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盡可能讓多種感官參加觀察活動。
兒童在觀察事物時,
要盡可能讓眼、耳、棄、舌、身等多種感官參加觀察活動。
這是因為客觀事物的特性是多方面的,
比如顏色、形狀、聲音、氣味、軟硬、冷熱等等,
需要不同的感官去鑒別。
同時,
多種感官參與活動,
不僅能使感官得到訓練,
提高它的感受功能,
而且還可提高大腦皮層的分析綜合能力。
因此,
在觀察中,
在條件允許和保證安全的情況下,
要盡可能讓兒童眼看、耳聽、手摸、鼻聞、嘴嘗,
自言自語,
出聲講述,
以增強觀察效果。
要注意保護和訓練兒童的感覺器官。
健康的感覺器官是進行正常、有效的感知活動的前提條件。
Advertisiment
如果感覺器官受損,
勢必要影響觀察事物的正常進行。
據有的科學家研究指出,
人們在知識資訊的獲得上,
83%來自視覺,
11%來自聽覺,
3.5%來自嗅覺,
1.5%來自觸覺,
1%來自味覺。
這些資料的可靠性如何還可以研究,
但視聽覺在接受知識資訊上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則是肯定的。
寶寶的視力發展已經很強。
眼睛越來越尖了,
寶寶最清楚家裡好吃的東西放在哪兒。
許多家長都有相同的感受。
的確,
現在寶寶能迅速地判斷事物的位置並儘快地達到目標。
隨著寶寶空間感的提高,
寶寶能成功地把水、沙和米從一個杯中倒入另一個杯中,
而且很少灑出來。
寶寶還可以控制自己的動手能力,
Advertisiment
當寶寶在紙上塗寫時,
已經能畫垂直線和水平線並可以畫出熟悉的形狀,
如圓圈或三角形。
但是父母不要拘泥于這些標準,
寶寶現在最重要的是想像力,
成人認為十分混亂的畫頁在寶寶看來卻是成功的“作品”,
寶寶可以詳細地講出每個點和每條線所能表達的內涵。
這就是值得父母學習的東西——想像力。
因此,
家長必須注意保護孩子的感覺器官,
特別是視聽器.同時還要訓練孩子的感覺器官,
以提高它的感受功能。
因為人的感覺器官的感受功能也遵循著用進廢退的原則。
比如,
汽車司機的視覺特別敏銳,
有的染色工人能辨別四十多種不同程度的黑色,
音樂家辨別音色音準的能力特別強,
品酒師傅、品茶行家能鑒別酒、茶的質地、成色等等,
Advertisiment
都是在長期的實踐中不斷訓練的結果。
因此,
家長要有計劃地科學地訓練孩子的感覺器官,
以提高他們的感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