醒

1、睡眠的安全

出生的寶寶一天要睡十幾二十個小時,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的安全也是父母最需要瞭解的。

2、寶寶睡覺時家長不能長時間離開

不要以為寶寶不會翻身,就放心地幹自己的事去了。即使寶寶睡得很踏實,也要時不時地過去看看他是不是一切正常。

3、同屋分床睡

寶寶半歲以內,最好讓他和你們睡在一個房間裡,但不能同睡一張床。因為如果大人睡得過熟,壓住寶寶,或大人的被子不小心堵住寶寶口鼻,會引起窒息。大一點兒的寶寶呼吸困難時能下意識地反抗,但一兩個月的小寶寶是沒有這種能力的。

4、嬰兒床也有安全指標

嬰兒床的欄杆要高於60釐米,以防寶寶摔下來。欄杆的空隙應該在2.5~6釐米之間,間隙過小容易困住寶寶的胳膊和腿,空隙過大寶寶的小腳容易滑出來。

5、床墊不要太軟

最好使用棉質毯子和被子,不要使用羽絨被,也不要用太軟太大的枕頭。不要在床上,尤其是寶寶的頭部周圍堆衣物和玩具,以免堵住寶寶口鼻,引起窒息。

6、在床頭放緩衝墊

這樣既可以保護寶寶的頭部,又可以擋風。注意不要用枕頭、毛毯等代替專用的床圍,如果這些東西放不穩,會倒下來壓住寶寶。

7、仰睡或側睡

4個月以內的寶寶最安全的睡姿是仰臥位,這樣寶寶不容易窒息,也不會重複吸入自己呼出的二氧化碳。如果寶寶經常吐奶,要讓他側臥,以免吐出的奶堵住口鼻引起窒息,或經鼻腔進入呼吸道引起吸入性肺炎。

8、喝奶的安全

無論你是母乳餵養還是人工餵養,都有一些安全問題需要注意。

9、不要用微波爐熱奶

給寶寶熱奶,最好是用熱水浸泡或者用專門的暖奶器來加熱,儘量不用微波爐加熱。因為微波是通過使食物分子激化而產熱的,瓶子並不燙,不好把握奶溫。而且微波爐加熱不均勻,很可能瓶口部分的溫度與瓶子中央的溫度不同。食道黏膜比皮膚更柔嫩,45℃左右就足以引起燙傷。

食道燙傷會引起疤痕收縮,使食道變狹窄,吞咽困難,寶寶就會拒絕喝奶。而且咽部是發音的部位,受到損傷還會影響到語言的發育。

10、不要躺著餵奶

照顧小寶寶是一件很累人的事情,加上新媽媽的體力還沒有完全恢復,很容易疲勞。如果躺著餵奶,不小心睡著了,乳☆禁☆房有可能壓迫寶寶的口鼻,引起窒息。

11、喝完奶要拍嗝

寶寶喝完奶,先別忙著讓他躺下。拍嗝能讓他排出胃裡的空氣,以防吐奶。

12、洗澡的安全

寶寶的皮膚非常嬌嫩,即使是正常的生理功能,例如出汗、大小便、流口水等,也會對皮膚造成刺激,所以要勤給他洗澡。

13、防燙傷

寶寶的洗澡水溫度在40℃左右比較適宜。可將熱水器設在恒定的溫度,或準備一個寶寶專用的水溫計。而且,每次洗澡前都別忘記用手肘試一下水溫。

14、防溺水

給寶寶洗澡時,一秒鐘也不能讓他一個人留在澡盆裡。不管有多緊急的事,也要等家裡的其他人來了之後再走開,或者把寶寶擦乾淨、包好,抱著他出來。

15、謹慎使用爽身粉

使用爽身粉時一定要遠離寶寶面部搖動,在脖子、額頭等離寶寶面部較近的地方使用時,注意擋住寶寶的眼睛和口鼻,以防寶寶吸入爽身粉的粉末而嗆咳,或者被粉末迷住眼睛。

嬰兒護理誤區

1、開燈睡覺

床頭的燈光不僅會影響寶寶的睡眠品質,還會影響視力發育。任何人工光源都會對人體產生一種微弱的光壓力,這種光壓力長期存在,會使嬰幼兒焦慮、緊張,難於成眠。長期在燈光下睡覺,還會影響眼睛的網狀啟動系統,導致每次睡眠的時間縮短、睡眠深度變淺,容易被驚醒。睡在燈光下的嬰兒與睡在黑暗中的嬰兒相比,近視發病率要高出4倍。

2、穿太多衣服睡

被窩濕度較高,加上寶寶代謝旺盛,容易誘發“悶熱綜合征”,可致寶寶大汗淋漓,甚至發生虛脫。同樣,用電熱毯也容易因為溫度過高引起輕度脫水而影響健康。

3、奶粉沖泡過濃

奶粉不宜過濃或過淡。牛奶中的鈉含量是人體的兩倍,牛奶濃度越高含鈉越多,易使嬰兒血鈉濃度升高,引起諸如便秘、血壓上升甚至抽搐、昏迷等症狀。

4、過早添加輔食

起碼等到4個月後再添加輔食。母乳是嬰兒最完美的天然營養品和飲料,可提供寶寶所需的全部營養,其中包括水和大部分維生素。所以,對4個月以內的、純母乳餵養的寶寶,不必另外加水和其他飲料。

5、過早喂雞蛋羹

4個月內只喂蛋黃。蛋清和薄膜含有致敏物質,寶寶過早食用,容易引起過敏性疾病,如濕疹、蕁麻疹等。患有奶癬和尿布疹的寶寶,食用雞蛋羹後,會使症狀反復和加重。

6、叫醒熟睡中的寶寶把尿

怕寶寶尿床,又不想寶寶的屁股被紙尿褲包著,於是每隔一段時間就叫醒寶寶,幫寶寶把尿。儘管這種想法可以理解,但寶寶的睡眠可是很重要的哦,可不能為了不弄髒寶寶的屁屁而犧牲寶寶的睡眠時間。其實,市面上售賣的很多紙尿褲,可以確保尿濕後長時間的乾爽,寶寶不會覺得不舒服的。

通過上文的介紹,想必大家對於寶寶的護理也是有了一個比較全面的瞭解了吧,寶寶的身體在出生之後還是會有比較多的地方是需要媽媽們及時的注意的,這些地方就是媽媽們要注意護理的地方,千萬不要弄錯了哦。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