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怎樣坐月子才算科學呢?

我們傳統的習俗中, 產婦生完孩子後, 都要坐月子。 坐月子期間, 民間傳統會有許多避忌, 其中就有說月子坐不好, 會落下月子病, 而月子病須得要月子裡才能治癒。 現在只有少數的產婦會有第二次坐月子的機會, 所以, 第一次坐月子也就格外重要, 格外小心了。 那麼, 從中醫的角度來說, 怎樣坐月子才算科學呢?如何防治“月子病”呢?

問題1:傳說中外國產婦不坐月子, 是不是一定要坐月子?

答:坐月子是一種傳統習俗, 是說產婦產後要靜臥於室內, 避風, 減少洗浴, 並以食補, 如是一月, 目的是讓身體儘快恢復。

Advertisiment

近年來有些人對坐月子持否定, 認為從衛生學上看, 坐月子有較大弊端, 同時以西方風俗為例, 認為西方人不坐月子, 似乎也沒有什麼月子病。 這一觀點多少有一些武斷, 傳統的坐月子可以從兩方面看, 一方面可以令產婦充分地休息, 調節身體與情緒, 很有積極意義;另一方面, 如今的衛生條件有了很大的改善, 對待坐月子, 也不必恪守一些風俗, 如閉戶、不洗澡等, 在月子裡只要心情調暢, 注意衛生, 適應補養就好了。

問題2:應該怎樣坐月子?

答:總的來說, 坐月子可以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1.溫度適宜:根據氣候與居住環境的特點, 適當調整室內溫度與濕度, 大約以產婦自覺舒適為度, 保持室內溫度26℃左右, 濕度約50%為宜, 宜穿長袖寬鬆棉質的衣服。

Advertisiment

2.勞逸結合:適度的活動對於惡露的排出、筋骨及身材的恢復很有幫助。 產後初始, 產婦覺得虛弱、頭暈、乏力時, 需多臥床休息, 等體力逐漸恢復就可以適當活動或做一些簡單的家務, 但是不要勞累, 以免導致筋膜肌肉勞損。

3.保持清潔:經常洗浴以保持清潔, 避免感染很有必要。 古代由於環境簡陋, 無法保持室內恒溫條件, 所以規定月子內不能洗頭, 如今大可不必拘泥, 但是洗頭、洗澡時要用較熱的水, 避免著涼。

4.飲食有節:月子裡適當補養還是必要的。 注意營養均衡, 並按時吃飯。 但不能由著自己的好惡而暴飲暴食某一類食物, 也不建議素食。

5.心情調暢:不怒、不躁、心胸開闊。 避免與家人生氣, 更不要想太多的工作的事,

Advertisiment
放下心事, 專心調養身體是坐月子時最好的心態。

問題3:哪些病屬於“月子病”?

答:所謂“月子病”是一種民間說法, 是指產婦在坐月子這一階段中由於產後虛弱, 又感於風寒或者受到情緒影響等引發的一些病症。 女性產後身體由於失血、體內激素水準改變等原因, 較之平素更易得一些疾病, 如抑鬱、失眠、關節疾痛等。

大約而言, 凡是坐月子期間(產後一個月內, 包括小產)得的一些病症, 以及在這一期間由於飲食調攝不當而引起的一些亞健康狀態, 如腰背酸痛、情緒不佳、乏力、睡眠不好等, 都屬於“月子病”的範疇。 有些“月子病”經過一段時間的調養, 可以慢慢複元, 有些病程較長, 症狀較為嚴重的, 則需要專科醫生治療。

問題4:“月子病”一定要“月子治”嗎?

Advertisiment

答:“月子病月子治”, 有兩個含義:一是指月子裡得了病就要抓緊時間治療, 不能拖延, 出了月子就比較難治。 這一觀點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得了病及時就醫治療, 治療起來會比較容易, 一旦發展為慢性病就會遷延難愈, 治療難度大為增加。 另一含義是指如果留下了月子病的病根, 在以後再坐月子時治療起來要相對容易些。 這一觀點是一個很大的誤區, 得病了需要及時治療, 不能拖延, 沒必要寄希望於“再坐一次月子”, 殊不知再坐一次月子不僅不能“帶好”以前的病, 更有可能又添新病。

問題5:不哺乳會得“月子病”嗎?

答:現在有一種很不好的傾向, 部分產婦為了產後儘快恢復體型, 選擇配方奶粉餵養, 放棄母乳餵養。

Advertisiment
且不說母乳餵養對寶寶的健康很有好處, 哺乳還有利於產後宮縮, 有助恢復產婦體形。 而且, 哺乳的過程本身即是媽媽與寶寶培養與交流感情最好的方式, 單純地從產婦的健康而言, 放棄母乳餵養也是有害的。 有研究表明, 不母乳餵養的媽媽將來患乳腺疾病的概率會大大增加, 而且, 過早地回乳有可能引起乳腺的炎症。 所以從這一意義上來看, 放棄母乳餵養是有可能得與乳腺有關的月子病。

問題6:“月子病”病程有多長?是不是終生難愈?

答:“月子病”是個很籠統的說法, 包括許多疾病, 病程有長有短。 有些一過性的情緒不佳, 一過性的失眠等, 經過適度調適, 很快就會恢復了, 少則數日, 多則數周。 但是有些問題, 如關節疾痛、頑固性失眠、頭痛、抑鬱等,卻有可能遷延不愈,甚至數年不愈。所以所謂“月子病”,病程可以很長。

不過,也不是說那些疑難的“月子病”就絕對難愈,只要見病求源,找到病因,一步步剝繭抽絲,總會慢慢好轉的。

如關節疾痛、頑固性失眠、頭痛、抑鬱等,卻有可能遷延不愈,甚至數年不愈。所以所謂“月子病”,病程可以很長。

不過,也不是說那些疑難的“月子病”就絕對難愈,只要見病求源,找到病因,一步步剝繭抽絲,總會慢慢好轉的。

相關用戶問答