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怎樣按摩可以緩解失眠症狀

臟腑功能紊亂, 尤其是心的溫陽功能與腎的滋陰功能不能協調、氣血虧虛、陰陽失調是造成失眠的主要原因。 現代醫學認為, 精神與情緒是導致失眠的主要因素, 這與中醫的觀點不謀而合。 按摩時, 保持環境的安靜和精神的放鬆, 可增強按摩效果。 而且在睡眠前按摩, 有助於失眠者快速進入睡眠。 對於因為具體不適或疾病引起的失眠, 可以配合相應穴位進行按摩。 例如, 因為頭痛引起的失眠, 可以配合對太陽、風池等穴的按摩。

推薦穴位

推摩印堂穴

位置:兩眉頭的中間。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臥位,

Advertisiment
以一手拇指放於印堂穴, 其餘四指附於對側目外, 以拇指指腹自印堂向上直推至髮際止, 反復推20~30次。

祛病功效:主治失眠、神經衰弱、感冒、血管性頭痛、額竇炎、眶上神經痛、鼻息肉、高血壓、瘧疾、神經性嘔吐、面肌痙攣等。

按揉太陽穴

位置:在頭側, 眉梢與眼外角延續交叉處, 向後約l橫指的凹陷中。

按摩方法:雙手食指指腹分別按於兩側太陽穴, 順時針方向按揉2分鐘, 以局部有酸脹感為佳。 如需要較大範圍或力量較重的按揉, 可以用兩手的魚際部代替食指。

祛病功效:治療失眠、感冒、頭痛發熱、頭痛頭暈、目赤腫痛等。

點揉四神聰

位置:在頭頂部, 兩耳尖連線的中點就是百會穴;百會穴前、後、左、右各1寸處, 共4個穴位, 統稱四神聰。

按摩方法:取坐位,

Advertisiment
用雙手的食、中指同時點揉四神聰, 每穴點揉2分鐘, 以局部有酸脹感為佳。

祛病功效:治療失眠、神經衰弱、眩暈、健忘、耳聾等。

按揉安眠穴

位置:在頸部, 耳後高骨的外後緣。

按摩方法:取坐位, 首先要求全身放鬆, 先做3次深呼吸, 然後呼吸保持均勻, 用雙手拇指按於安眠穴, 順時針方向按揉約2分鐘。 手法要求柔和, 以局部有酸脹感為佳。

祛病功效:治療失眠、心慌、頭痛、煩躁、頭暈、耳鳴、高血壓等。

點按神門穴

位置:掌心向上, 腕關節靠小指側的腕橫紋上。

按摩方法:一手拇指尖點按對側神門穴約1分鐘, 左右手交替進行, 以局部有酸脹感為佳。

祛病功效:治療失眠、多夢、神經衰弱、心慌、精神分裂症等。

按揉三陰☆禁☆交穴

位置:小腿內側, 脛骨後緣內踝尖直上4橫指。

Advertisiment

按摩方法:取坐位, 小腿放於對側大腿上, 用拇指按於對側三陰☆禁☆交穴, 順時針方向按揉約2分鐘。

祛病功效:治療失眠、高血壓、食欲減退、經前緊張、月經不調、痛經等。

推按失眠穴

位置:在足底跟部、足底中線與內外踝尖連線相交處。

按摩方法:用大拇指指腹著力, 朝足跟的方向推按失眠穴3分鐘, 稍用力, 以局部有酸脹感為佳。

祛病功效:失眠特效穴位, 治療失眠、足跟疼痛等。

相關用戶問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