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正確護理鵝口瘡寶寶

 可能很多媽媽還不知道什麼是鵝口瘡。 正常新生兒寶寶的口腔粘膜會呈現一種健康的紅潤透亮的顏色, 非常平滑可愛。 但是如果有一些嬰兒寶寶的口腔粘膜會長出一些象奶塊一樣的東西, 很像是吃奶時積存在粘膜上的稀粥殘渣, 非常不容易被擦掉, 健康手冊提到這就是寶寶的 “鵝口瘡”症狀。

Advertisiment

新生兒口腔內長出象奶塊一樣的東西是什麼?

正常新生兒口腔粘膜呈現紅潤透亮的健康顏色, 平滑可愛。 可是有些新生兒口腔粘膜會長出一些象奶塊一樣的東西, 像是一些積存在粘膜上的稀粥殘渣, 不易擦掉, 厲害時連成一片狀, 佈滿於口腔兩側、舌面、上顎,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鵝口瘡”了。

引起鵝口瘡的病菌是黴菌。 致病的重要因素有兩個, 一是新生兒的口腔粘膜嬌嫩, 抵抗力弱, 如稍有擦損, 就容易繼發感染;二是使用的餐具被污染, 尤其是母親患有黴菌感染則是主要的傳染源。

Advertisiment

小兒鵝口瘡是一種黴菌(白色念珠菌)引起的口腔黏膜感染性疾患。 鵝口瘡多見於新生兒以及慢性腹瀉.

兒童得了“鵝口瘡”後口腔怎樣護理?

孩子得了鵝口瘡以後, 應檢查有沒有不合理使用抗菌素的情況, 如有, 應及時糾正。 然後用2%小蘇打水含漱或擦洗口腔, 塗制黴菌素藥水或中藥冰硼散等, 輕症者即可以痊癒, 重症鵝口瘡則應口服制黴菌素, 1~3歲1萬單位, 1歲以內7.5萬單位, 每日3次。

●局部用藥 鵝口瘡比較容易治療, 可用制黴菌素研成末與魚肝油滴劑調勻, 塗搽在創面上, 每4小時用藥一次, 療效顯著。 用1%龍膽紫塗搽療效也不錯, 但因用藥後口唇周圍染色, 影響觀察並污染衣物, 故臨床上用得很少。

Advertisiment

●全身用藥 症狀嚴重的孩子也可口服一些抗真菌的藥物, 如制黴菌素或克黴唑等, 進行綜合治療。

●飲食衛生 保持餐具和食品的清潔, 奶瓶、乳☆禁☆頭、碗勺等專人專用, 使用後用堿水清洗, 煮沸消毒。 母乳餵養者每次餵奶前, 母親應先洗手, 清潔乳☆禁☆頭。

●營養供給 應選擇容易消化吸收、富含優質蛋白質的食物, 並適當增加母嬰維生素B和C的供給, 如動物肝臟、瘦肉、魚類以及新鮮蔬菜和水果等。

寶寶的鵝口瘡一定不能忽視, 它直接影響著寶寶的營養物質的攝入。 營養取值缺乏會導致寶寶的營養不良, 從而會耽誤寶寶的生長身體發育。 寶寶的鵝口瘡厲害時連成一片狀, 佈滿於口腔兩側、舌面、上顎。 對寶寶造成的傷害是非常嚴重的。

Advertisiment
因此媽媽一定幫助寶寶擺脫鵝口瘡的困擾。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